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你带我趟过女人河》
第25节

作者: 杨小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不想得罪吴非,因为他是我的上司。蓝月和我说过:对上司要尊重尊敬 , 不要和上司对抗 , 得罪了上司,没有任何好处。
  于是,我总是用纯同事的那种眼光和笑容客气地与白云交流,虽然她看着我的时候依然很暧昧。
  就是有件事让我不大开心,蓝月寄给我的这几次信,都是吴非从收发室给我带上来的。虽然蓝月用的是普通的信封,信封上没有写地址姓名,但我总感觉吴非每次递信给我的时候,眼神总是带着一种别样的意味。什么意味说不出 , 就是感觉别扭。
  我有时候感觉,吴非那眼镜片后面的小眼睛充满了智慧和机敏 , 或者说是狡猾和灵动。
  这段时间,我每天经过蓝月紧闭着门的办公室的时候 , 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期待和守望,我想这办公室的门哪一天或许会突然打开,里面坐着我的蓝主任。但我又害怕这门打开后,原来蓝月的位置坐的不是她,而是吴非 , 那就意味着蓝月的调动手续办完了,她彻底离开了。
  我怀着复杂的心情从蓝月的办公室门口经过,每天如此。

  这天上午 , 我从外面采访回到报社 , 正好遇到送信的人刚走。我开心地直奔收发室,满怀期待去看看有没有蓝月的来信 , 按照我和蓝月写信的周期推算 , 应该差不多了。
  每次都是如此,收到这一次来信,接着回信,然后又陷入等待下一封回信的期待中,这种期待充满了甜蜜的煎熬,幸福的憧憬,还有痛苦的享受。
  蓝月给我的回信中,很少谈到我们的未来,更别提憧憬和幻想 , 这让我心里不甘,每次收到她的信 , 我都想或许这次蓝月会谈及我们的将来。
  我那时是那么喜欢幻想。
  到了收发室门口,正好遇见胡静正站在里面。

  看到我 , 胡静那双勾魂眼充满了挑逗:“江枫,有你一封信。”
  胡静扬了扬手里的白色信封。
  尼玛,胡静每次见到我都是这副风*的眼神,我那时不明白,后来经历的风月场多了 , 才知道胡静这叫做桃花眼,专门勾引男人的。
  我接过胡静手里的信:“谢谢胡主任。”
  我一看信封上娟秀的字体就知道是蓝月的,心里大喜 , 眼睛里都是笑。
  胡静看着我 , 又看看我手里的信:“你女朋友来的信?看你这么神采飞扬的。”
  看到胡静专注而疑问的眼神,我心里猛地一跳 , 做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 转身上楼。
  走在楼梯上,我回头看了下,胡静还站在那里看着我,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
  我心跳地更厉害了,三步并作两步跑回了办公室。
  坐在办公桌前,我并不急于拆信 , 虽然我很迫不及待,但更想把这份喜悦留到宿舍里 , 在那里,我可以安安稳稳毫无顾忌地看蓝月的信,而在这里,我总是感觉吴非那狐疑地眼神在我身上不停转悠,他很可能在怀疑什么 , 只是没有明确的证据。
  蓝月寄给我的信我都完整地保存着,不在办公室,在我宿舍的枕头席子下面 , 每当夜深人静 , 我想蓝月睡不着的时候,就找出蓝月的信 , 一封封读 , 回味蓝月的细腻和温存,回忆和蓝月在一起的每一个动作和笑颦,在温暖而无知的回忆中安然睡去。
  办公室里很静,吴非在看报纸,白云在电脑上打字。
  我开始写刚采访的会议,20分钟后,一篇稿子完成,我检查一遍,打印出来 , 附上专用发稿签,签上名字 , 交给吴非:“吴主任,刚采访的一个会议稿子。”

  “江枫 , 你这家伙是快枪手,出稿速度真快!”白云回过头看着我,眼里充满了水灵,“唉,我咋就没有你那样的速度呢 , 我这脑瓜要是有你那么好用就好了。”
  我说:“白云,我是有速度没质量,你是慢工出巧匠。”
  “还说没质量 , 上个月的好新闻几乎都被你垄断了 , 你还要啥样样的质量?哼哼,不知足的家伙。”白云嗔怒地看着我。
  吴非笑着看了下稿件 , 接着就在审稿人一栏签上名字 , 然后递给我:“你直接交总编室吧,我已经和常务副总编辑争取了,从今日开始,记者部的稿件直接交总编室排版,不再交各相关编辑室了,以前太麻烦,耽误事。”

  我们一直的发稿程序是记者部各相关编辑室总编室。
  我知道发稿程序改变的真正原因,报社真正的写作好书都集中在记者部,再有就是编辑部室的几位主任 , 其他很多所谓编辑大多是滥竽充数,对记者的稿子乱删乱改 , 结果改得很多本来不错的文章面目全非,记者部的同事们都很有意见。蓝月在的时候就打算直接把稿子交总编室 , 但顾及到记者部和各编辑部室的关系,一直没有提,没想到吴非主持记者部才2个多月,竟然把这事办妥了。
  这可是大快人心的好事,记者部同事们知道后一定会欢欣鼓舞 , 但也一定会得罪编辑部室的那些主任们,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权益受到了损害。
  同时我也感觉到了吴非在温而文雅背后的强硬一面 , 不由对他另眼相看。
  交完稿子 , 我直接回了宿舍,踢上门 , 迫不及待就打开蓝月的来信 , 感受蓝月那如水的温柔和气息。
  蓝月信里的内容和以往差不多,照例对我最近的工作进行了一番点评,然后就是勉励,对于她自己没提,对于我一直渴望的我们的明天也没提。
  我感到满足的同时不免有些遗憾,躺在床上反复看着信,看着每一句话,反复品味着。
  这时我手机短信提示音响了,一看是吴非的:“15分钟内赶到报社门口乘冯总的车 , 有紧急任务。”
  干记者,紧急采访的事很正常 , 我早已习惯了,只是不知这次有什么重要任务。自从那次商业银行汪董事长的专访冯世良看了之后 , 有什么重要随身采访都带着我,这让我的同事们包括吴非都很眼热。
  我急忙收拾东西直奔报社门口,冯世良的车正停在那里。
  我上车坐在副驾驶位置,车后面坐着冯世良和胡静,两人正交谈着什么。
  见我来了 , 胡静对驾驶员说了句:“直接去江城宾馆。”
  然后冯世良对我说:“小江,刚接到通知,京城一家报社的总编辑来江城搞调研 , 省里相关人员陪同来的 , 在江城活动3天,我们现在去江城宾馆参加座谈 , 之后你就陪这位总编辑活动 , 搞个采访札记。”
  我用尊敬的目光看着冯世良:“好的!”

  然后冯世良又继续和胡静说话,仿佛我不存在。
  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场景,在上司眼里,你有用的时候,或者说他需要你的时候,你算是一道菜,如果你失去作用,或者用不到的时候,你就啥都不是。还有就是 , 和上司在一起,不管他说什么 , 只要不是问你的,都不可以乱插话 , 不可以乱发表自己的主张,你需要的只是点头。上司永远是对的,要多附和多多赞同,必要的时候再拍几下马屁,是不无益处的。
  我做记者进入角色快 , 在这方面适应能力同样很强。我拍马屁从不带着阿谀的笑,那样显得很没有自尊和水平,而是带着认真思考的样子 , 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和见解 , 让对方知道我是经过一番思考才理解了他的想法和意图,才显得心悦诚服地进行赞同和赞扬。这样搞 , 上司心里会更受用 , 会觉得我对他的话是认真在听在吸收在理解,不是敷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