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儿郎》
第53节

作者: 大天一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事实证明,一力降十会,这些自以为充分的准备,在遭到匈奴大举犯塞时,几乎没有任何卵用……

  那些举着小盾,手持刀、鋋的匈奴人在抵达长城十余步外的斩壕、虎落后,却没有傻乎乎地踩这些陷阱,而是朝两侧分散,退了回去……
  “匈奴人放弃了?”
  还不等任弘大喜,烽燧第二层就响起了警告。
  “燧长,胡虏从塞内过来了!”
  任弘大惊,窝着身子到另一侧一瞧,果然有数十名匈奴人,正从东边挨着长城内侧,快步跑来,领头的是个头上留了两撮毛的百骑长!

  韩敢当大骂道:“这群天杀的胡虏,真是奸猾,竟然派了些人,从远处爬长城进来了!”
  感情正面的百余人,只是虚张声势,吸引任弘他们的注意力?真正的进攻部队,是从破虏燧东面两里外,没有虎落的地方,趟过天田,翻越长城进来的。
  果然啊,匈奴人一点不傻,一旦他们靠近,对射就要结束了,白刃战,可能比任弘他们想象中来得更快!
  “他们到坞院外了!”张千人再度发出警告。

  匈奴人毫无阻碍地靠近了烽燧,以坞墙为遮蔽,让烽燧无法射杀他们。并开始撞坞院的门,一下又一下,仿佛撞在众人心头。
  尽管任弘他们努力从从燧上射箭发矢,但一来为塞外匈奴齐射压制,二来人手太少,才一会功夫,长城内的匈奴人便破开了坞门,进入院中!
  “汪汪汪!”
  一个黑影狂吠着,朝打头的百骑长猛扑了过去,却被他一刀砍翻在地,哀嚎抽搐了两下停住了声响。
  张千人发出了一声悲痛欲绝的哀嚎:“他们杀了大黑!”

  如何让一个嚷嚷着逃走的懦夫,忽然间变成视死如归的勇士?
  答案是,在他面前,夺走他珍惜的东西!
  比如张千人,一贯是没有同情心的,对袍泽之情也不甚在意,十日前,尹游卿死时他毫不可怜,觉得是活该。
  宋万死时,他叹息两声后也忘到了脑后,凡事最优先考虑自己的利弊,这便是张千人的性格。
  可偏偏,当他亲手从小奶狗养起,随时带在身边的那条大黑狗被胡人杀死后,原本怯懦的张千人好似变了个人。

  他一下子变得疯狂,手持弩机,从烽燧二层的窥敌孔里,怒吼着对下面的匈奴人施射。
  “我要为大黑报仇!”
  “我要汝等赔命!”
  只可惜匈奴人举着蒙皮的盾,张千人使的四石弩了尚不能洞穿厚盾。
  这时候,在下面顶着门的韩敢当和任弘却连连退后,因为匈奴人连砍带戳,已将烽燧的门破开了一个洞,并在不断扩大,外头不时有箭射进来。
  任弘退到第二层,深吸气道:“顶不住多会了,匈奴人随时能冲进来,与吾等短兵相接。”

  吕广粟有些失神:“燧长你说吾等守两刻,援兵就能到,现在过了多久了?”
  “不到一刻……”
  “这么说,还要再撑一刻多。”
  “能撑住么。”好容易将右手虎口止住血的吕广粟喃喃道。
  韩敢当却嘿然:“撑不住,就是个死呗,人死鸟朝天!”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时竟笑得不行:“这破虏燧真是奇啊,先是刘燧长被贼杀而亡,然后是刘屠、钱橐驼、尹游卿三人通虏皆死,然后是老宋被擒遭杀。”
  “接下来就算吾等即将战死,燧里原本的十个人,竟整整齐齐,统统死于非命,真是晦气!任燧长,你来破虏燧做吏,也沾上了吾等的霉运了!”
  “不。”任弘苦笑道:“我倒是觉得,是我运势不佳,汝等都是被我连累了……”
  “管他是谁连累谁呢,反正都要死在匈奴人刀下了。”
  韩敢当大笑起来,眼看下头匈奴人将门弄得支离破碎,只差冲进来,遂一拍胸脯道:“来就来吧!老韩我远射比不上赵胡儿,但近身搏杀,从北军到边塞,可从来没怕过谁!”
  他将环刀一扔,换成了狭窄地域更容易刺向对方的剑,又弃了钩镶,拎起烽燧离最大的一块盾牌——它被称之为“吴魁”,是源于吴越之地的式样,大而平,能遮蔽大半身体。
  “昔日教吾等战阵之技的都尉说过,曲道相伏,险厄相薄,此剑盾之地也!燧长,我穿着铁甲,待会我顶最前头!”
  “我和你一起。”

