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前铺上苇席,管事的高声叫:“拜圹!”放几声鞭炮,鼓乐奏响,女婿们一字排开,在苇席上跪倒,磕四个头。葬礼中,女婿扮演的角色很有意思。这女婿包括了死者女儿的女婿、孙女的女婿、还有侄女甚至堂侄女的女婿。按传统,女婿在岳家是极尊贵的客人,后来男人找媳妇困难,再加上多年移风易俗的宣传,女婿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但在葬礼上却仍依传统。出殡这天上午,要在邻居家安排一间屋子,专门招待女婿们。在炕上放了桌子,桌上放茶壶、茶碗,沏上八毛钱一两的茉莉花茶,摆上一毛钱一盒的丰收牌香烟,由一、两名见过世面的人陪着说些闲话。出殡前,孝子们由管事的带着,用托盘托了孝衣,进屋跪倒,双手托起孝衣,等女婿们接了,才能起来。此举名曰:“恳孝”。原意大概是,女婿为岳父、母戴孝是很委屈的事情,要由孝子们恳请才能勉强答应。到了当时,这也仅是一程式化的东西,孝子们进屋,略一跪,女婿们就赶紧接过孝衣。只是出殡式时,女婿们这孝衣却没有穿在身上的,只是在肩上斜披了,作作样子而已。只有到了坟上拜圹,才实实在在的跪下磕四个头。
诸事完毕,人们纷纷回家,十几辆大车挤的满满的,挤不上的徒步走。灵车也套上牵来的牲口,拉了人回去。孝子们不能坐车,仍穿着孝衣,走着回家,中间还不能回头看。
回到家,见大门口一堆点着的荞麦皮,冒着一缕篮烟,院中、屋内一片狼籍。这烧掉的荞麦皮是死者生前枕头里的填充物,由村里的一名光棍汉专门负责烧,枕头布归他。屋子、院子要等到第三天“圆坟”之后,才能收拾、打扫。
稍事休息,管事的与写礼人要给事主报告丧事财务收支事宜。出殡的时间,写礼人已经把账目理清完毕,此时当着众人诸项汇报。收入主要是亲友、乡亲们送的礼金。本族各支人家的身份都算事主,只穿孝衣,参加送殡,不能写礼;因此本村人家的礼金有限,所得多数是亲戚们、把兄弟们送的。开支主要是买孝布、买鞭炮,订小戏班、吹鼓手、说书人及买草纸、火柴等杂项。一般丧葬事,除了开支,礼金还会有若干结余,当然也有不够用的。寿衣、棺材开支不在其内,这两项大多是事主事先预备的,不用当时花钱;即使没有预备,立时操办也是由事主出钱,因为那时还没有礼金收入进帐。
当年的丧葬事规模,一般花钱都在数百元之内,极少有上千的。日子困难,亲戚朋友少的人家,几十元钱也能了事。管事的大多能掌握好分寸。比如,小戏班、说书人这两项可以不用,吹鼓手可以减少到三、四个人,鞭炮一项伸缩最大,只放几个“二踢脚”也能埋了人,几百元的鞭炮也照样放完。还有本族内发放孝衣的范围,饭食的质量、数量,都是可大可小、可上可下的事情。所有这些都是由事主的意愿、管事的运作来决定。花钱多,规模大,看热闹的人多,人气就足。但人气还有另一方面的内容,即帮忙的人多少。前来帮忙的人主要是凭事主的面子,来人多或少,与事主在村里的人缘好不好有直接关系。人们评价一件丧葬事,看重的主要还是后者。其实,盖房、娶亲诸等事,无不是在检验事主的人缘。因此,当时人们普遍把人情看得极重。
管事人在每家的丧葬事上大都尽心尽力,因为是职责所在。但据说在过去,也有管事的不顾事主意愿,故意把丧葬事的规模弄大。尤其是一些殷实的人家有了丧葬事,管事人会尽量多花钱,且由他们事先把钱垫出来。等事情过去,再由事主卖耕地还债,管事的几个人趁机收买。那时的耕地是卖方市场,光有钱不一定能买到。
第三天圆坟,是用土在坟坑处堆起圆锥形的坟头,也有烧纸、磕头、哭等诸礼仪。只有本族人,及主要亲戚们参加。圆坟回来,把管事的、几个主要帮忙的街坊,请来喝顿酒作答谢,一场丧事就算结束了。
