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云录》
第44节

作者: 宁种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人均认为需把握战机,乘胜南下。
  于是陈胜对葛婴道,“公乃吾之白起、赵牧,吾封婴为征南大将军,明日出发。”
  葛婴拱手道,“诺!”

  公元前209年的八月,陈胜在陈县的城门外为葛婴践行,看着飘扬的旗帜,整齐划一的军队,陈胜没有很自豪,没有多么希望当年那些嘲笑他的同伴看到,而是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起义军的旗帜,到现在还是打着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这旗帜感觉不是陈胜想要的,接下来他打算找人好好商议下。
  葛婴也从没想过可以成为征南大将军,领兵南下攻城略地。
  葛婴走后,陈胜回到府邸内心颇为复杂,在突然实现梦想的时候总会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他时常掐一下自己。
  正在思虑的陈胜被门外左右的禀报打断,“门外有张耳与陈馀求见。”
  这道声音直接将陈胜从思虑中拉回现实,“莫非乃名士张耳与陈馀?”
  左右道,“正是。”
  陈胜与左右生平常听闻张耳与陈馀的贤明,如今得遇一见,颇为开心,陈胜奉张耳、陈馀为上宾,越聊越开心,陈胜感觉犹如春风拂面。
  不过见到名士的喜悦并没有冲散陈胜对义军旗帜的迷惑,几天后,他便与吴广一起召集德高望重的陈县三老和豪杰都来他陈胜的帅帐开会议事。
  这些豪杰和德高望重的三老也都非常的敬重陈胜,虽然是一介草民但却依靠自己的能力短短数月就重建楚国社稷,这些人从心底里也是非常佩服陈胜的战略和胆识。
  一位须发皆白的一老,他代表众人道,“将军身披铠甲,手持锐器,讨伐无道的昏君,诛杀残暴的秦国,重新建立了楚国的社稷,楚国人都很感激将军,天下也都感念将军的为其除害,论功劳应当称王。”
  三老与豪杰劝谏陈胜为王,这让陈胜很开心,亦正合他意,也是他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初衷,不过此时的陈胜已不是雇佣的耕者,他也的见识告诉自己想称王还是要询问一些人的意见,终究不是一人之事,很可能会牵涉到千千万万的将士的命运。

  陈胜便非常尊敬的招来张耳和陈馀,向其问计,两人沉默片刻,张耳首先开口了,“蛮秦暴虐无道,破人国家,使其成为亡国之奴,破灭别人的社稷,这如同断绝别人后代啊,不仅耗乏百姓的劳力,还耗尽百姓的钱财,天下对秦恨之入骨,今将军明目张胆,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为天下除害,这是何等的英雄。今刚到陈县就自立为王,这可是向天下展示私心啊。”
  陈馀也附和道,“然,希望将军不要称王,快速的引兵向西打,再派人到各国去立六国贵族的后裔,替自己树立朋党,为秦国增加敌人,秦国的敌人越多,他们的兵力就会分散,盟国多了反秦力量就会变得更加强大。”
  听闻至此陈胜的脸色不悦,略显苍白,似乎生病了一样,不自立为王,那么努力为了什么,这是陈胜一时间想不明白的,不过两人所言却有一定的道理。
  张耳示意陈馀勿言,见陈胜脸色稍缓,张耳才道,“如果将军这样做,战场上无用交兵,县城亦无需守军就可以诛灭暴秦了。进而占领咸阳而号令诸侯,诸侯即便灭亡了又能重建,用恩德使之信服,如此则帝业成矣。如今单单在陈县称王,恐怕天下就会瓦解难以号令了。”