  吕广粟也鼓起勇气,将一面稍小的双弧步盾,绑在受了伤不能握兵器的右手上,改用左手持剑,和韩敢当并肩站立。
  “我伤了手,难以再杀敌,但顶个盾,为二三子挡一两支箭,自问还是做得到的!”
  如此,燧里最高大的二人,便将从烽燧底部到二楼的土梯挡得严严实实!
  任弘的胆气也为之一壮,或者说事到如此,都豁出去了!连张千人都开始做个男人了,他又哪能怂呢?便抄起一根长矛:
  “居高临下,不只是剑盾能派上用场,长矛也能!”
  汉代的矛头已全部换成了铁制,矛长近一丈,站在二楼能戳到门口去,一旦刺中敌人,便能在他们身上戳出个血口来。
  “我来射弩。”张千人满眼愤恨,站到了任弘身侧,单膝跪地,重新上弦。

  韩敢当回过头大笑:“死了狗以后,你这厮倒是像个人了。”
  “还有我……”
  赵胡儿也从顶上下来了,匈奴人的射雕手可不止一人,在上头放箭,光在窥敌孔露个面都有被射穿面门的危险,索性来到下面,尽管他方才手拉射箭数十矢,已经十分疲倦,但还是硬撑着解下短梢弓,蹲在最上头,瞄准了岌岌可危的烽燧门洞。
  这是他们能想到可以坚持最久的法子,当年李陵孤军深入塞外,遇到匈奴大军围攻,便是靠着山林狭隘地形,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的配合,才硬撑许久,烽燧里阶梯狭隘,正是能抵消匈奴人兵力优势的地方。

  一下,两下,三下,匈奴人的破坏仍在继续,终于,整个烽燧门洞都被破开,一个手持蒙皮圆盾的匈奴人最先冲了进来!
  但迎接他的,是一支弩箭,张千人首先发矢了,只可惜钉在盾牌上,只让胡人晃了晃。
  还不等那胡人暗喜,一面巨大的盾牌就撞了上来,力道是如此之强,让他踉踉跄跄地后退,就在这个空隙里,一支刁钻的三菱箭头刺进了他的眼窝,而上头,赵胡儿的弓弦还在微微颤动……
  踩着他的尸体,又有两个匈奴人挤了进来——不是他们乐意葫芦娃救爷爷,而是狭窄的烽燧门洞,只能容两人进出。
  韩敢当和吕广粟大吼着,用盾牌顶住对方的身体,老韩手里的剑还不断刺敌人没有防护的**,一旦匈奴人将盾放低点,头上就要挨箭了,而在赵胡儿和张千人上弦的间隙里,任弘则将手里的长矛,对准匈奴人的脸、脖子、胸或肩膀狠狠戳过去!

  匈奴人多着皮甲,难挡汉军的铁矛铁箭,更何况弓箭在近处威力更大,甚至能洞穿两层甲。
  他们所持的武器或为刀脊稍稍弯曲,适合在马上劈砍的刀,或是铁柄小矛,称之为“鋋”(chán),一寸长一寸强,这两样武器因为距离不够,又被韩敢当的大盾挡着,根本发挥不出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