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这里是大宋!》
第6节

作者: 慢手老张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至于挡了水道的那座房子一般的巨石要想移除大致有两个法子。一是在石头底下把一边挖空,把另一边一点点儿地垫高,利用石头的自重让它一次次的翻动滚开。这个办法没有被釆用是因为石头有点半圆的形状,扣在地上,而且直径过长不易翻动。所以只好釆用第二种笨办法把它一点点琢掉。
  大石头上或坐或站几个人正扶着铁钎,舞动大锤一下一下敲打着,石头顶上也渐渐凹了进去,他们站脚处铺着厚厚的碎石。现在这时节,溪流明显小了,他们想在春节前把渠先开出来。
  日期:2019-12-13 16:08:51
  5新的渠道日渐成型,进度很快。每日挖渠的大概有三十人,每日六十钱,一日就是一千八百钱。当然指的是铁钱,铜钱不可能而交子会子这些没人愿意要。现今市面上钱紧,铁钱都紧,一贯合钱是九百文的样子,这实际颠覆了周道之前对于一贯就是一千文的认知。
  一个壮汉一顿要吃接近一升粮(宋石1石稻谷合59公斤,1石10斗,1斗10升,1升10合,每升1.2市斤左右,每升谷舂出大米约7合。古代农人的主食长期以素食为主,很少油浑所以食量大。),现在的行情是一升谷合十三个钱,就算杂粮也要九个钱,这一日两顿吃食和一些杂七杂八的,每日的用度二十几文,这是壮劳力,工钱是月结。还好开渠的锄头等用具大都是自带或借的,除了几把大锤和铁钎,就这样也是花钱如流水。

  日期:2019-12-13 16:14:08
  这三十来人不只是挖渠,连带着要在渠边铲出一条小路来,一梯梯的一直通到珠溪河边。周道本想铺石板或碎石路,可着实有些钱紧,干脆就是泥路。同时趁旱季在河边回水处深挖约六尺,将岸边用石条固牢,做成一个简易的码头,再用条石在岸边铺成石梯步道,可停得几条小船上下河岸。另外在这不算宽的渠上一前一后用杂木拼在一起搭出两座小桥。总的工期定为五十日,这可不是周道自己拍脑袋想的,是由几个老把式侧算过的,时间很紧。但再拖下去,周道就快破产了!最好赶在年节前收工。

  刚开渠那会儿,周道在吃饭时把大伙叫到一块,说了个法子:就是五十日内完工额外赏三日的工钱,若超出,五日内加赏一日工钱,超出十日倒扣三日工钱,问大家可愿意。大伙感到有些发蒙又觉得新鲜,何计了好一会子,又将老把式拉到一旁商量,觉得把握很大也就纷份应承。“是不是定了,还有没有不愿的?这可是干系大伙钱粮的事,可想清楚了。”周道问。“不想干就滚蛋。”一旁的沈顺倒也痛快。“就是,这好事儿有啥可磨叽的,我是没见着有谁不愿意干啊,是不是?”“对啊,给周公子扛活啥时吃过亏啊。”众人纷纷附和,这事就定了下来。

  傍晚,周道把徐瓦儿拉到一边“干活的进度和好坏你要仔细些,一定要抓紧。”“嗯,我晓得。”徐瓦儿用力的点头,捏着拳,似乎还想表示下决心,但又不知该说些啥,只是重重地“嗯”了一声。徐瓦儿的工钱是每日一百文,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虽也同大伙儿一起开着渠,但多少有些主事的意味。周道的意思他懂,徐瓦儿知道,这群人里会开渠的不止他一个,这是对他的器重。
  腊月十六,水渠挖成,比预计的提前了一天。

