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大袖一甩,不理会包拯什么表情转身而去,他要好好安慰闺女,他怕闺女承受不住,也怕女婿挺不过来撒手人寰。
“这个傻女婿,干嘛在这时候说这种话?这种话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吗?”
庞籍摇头苦笑,却对女婿颇为头疼,这种大逆不道的也敢说。
天人感应本来是限制皇帝权利的手段,结果变成了他们对付政敌的手段,只要看谁不爽就可以借着天人感应去打击对方,从道德层面消灭敌人。
就在去年,他们还用天人感应的手段出掉了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位从士兵做到枢密使的百胜将军狄青。
狄青做了四年枢密使,他们为了除掉狄青,将四年来所有的灾难全都归功于狄青的身上,好似狄青上位之前就没有天灾一般。
“哎,这孩子,以后仕途艰难了。”
庞籍能够想象,方承志得罪了所有的士大夫阶层,可以说天下之大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就连包拯这种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之人都对他抱有极大地恶意,可以想见其他人对他的态度。
方承志被马汉背到了御街的一家医馆,老大夫看到他被打的这么惨,也吓了一跳,他都怀疑这人死了,摸了摸脖颈还有跳动。
将方承志身上裹着的虎皮扯下来,老大夫有给他把把脉,一个劲的捋着胡子摇头晃脑。
“大夫怎么样?”
“幸亏有虎皮护住身体,不然就是十条命也不够他死的。”
苏轼松口气,人没事就好,说起来这家伙还真是命大啊,这么多人都想置他于死地,这家伙愣是挨打了四五分钟还没死。
“嘶~~”
苏轼、苏辙两兄弟摸摸身上,刚才还没觉得,现在只觉得浑身都疼,他们为了救方承志也挨了不少拳脚,最狠的是有人用桌子腿拼命地砸。
这明明是要方承志的命,这些也太狠了,说好的是辩论讲学,他们直接就冲上来杀人。
苏轼、苏辙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传统儒家,他们虽然对于天人感应持怀疑态度,但还是敬畏的,哪里像方承志直接就是全盘否认,就差大骂儒家祸国殃民了。
二人虽然不赞同方承志的理论,但对于那些下黑手的士子们更加不耻,他们看来那些士子完全是小人。
庞籍慢悠悠的走了进来,听到大夫说命保住了,这才松口气,他长叹一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方承志本来18岁高中进士就让人嫉恨,他不但不知道收敛,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让其他人抓到了借口,马上就招来了灾祸。
“年轻人吃点亏也好,长长记性,省的以后跌个大跟头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以后好好在家蛰伏三五年,再运作运作说不定还能起复。”
庞籍对这个女婿又爱又恨,品质性情都无可挑剔,怎么就这么无法无天呢?
你就是跑到皇帝面前指着皇帝的鼻子骂都不要紧,干嘛非要撩拨儒家的胡须呢?
宋朝的儒家是一个很敏感的时代,他们对于自己创造的繁华十分骄傲,但他们对于外敌的挫折失败又让他们十分自卑。
骄傲又自卑,这就是宋儒的真实写照,要是别人敢在他们的伤口撒盐,他必定如同疯狗一般撕咬。
他们自己懦弱无能,还不允许有人比他们能力强,有冒头的武人就会遭到他们全力打压。
狄青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污蔑狄青的人中就包括了闻名天下的欧阳修、韩琦、文彦博、包拯等等,几乎所有文人都参加了。
而庞籍,则是狄青的老师,正是因为庞籍的提拔和支持,狄青才能够从一个行伍出身的丘八做到枢密使,这其中自然也离不开狄青是一个军事天才的原因。
“官人,官人”
三娘带着哭腔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她看到了门口的庞籍,一把抓住庞籍的胳膊痛哭道:
“爹爹,官人他......,他怎么样了?”
庞籍心疼女儿,连忙道:
“别担心,没事了,睡一觉就好了。”
三娘看到了里面躺在床上的方承志,推开准备给她擦泪的庞籍,将老头子推出两步远,气的庞籍吹胡子瞪眼睛,对女婿更加生气。
三娘见到方承志的惨样扑到他身上痛哭,她不敢想象,出门的时候还是好好地,怎么就这样了?
“官人,我是三娘啊,你醒醒啊。是谁?是谁这么狠的心?”
小梅跟在身后跑进来,她不敢哭出声,眼中的泪珠啪嗒啪嗒的往下掉,她坚强的抹了把泪水,吸吸鼻子的酸气,找到铜盆打来凉水,给方承志冷敷擦拭。
一边擦,一边心疼的流泪。
“爹爹,是谁?是谁打的官人?”
三娘坚强的站起身质问庞籍,她有些责怪父亲,你明明在场,为什么还要让这种事情发生?只是出于对父亲的尊敬,她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知女莫若父,庞籍听出了三娘语气中的不满和质问,他心中苦笑,你男人闯大祸了,不要说老子我,就是皇帝照样拦不住。
“三娘,这件事不要追查了,不然对女婿没好处。”
三娘却倔强的摇摇头道:
“不行,绝不能这么算了,不管是谁一定要付出代价,大不了去宣德门敲登问鼓,一定要给官人讨个公道。”
“三娘,你......。”
“官人,你醒了,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方承志用尽全力睁开眼睛的一条缝隙,他的双眼肿的跟灯泡似的,只能透过一条缝隙看到双眼通红、梨花带雨的三娘和小梅。
“窝没死!是,没思,是....”
三娘理解了他的意思,一个劲的点头,滚烫的泪珠啪嗒啪嗒的滴落在他的胸膛。
老大夫拿出了祖传秘制的药膏,三娘和小梅将他的衣服脱光,药膏涂抹在方承志挨打的地方,尤其是脑袋和四肢更是重灾区。
涂抹上药膏,浑身都疼的凉飕飕的,方承志觉得浑身都沉重不堪,这一次虽然保住了命,但受了不轻的伤。
方承志虽然想到会有冲突,也只是以为有一两个人冲动,哪想到直接上百人就围上来了,其实这样的人那个世界都不少。
在狂信徒面前说他们信仰的坏话,还侮辱他们的信仰的神,没有被打死就是运气好了。
“官人,一定要让那些太学士子付出代价,他们下手太狠了,一定要将他们告上开封府。”
三娘眼神中闪过寒芒,她可是心疼坏了,虽然成亲仅仅几天,却是她这些年最开心幸福的日子,那些凶手绝对不能这么算了。
方承志可不是大度的人,有仇必报才是他的信条,至于三娘说的告上开封府,还是算了吧。
刚才老丈人都告诉自己了,包拯有意放纵太学士子打自己,包拯站在一边观看了上百人殴打自己的全部过程。
这说明什么?
说明包拯是站在太学士子那一边的,他对自己的理论很不高兴,现在可不是后世的法治社会,而是人治封建社会。
要是自己挂了,那些太学生还可能挨打一顿,然后找个理由说自己不敬圣人,叛逆之徒,大逆不道的等等的大帽子扣下了,太学士子蹲两天大牢又出来了。
可是自己还没死,那么他们的理由更加充分了,人治,他们先在道德制高点消灭你,污蔑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