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秋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
2007年那年他刚好19岁,怀揣着自己的小梦想,那时的吴雨秋没有多想,只想着去远方。
记得他自己写了一首歌曲,还时不时哼唱着“总是想,总是问,问自己何时能去远方,到那时我也会学着思念故乡,只不过是去远方”的歌词......
第一次的飞机之行始于2007年4月,也是大一的学霸级的,却有着学渣内心的吴雨秋飞往异国他乡的第一趟航班。那时他还不是一个人,记得飞机快要起飞的时候,依偎在一起的一对情侣很兴奋地像窗外眺望着,第一次发现阳光下的白云,竟然可以那样的美丽。
抵达日本的第一天,他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那抹粉红色的樱花,那股清晰的空气与自己远方的印象有些懵懂的相似,带着步入国外大学的第一天的新鲜劲儿,吴雨秋满怀热情的买了碗盛满大骨汤的日式拉面,那时的他并没有多少零花钱,一碗简简单单的面条就需要花500日元,在那个时候还是感觉比较贵的。
在日本的大学里时刻充满着临时工part-time的招聘小信息,那个时候的吴雨秋在家里还是大少爷风格,只顾一心读贤书,压根儿就没有打工的想法,但是看着设计精美的打工说明手册及抱着接触真实日本社会的想法,他决定日后一试。
在和吴雨秋最要好的小伙伴一同漫步校园后,他憧憬着自己的大学生活,至少应该在同龄人里形成一定的差异化,也就是过个不一样的大学生活,他当时就是这样很简单的想着,因为吴雨秋一直是“一根筋“性格,简单而又执着。
大学的第一天,有很多课程是特意提供给留学生们试听的,吴雨秋本来就是个动不动就能成为学霸级的人物,虽然表面上看来他总是一副不羁的样子,但实际他比谁都清楚,既然出来了总得学点什么回去,那才叫留学!不然都没办法向自己交代。
那年19岁的吴雨秋,原本以为在国内正规科班里苦读了一年的日语,而且专业排名第一的他,还特意私底下整天泡图书馆,提前把四年制的专业日语课本自习过了两遍,按说应该是如鱼得水的可以混好语言关,至少听起课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但是此刻坐在异国大学教室里的他,却貌似并不那么痛快,即使紧皱眉头也没办法全部听懂教授的专业术语极多的经济学课程“あのう、需要供給曲線はすべてこうですよね......”。
吴雨秋刚开始在日本读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天的课程下来让他很是头大,课上的语言只能听懂不到百分之五十,这让他感觉略受打击,让他觉得必须重新再把一把语言关啦。于是他决定在课下开始狠补日语。
带着一天的疲惫回到自己在外面租的公寓里,(注:日本的大学为了提高学校面积使用率,一般很少会给学生提供长期校内宿舍,学生们大都在外住宿),房东还是很不错的,给一同入住的几位学生们准备了丰盛的欢迎大餐,这让吴雨秋感到很热情和欣慰。第一次感受到日语老师先前说过的,“在日本,民间交流还是很热情的!”这句话的分量。
吴雨秋的留日生活就这样戏剧化的铺开了,在这期间他体会到了很多在国内的象牙塔校园里,无法体会到的真正接近社会的一些元素,也让19岁的吴雨秋开始变得慢慢成熟,并有了下面故事的开始。(序)
初识小鹿源于吴雨秋的一次3月旅行。
那天刚好周末,吴雨秋想出去走走,查了下日本的JR路线,发现关西地区有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那是早些时候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待过的地方—鹿城奈良,道路上几乎很少有一辆汽车,小鹿们充斥在整个大街上,只见行人们悠哉悠哉的踱步慢行。
吴雨秋查着查着感觉这个地方一定要去,遂简单整理了随身物品,跑到公寓楼下喊上同行的初恋女友杨未然。
说起她俩的相识还要往前推两年。
那年吴雨秋高考失利,数学发挥一如既往的不好,本来有机会可以去北京读外院的他,被调剂到了西南地区的一所名不见经转的师范院校,而且所学专业,并不是吴雨秋一直想读的国际关系学或英语系,被调到了他想都没有想到的日语系。
本来吴雨秋一直很反感日本,因为受到当时媒体的渲染,总觉得日本是一个冷冰冰,灰突突的地方。
但是由于吴雨秋外语见长,又不想再复读就决定前往试试,那年吴雨秋的妈妈常开慧陪他买了两张北京前往贵州的火车票,一路坐了28小时南下。
“你去那边要好好的记得按时吃饭……”常开慧念叨着吴雨秋,儿行千里母担忧。
“嗯”吴雨秋一边应着妈妈的念叨,一边思绪早已在远方的憧憬。
“那边会是什么样子呢?,听说贵州穷的连吃的都没得卖”吴雨秋的发小南鹏程看到吴雨秋的通知书时随口念叨了一句。
吴雨秋和南鹏程一起玩足球游戏选中国队都硬是没有输给日本队一次,发小戏虐道“怎么能输给小日本”。
“是啊,会是什么样子呢?”带着不安和第一次出行远方的憧憬,吴雨秋呆呆的望着窗外,思绪万千。
倒是一路上绿油油的风景,吸引了他,看着“黄土地”变成了“绿水田”,随着身上穿的外套脱去,南方的风景气候着实怡人些。
“前方到站凯里,请下车的旅客提前带好随身物品,照看好身边的老人和小孩......”,绿皮火车里突兀的传来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
“到凯里了?这么有意思的名字”常开慧扭过头对着吴雨秋说到。
“嗯,到凯里了,下一站就到贵阳,咱就快到了”吴雨秋应声到。
“各位旅客请注意,该趟列车在凯里停留五分,请送人的旅客们下车,列车马上要开动了......”只见窗外行客匆匆。
“您好,请问这边空着的座位是21号窗口吗?”一个长相甜美,面如桃花的穿着白色T恤,蓝色短裙的女孩子有礼貌的问道。
“是的是的,我坐的是22号座位,这个是21号的窗口”吴雨秋赶忙故作淡定的应声道,其实19岁的他第一次被称呼“您”,还有些不习惯和不知所措,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只有称呼老人才叫“您”。
女孩个头虽159,但明显下半身要比上半身比例长一些,蓝色的迷你裙凸显出其漂亮的大长腿,皮肤比吴雨秋在北方看见的多数女孩子的皮肤要白皙的多的多。
只见女孩子踮起脚尖,把自己的行李往行李架上勾,试了两次还没有送上去,“我来帮你”吴雨秋机灵的跳了起来,170的他站起来勉强刚好够到,可能由于吴雨秋心有所思,加之在家里只学习不干活,第一次没有送上去,“前面的人能不能行,走不走啊,别堵道儿啊”过道上堵了三五个乘客抱怨道,吴雨秋第二次努了一把劲儿,勉强送了上去。
“谢谢你,我叫杨未然,准备去贵阳读书”,女孩开朗的笑着对吴秋雨说道。
“嗯,没事儿,不客气……,我叫吴雨秋,也去贵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