  很显然陈胜亦知晓张耳说的思想与策略不是一日之功,定是思虑了很久,张耳乃信陵君的门客,又做过魏国外黄县县令,其实他骨子里一直是反秦的,慢慢也形成了自己理想帝国的雏形,有点像秦昭襄王与齐国并称东西二帝的时候,占领咸阳号令诸侯。
  这也是张耳觉得秦国虽武力统一了天下,却人心难以收复而得出的一个理想国都,可惜陈胜不是不明白为秦国树立众多敌人的好处,但却和他的理想大相径庭。
  陈胜又私下与吴广商榷,“三老与豪杰皆劝吾称王,汝意下如何?”
  吴广很清楚陈胜的意图,尤其是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抱负,他自己也很想过把诸侯瘾,和陈胜是高度的统一,在他内心同样是凭什么六国之后才能称王。
  吴广道出自己的想法后,陈胜非常喜悦,“还是吴广懂吾,今后吾为王,汝为假王。”
  吴广闻听此言,内心窃喜。
  陈胜走出府邸,来到院内,看着门前旗帜的,他大声的喊道,“立刻撤换旗帜,国号张楚,从此呼陈胜为王。”
  陈胜自立为王的消息比他攻陷陈县的消息传的更快,远在芒、砀山之间的刘季借助樊哙这只耳朵知晓了陈胜称王的消息。
  此时的刘季再也无法安耐住寂寞,他内心非常的赞赏陈胜,不仅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身体力行,做了出来。
  这时刘季手下有人再次出来建议刘季也响应陈涉起义,刘季内心已经蠢蠢欲动,但是他还没下定决心,毕竟自己的老父老母在沛县,自己的娇妻也在沛县,自己如此树起反旗会不会危机到他们的生命,刘季心中在琢磨。
  这是刘季内心的一个成长,他需要作出选择,他的内心已经跟随陈胜而去,越是这样他的内心越加平静,于是趁着樊哙再次探望自己道,“如今天下诸郡县多杀其长吏以响应陈涉,沛县如何?”

  樊哙便拉着刘季到一旁说话,“如今沛令非常的恐慌,想带领沛县的人响应陈涉,近几日沛县会有动乱,故此萧何派吾来与季兄商榷此事。”
  别人的话刘季或许还会考虑一下,但是樊哙的话刘季非常的信任,不只是兄弟,还是亲家,打断骨头连着筋。
  刘季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便叫上卢绾一同商议,自从刘季亡匿,卢绾便一直陪伴在刘季身旁,在困难迷茫的时期幸好有儿时玩伴的陪伴,两人常常坐在岩石上仰望星空,幻想着能够回到沛城,回到亲人的身边。
  刘季便果断道,“既然如此,樊弟,回禀萧何,吾刘季会随时与萧何、曹参做外应。”
  樊哙虽是屠夫,但他内心亦不愿继承祖业,一直卖狗肉,自从娶了吕媭他的内心早已变化,亦想干一番事业在吕媭面前扬眉吐气。
  毕竟要嫁给樊哙的注意是吕公,不是吕媭,吕媭常常嫌弃樊哙的出身。
  这次听闻刘季决定起事,他非常的开心,便欣然领命道,“诺。”

  起事等于创业,一切皆要靠自己,而且这个创业不像是开个铺子,赔了就关门,依旧可以去做别的营生,可是起事是条不归路,刘季在心里默默琢磨了许久,不做作罢,做就一心向前。
  曾经刘季一度在想,他真的很愿娇妻孩子热炕头,偏偏因为逃了几个役徒就犯了秦法,被沛令拒之门外,有家不得回,实在是无奈的很。
  沛县县城,一切如常,街上的人流比往常少了许多,似乎都能预料将有一场风雨来临一样,皆在家中,少有出门者。
  夕阳染红了沛县县城,此时的沛令府邸还有议论纷纷,沛令道,“如今各地郡县多有杀长吏以应陈涉,吾愿早日带领沛县百姓响应之。”
  在开这个秘密会议前,萧何和曹参就已猜到沛令找他们是要做什么,两人途中商议,萧何的意思是不愿跟随沛令去造反,“此人贪生怕死很难成事,吾意请刘季出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