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云录》
第2节

作者: 宁种
收藏本书TXT下载
  “翁父大人!太娇宠他了!”刘仲不满道。
  刘太公的态度很坚决,刘伯自然很遵从翁父大人的安排,刘仲则是气呼呼的走进厨房不愿再看到刘季,“阿母,饭好了吗?”
  母刘媪正在烧柴,此时柴锅雾气腾腾,她很慈祥的看着刘仲,道,“快了,先回屋休息下吧。”
  刘太公吩咐刘伯饮食过后送刘季去学书。饭后,刘季在收拾东西,刘伯看到哑然失笑,“三弟,咱们去学书,不是去玩耍,汝带着玩耍的作甚?一会卢绾那小子会过来一同前去,大可放心,绝不会闷的,读书是件很好的事,吾已经读不了书,汝可要替吾好好的读。”
  刘季闻言第一反应却是,“卢绾何时来?”
  学书在刘季的意识里还没有形成,但在刘太公的观念里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与他一同背靠烈日耕作的大有儿子凭借读书做了官吏的。
  官吏在刘太公的心中那是天,那是代表不被欺辱的象征,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起初他不知道如何让孩子走上这条路,可听闻那些农伴们言学书可改变命运。
  那么刘太公就将这改变刘家的命运放在了刘季学书的机遇上。
  爱玩耍的刘季慢慢也知晓了玩伴们的差别,只是他不太明白,本皆沛丰邑人,奈何有亲疏,有的地方他人可进,为何他拿钱也没有资格进去。

  刘季的心在蠢蠢欲动,他很想弄明白,学书或许可以,这是刘季明知学书不如玩耍好,但他并不排斥。
  刘伯无奈的摇头,不过却是笑容满面,“看,他来了。”
  刘季看向柴门,看到自己的玩伴也笑眯眯的望着自己,刘季心中对学堂充满了幻想,这对刘季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读书一直是在王公贵族中流行的东西,虽然现在百家争鸣但是书简终究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拥有的。
  此时的刘季自然不会知晓在距离他中阳里村遥远西方的咸阳城里有一个男孩仅仅比他大三岁,可是人生却截然不同,起点大不一样,这个孩子就是赵政,不过他现在改了名,恢复了本来的姓氏,嬴政,成为了年轻的秦王。
  后来的这些事情部分皆是从马惟先生那里得知,正是刘季与卢绾的老师。
  刘伯带着两个孩子前往私塾,这一天对于刘季来说比较特殊,他走到书院前静静的看着门框上的几个大字,马公书院,刘季自然不认识。
  走进书院,刘季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书院内静悄悄的,没有几个求学的,很快刘季便看到一个先生,美髯须,身材修长,一身深衣。
  卢绾和刘季一样好奇的打量四周,最后发现并没有什么读友玩伴,目前只有他们两个。

  刘季看着马惟先生和刘伯正在交谈,刘伯从怀里拿出一串蚁鼻钱,他知道这是卢叔和自己父亲为先生准备的教书钱,好像还有一些干粮。
  等到刘伯走后,过了许久才又来了三个小孩,一个是胖墩,一个黑猴,又黑又瘦,还有一个身材修长,仪表堂堂,刘季给他取的外号为齐泥鳅。
  马惟先生的思想是一种兼济天下、上善若水的理念,所以他的第一堂课比较特殊,没有教授儒家论语,也没有讲授法家思想,而是给他们讲述了一个人的故事。
  这个人就是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一,当刘季听到信陵君窃符救赵、两破强秦的故事,他小小年纪的心灵起了微弱的变化,少年心灵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萌动,“老师,这信陵君好威风啊!五国联军的统帅!”
  马惟见孩子们听的入迷了,知道自己的首堂开课算是成功了,“没错,这魏无忌官至上将军,作为战国四君子之首,联合五国军队两破强秦,打到函谷关,这等于打到了人家家门口,只要有他,强秦就不敢觊觎魏国。”
  说到了这里马惟叹了一口气,“可惜啊!”
  刘季和那位绰号泥鳅的富家子弟一起问话,“可惜什么?”
  齐泥鳅见刘季抢他话,甚为愤怒,眼珠子直瞪刘季,刘季毫不理会。
  马惟继续讲道,“可惜一代国侠总是受魏王的猜忌不受重用,现在听说伤于酒色,借此排解苦闷,希望信陵君好生珍重。”
  说到这里刘季非常的感伤,“这魏王好糊涂!”
  齐泥鳅则是反应道,“信陵君如今还在世?吾要去拜访他!”

  “想去拜访他,弟子们先成为侠士再说。”马惟拍了一下书桌提醒几人注意听讲,“所以男儿当立国侠之志,为国为天下,最起码也要做个县侠…”
  这堂课给小小的刘季心里埋下了要当侠客的种子,小到乡侠、里侠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大到县侠、国侠为国为民,这种豪迈狭义的人生刘季心之向往。
  马惟的第一节课就是给他们灌输自己的思想,他知道做学问传道授业是要从娃娃抓起,那些成年人在百家争鸣的时代思想早已定型,难以塑造。
  从这天起刘季就在思考自己读书为了什么,是有朝一日被人举荐做官,还是像孔子、老子这样成为大圣人?他思来想去,原本脑海里魏无忌虚无缥缈的形象第一次变得清晰,那图像看起来很像成年的他自己。
  此时的卢绾则是非常认真的读书写字,一副文人志士的样子。
  第二天刘季和卢绾如寻常一样去书院读书,途中遇到了那瘦高的齐泥鳅,两边站着胖墩和黑猴,那胖墩看着刘季两人指指点点,那齐泥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卢绾有点害怕,“大哥,他们是不是在打我们的注意?”
  “不用怕,他敢对咱们兄弟俩不利,吾定让那孺子吃不了兜着走。“
  刘季的这句话让卢绾稍稍有点心安。
  到了书院,这次刘季听到的故事让他少年的心变得与众不同,学会了隐忍与变通。

  这个故事就是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刘季从这天开始也学会了识字,马惟对楚庄王的故事非常的推崇。
  马惟非常赞赏的讲述着这个楚国偶像的故事,“男儿立志,在践行的过程如遇苦难,当学楚庄王的韬光养晦…”
  说到这里马惟见学生们都不太懂,便白话道,“就是要学会隐忍,以静制动,用阴柔的政策来应对,表面上楚庄王沉迷于声色犬马实则在储蓄力量,给自己争取时间。”
  刘季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师长,既然楚庄王想丰满自己的实力,书写觐见着死,那谁还愿意为之谋划?”
  马惟对这个提问非常的赞赏,“好问题,如此楚庄王不仅迷惑了敌人,还能看见谁才是楚国的忠臣,即便冒着生死危险依然进谏。”
  那齐泥鳅对刘季的提问不屑一顾,卢绾也说出自己的小疑惑,“谁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啊,这有点难。”
  马惟这个学者不喜欢古板的教授学生,道,“直言进谏自然不可取,也不是做臣子该拥有的智慧,这不有个人就做到了进谏,而且还是武将官职,右司马伍举他采取猜谜的形式进谏,就成功了。”
  刘季这天对楚庄王也有了些许的崇拜,大意是有一种怪鸟它窝在那里三年不鸣也不飞,让楚庄王猜测这是什么鸟。
  从这个故事中刘季悟到了两个道理,一个是投其所好而后进谏,拿猜谜语的游戏间接进谏免于祸难,第二楚庄王是个有作为的人,当见对方是个忠臣,也不会伤了对方,便说出了三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