  日期:2019-12-13 19:05:54
  6 开春人们又开始回到自家田里忙碌起来,陈木匠带着六七个徒弟在水渠边做木匠活,拉锯下着木料。不远处捶打声响个不停,是徐瓦儿和三个石匠在凿打着石块。
  经过商量周道准备在渠上造三座大水碾,和一座水磨共四座。原本想有一座舂房的,但老陈觉得舂米太慢远不如碾米,是以也改为碾房。
  这次釆用包干的形式包工,碾房和磨房每座十五贯的包工价,工期两月左右共计六十贯,外加一日两顿的饭食虽是杂粮也要十一二贯上下和其他开销,不算料钱总计得有七十多贯的投入。好在这山上杂树和大石头都不少,就地取材在料钱上节约很多。就这样也不是个小数,眼见着手里的银钱越来越少,周道的三百贯的本钱还剩下不到十贯。虽说这些用度已经被反复计算过,并且决定要做,但还是很有些孤注一掷的意味,心下甚为焦虙。

  日期:2019-12-13 19:32:07
  有些花销看似不多,比如管着扛活众人每日两餐的吃食,这开支不可细算,着实不小。但周道仔细盘算过认为办好伙食利大于弊,咬牙撑着。该操心的事太多,首先六十文工钱略高于雇工的行价,五十文就能找人干活。但周道不愿意,那个价钱对于一般的劳力可以,对于壮实汉子和老把式吸引力不大。其次,由于天气渐冷,统一并且同时提供吃食明显有助于提高效率缩短工期。再者,这样做最后还能闹着个好,做为一个外乡人在本地落脚不容易,也算积攒些人脉。

  很快人脉就发挥了作用,即使是作为一群穷汉泥腿子的人脉。
  日期:2019-12-13 19:37:49

  又忙伙着一个月后,大石头给凿得差不多了。周道准时给陈木匠,徐瓦儿等众人结清了本月的工钱,众人都很高兴。周道趁势将陈徐二人拉到一旁商量“你们看我想趁着这段沽水期再做一个水碾和两个粮仓,但现钱不够,可否先赊欠着,等这碾坊开动再将欠下的工钱还于你们,用粮食用现钱都行。”陈木匠听后,脸上现出一丝难色“我跟瓦儿应是没什么,只是这些弟兄。”陈木匠没有接着说而是望向了徐瓦儿。徐瓦儿皱着眉想了下“周公子,陈大哥说的不错,不论木匠石匠都是靠手艺卖力气吃饭,上得一日工就要挣得一日钱,家里还有嘴等着吃用。赊欠工钱的不是没有,不过确实很少。”周道听得此话,知道这时别人给自己台阶下,心知此事不可为,正要打个圆场,“不过周公子虽不是本地人,但日常的做派,我们不少人在私底下也要竖个大拇指,先和他们商量商量,我寻思兴许能成”。 徐陈二人将做活的么人叫来一说,“这有何难,我是愿意”霍嘴六就是嘴快,直接表态。“就是,人周公子有哪回说话不算?再说人家又是地又是磨房的,还差得了你几个工钱?”众人哄笑。除两人不愿外,其余人都应承下来。

  四月初正式开闸放水,渠成。水渠是年前就已挖好,但在改道处做了一道简易石闸用来控制水位。这时石闸大开,汨汨溪流顺渠从山上奔下,带动水车快速转动,碾子,磨盘也跟着转了起来,由慢而快最后匀速。水渠全长有七八十丈,这四座磨坊横跨在水渠的中段,每座间隔四丈左右,这里水渠两边的斜坡在挖水渠时就被铲成一个个平面的地基,用来建造碾房和磨房。水渠在这里也里被分流,一边儿宽一边儿窄,差不多在渠面的三分之二处用石块将水流一分为二,在较宽的这边用石板和石头筑起一道低于渠岸的闸门,形成水坝。石板是活动的,并用绳索连结到上面碾房内的绞盘,绞动绞盘闸门提起,渠水便自闸内急泄而下,水流冲动转轮带动连结的主轴和碾轮一圈圈地碾压着粮食,放松绳索则石板闸门放下阻断水流转轮停转。经过测试碾房和磨房除了些小的毛病还需要调试外,不管碾米还是磨面都比预料的好,令众人赞叹不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