外婆本来有些话想要嘱咐孟小佑,可是,看到孟小佑打开书本开始看书,就没再吱声,洗漱睡觉了。
孟小佑晚上看了书,第二天早上五点闹钟响起的时候,却实在起不了床了,身上的伤还没恢复,身体需要睡眠来帮助恢复。
磨刀不误砍材工,孟小佑躺回被窝,安心的睡了过去。
就要见王承的爸爸妈妈了,这一身的伤要快快养好才好。
至于额头上的伤口,孟小佑在回城的第二天早上就剪了厚厚的刘海,将那块伤疤遮住了,不仔细根本看不见。
王承在上周日晚上见到从老家回来的孟小佑的时候,好奇的问孟小佑怎么剪了刘海,孟小佑还没回答,李晴就反问了一句:“剪了刘海不好看吗?”
王承当场就怂了:“好看,好看,小佑剪不剪刘海都好看。”就这么被糊弄了过去。
你看这都来来去去好几天了,王承愣是没发现孟小佑额头上的伤口。
十八九岁的孩子,正是身体恢复力极好的时候,到周五的时候,孟小佑身上的伤痕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就连额头的伤疤都已经翘起快要脱落了。
明日就是周六,大家全都严阵以待。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是小佑一辈子的大事,可不能出一点差错!
周五,外婆就已经跟章老爷子说好了请假的事。
周六早上,三个人一起来到了餐馆。
麻溜的吃完早餐,五个人全都行动起来,该打扫的打扫,该择菜的择菜,该归置的归置……
不到十一点,大家就把准备工作全都做好,门口也已经立上了“今日不营业”的牌子,翘首以待贵客的到来。
十一点十分,一辆白色的轿车开过来,停在了餐馆门前。
门开了,下来的是王承和一个文雅的中年女子,然后,作为司机的王承爸爸也关门下车。三人一起走向餐馆。
在看到王承下车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反应过来,急奔几步上前迎接。
张老师看到来迎接的五个人里面,有两个漂亮小姑娘,心里有了一丢丢满意。
不满意成吗?自家儿子一颗心都在那姑娘身上,总不可能儿媳还没娶回来,先跟儿子成了仇人吧!
儿子一早就催催催,八点半就告诉他们,他已经在高速出口等着了。
那时候,张老师他们还刚刚上高速!
一肚子敌意和醋意的张老师,在高速路口见到眼巴巴望着出口的儿子后,就心软了。
自家儿子自小学习好,小学、中学都没让自己操过心。
高中的时候,他们那届好几对早恋,害得自己提心吊胆了好久,结果这傻小子压根没开窍,跟一个有了男朋友的女生称兄道弟,被人家堵在自习室里一顿好打。
虽然,自己最后让打人的小子给自家小子道了歉,可是,自那以后,自家这傻小子,就跟那首歌里唱的小和尚一样,惧女生如老虎,路上迎面碰上自己班上的女生,宁愿拐道也不会去打个招呼!
高考选大学,就因为自己说希望他能离自己近一点,这小子就报了这所学校。
这么好的孩子,自己这个做妈的,怎么舍得为难他。
如今,好不容易有个看进了眼,装进了心的女生出现,出生差点就差点吧,就看心术正不正,心术不正的坚决不能要,自家傻小子太单纯了!
张老师劝自己,或许,这姑娘当初没让王承说她的工作,是因为自卑,是怕说了我们会反对。
小女孩,说这种一见面就会被戳破的谎言,除了自卑还会有啥原因呢。
还没见到孟小佑,爱着自家孩子的张老师,已经在给自己找可以心软的理由。
听王承说,这姑娘现在在努力自考,倒是个自强的姑娘。
只要考过了,拿到专科文凭,就把她放到身边带一下,等本科学历到手,就争取外聘到自己学校。这样,一家子在一起,也算是圆了自己的愿望。
唉,只要心术正,自爱,上进,女子弱一点就弱一点吧!
可是,现在就订婚,始终让人心里觉得不舒服,王承才20岁,据王承说,那姑娘三月份才满18,这么早就定婚,总觉得背后有啥隐情或是算计似的。
凭自家儿子的长相能力,在哪儿不能找个好姑娘!
可看自家傻儿子这欢天喜地的样子,看来这个是真的得他的喜欢。有钱难买个喜欢,唉……
总之,今天得好好看看这姑娘。
自己家虽然从没打算图未来儿媳家要有啥帮衬,但你可以出身差,可以穷,可是做人要堂堂正正,心术可不能歪!
张老师一路都在给自己做心里建设。
每一个妈妈都希望自家孩子找个家世学历跟自家孩子差不多的人做伴侣。
作为过来人,知道所谓的举案齐眉,其实是有条件的。
至少,我说的你能懂,你说的我能意会,这才有可能举案齐眉。
否则,我出口一句“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杜甫《曲江二首》)你不但听不懂,还以为我有二意,还怎么举案齐眉。
而且,为了这姑娘,自己乖乖的儿子已经会对自己撒谎了!这真是叔可以忍,婶儿也不可以忍!这事儿,今天一定要弄清楚!
张老师看见那个有着齐眉刘海的姑娘,一脸羞涩,眼睛扫自己一眼就只敢往地上瞧的样子,就知道正主儿是她了。
餐馆里,李叔王姨已经将两张桌子拼在了一起,成了一个大方桌。将贵客请至上首坐下,其他人才一一落座。
“嗯,还挺有礼貌。”张老师在心里点了下头。
李叔和外婆看见王承妈妈的面色稍有和缓,心下均是一缓。
孟小佑和李晴给大家倒好茶水之后,乖乖的在下首坐下。
“嗯,粗粗看一下,举止倒还不算差。”张老师继续在心里打分。
气氛有点僵硬,可王承一见到孟小佑,那眼睛就粘上去了,李叔狂打眼色,奈何王承完全没接收到信号。
外婆的身份才是那个在这场相亲宴里堂堂正正打招呼的人:“这位老师,我知道您是王承的妈妈,也不知道怎么称呼您,听王承以前说过,您是一个老师,所以……”
王承这才醒过神:“呵呵,呵呵,忘了给大家介绍了,这是我妈,大家叫她张老师就好,这是我爸,大家叫他王处长就好。”
让大家怎么称呼自己爸妈,王承也是动了脑筋的。
总不可能一见面就叫亲家吧,外婆年纪大,辈分高,按说可以叫他爸他妈小王小张,可是,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合适。
还有李叔王姨,估计也不好称呼自己爸妈,索性,大家一起按单位上的称呼吧,以后熟了,称呼自然就近了。
嗯,这样称呼好,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初次见面,叫得太亲热有讨好之嫌,还是这样叫比较好。
外婆示意小佑,孟小佑站起来,轻轻鞠躬:“王叔叔好,张阿姨好。”
看张老师坐着没动,王处长抬手做个请坐的动作:“别客气别客气,快坐下,快坐下。”
王承这次乖觉:“这就是小佑,爸爸妈妈,她叫孟小佑,今年18岁,就是你们今天要来见的人。”
王承终于想起介绍大家:“这是小佑的外婆,这是王姨,这是餐馆老板李叔,这是小佑同屋的李晴。”大家一一点头打招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