再之后,烧“一七”、“三七”、“五七”纸,一个多月就过去了,事主一家的生活逐步恢复了正常。
日期:2019-11-27 08:52:03
车轮子 (一)
这里说的车轮子,是为了题目简短,而用作各种车辆的代称。从日常使用的车辆,最能看出某地某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
此地最早的人力车,是一种名叫“ 车”的独轮小车。这个名字以前未见诸文字,只是人们口口相传。车架子前部稍窄,后部略宽,两侧呈弧形,有似乌 ,因此笔者采用了“ ”二字。
这种车与后来的手推车最大的区别是车架子重心低,车底与车轴略平,有半幅车轮从车架中间冒出来,在上面做木格笼子罩住,以免所载的人或货物被车轮摩擦。车底也是木格子,没有铺木板。因此装散货就要事先装在口袋里,或在车架子两侧各放一个荆条长筐。载人时,若载两个人,一侧坐一个,但载一个人,则要在另一侧装些重物,以维持平衡。过去的妇女都裹脚,走路不便,小户人家的妇女出门,大都坐这 车,由丈夫、儿子或其他人推了。
以前的 车都是木轮。木轮直径约三尺,中间是车轴、轮毂,外围是轮瓦,中间以辐条相连,上述零件都是由木头做成。车轴用土种槐木或枣木等硬木,直接安在车厢上,走起路来,发出“吱~扭~、吱~扭~”的响声。夜晚,经常听到村外的大道上传来这种声音。
车架子后边装两条木腿,把车子放下之后,一轮、两腿三点着地,保持稳定。以后的各种独轮手推车,大都保留了这双腿。
车一般是一个人推着走,也有载重物、走远路时,前面再多一个人栓绳子拉。车把上栓一绳袢,搭在推车人肩上,以减轻两个胳膊的压力。两个车把相距较宽,大概有三尺,因此推车人为保持平衡,两只脚要一左一右,大幅的叉开走,臀部随之一步一摇,肩膀却要保持稳定。从后面看,这种走姿与现在的模特步大相反,却也极具美感。
这种车结构复杂,制作精良,需要手艺高超的木匠才能做出来。因此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极少有人家添置新车。但在六十年代以后,车上的木轮逐渐被装了滚珠轴承的胶轮代替。当时有一句口号就叫:“实现轴承化。”最初是借用的自行车轮子,再后来就有了手推车专用的轮子。这种车子多是走街串巷的小贩使用,村子里始终只有少数人家拥有。当然,乡亲们若需要,可以借了来用。
车在我国,可能使用历史最悠久、地域最广大。据《利玛窦中国札记》记载,十六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从中国的镇江到苏州传教,乘坐的可能就是这种车辆。据利玛窦当年记述,他们乘坐时,“一个人两脚分开跨坐在中间,好像骑在马上那样,另有两人一边坐一个。”想当年这样的木轮小车上,坐了人高马大的一个甚至两个洋人,也真够难为这车及车夫的。
1958年大跃进,运输量大增,一时制作出了大量的简易手推车。两个车把中间是一平板,下面也装木轮;这木轮是用厚木板锯成锅盖状,直径约一尺半;整个车子做工粗糙。这车主要用来给生产队运庄稼、送粪肥。送粪如游行,车上装大筐,筐里装粗肥;后面一个人推,前面一个或两个人拉;车上插红绿小旗,人们脸上还涂了各色颜料,勉强扮成戏剧人物,姑娘们叫作“穆桂英”、老汉们叫作“老黄忠”。几十辆这种手推车排成一长溜,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有时还要“夜战”,每辆小车前头挂上灯笼;村外的路上一长串灯火,一片“吱扭”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