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
第56节作者:
有骨难画 不过这里的深处,不仅有直立的干尸,还有一些躺在地上看起来像是符合正常死亡姿势的尸体,数量也在上百具,只是在满是直立干尸的环境中突然看到一批躺着的,反而好像衬托着是后者不成长一样;而这些尸体跟干尸有三大明显不同,除了前面说的姿势不同以外,另一个不同就是那些直立的尸体之所以被称作是干尸,是因为它们的皮肉都在,只是像腊肉一样脱水、风干了变成黑灰色紧紧的包裹着骨骼,而这些躺地的尸体则是“正儿八经”的尸骨,除了破烂不堪的军装以外,里面基本就是一副枯骨。
最后一点则是这些枯骨很多都不完整,各种零散的骨骼分散在这一区域内到处都是。
徐布戴上自己的战术手套,趴下身子用手指拨弄了一下一具枯骨的股骨后说:
“你们看,这跟大腿骨上怎么有牙印?”
“不仅这根有,这些手臂骨骼上也有,他们是不是遭到什么猛兽的袭击了?”周洲说。
我经他两人的提醒,也蹲下身自观察了起来,看了片刻后说:
“不像是猛兽,这些牙印明显是切齿(既门牙等前面负责咬断食物的扁平状牙齿)和磨牙(既后排负责将食物嚼碎的牙齿,也称臼齿)留下的,这种牙印只有人类能够留下;另外还有这些空罐头,里面布满了横七竖八的划痕,这说明这些罐头曾经被食用者使用餐具反复用力刮过,再结合这些人骨上的人齿牙印,我想—”我没把话说完,而是看了看他们三个,徐布已经反应过来了,他一皱眉头,说: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之中发生‘人吃人’的事情了?”
“嗯,罐头内壁被反复的刮说明食物的匮乏,而人骨上的牙印不用说也可以得出是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这里的日军曾经以同类的人肉作为充饥。
不过这也不奇怪,缅北作战的日军本来就有同类相食的记载,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军围困的守岛日军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我说。
周洲被我俩说的表情有点难看,遂问:
“他们不会是生吃活人吧?”
“那倒没有,他们吃的都是刚刚战死或者是饿死的人尸体,还有一些一看已经没有抢救价值或者是濒死救不活的,他们就用针头往这些濒死者的静脉中注射空气,让空气随血液进入肺部,发生‘肺梗死’,在不浪费子丨弹丨的情况下把没有价值的人干掉,然后再吃这些人的肉,这种针还有一个外号,就叫做‘空气针’。”我说。
只是我的解释貌似没有让周洲好一些,她下意识的摸了摸捋了捋自己傲人的前胸,看起来她对这事是有点作呕了,我见状赶紧转移话题,又接着说:
“而这个看起来是个大型营地的地方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那应该是他们之前遭到了中国远征军或者是其他盟军的包围,突围无望又没有外援,最终导致弹尽粮绝而吃起了人肉。
可是我看到了不少轻重武器中是有弹药的,说是粮绝了没问题,但貌似弹并没有尽,而且即便是这里曾经发生过人吃人的事情,也无法解释那些站立并生长在地上的干尸,还有随意、散乱摆放在四周的武器装备等奇怪现象是怎么回事啊。”
看周洲仍然还没完全顺过来这口气,我突然想起来这手里还有一本日文日记呢,便问她:
“对了,你能看懂日文吗?外文里我就能看懂法文,英文也能一点点,日文的话一碰上片假名就‘两眼一摸黑’了。”我说。
“能看懂一些,我以前成立过一个负责讨要在日我国被掠走文物的民间基金会,那段时间为了这事恶补了一下日语,大部分日文文章我都能看懂个七七八八,怎么了?”周洲听我说这个,这注意力才正式被从人吃人的事情上给转回来。
“我在那边的帐篷里找到了一本日语日记,我估计里面记录了一些跟这里有关的事情,你要是能看懂就看看,说不定能解开这里的谜团。”我说,同时将这本日记本递了过去。
周洲接过来先正反面看了看,随后说:
“那我试试。”
接着便翻开了日记本的扉页开始看了起来,看她翻得越来越快,直到翻了几十页后突然慢了下来好像认真看起来了;而在此之后的二十分钟左右里,她的表情变化那可以说是相当丰富,朱唇微启似是因为内容惊人而不禁小声念了起来,我以及徐布、李嘉豪都一直等到二十分钟后她看完,就听她说:
“这本日记的主人是个日军的军医,名叫木下小野,曾在东京医科大学就读,于1941年被旧日本陆军征召入伍当了一名军医;而日记本身只写到了全本的三分二左右,后面的三分之一是空白的,不过前面的超过一半内容都是这本日记的主人在侵缅乃至被应征入伍前写的一些琐事,有关于家庭的,也有关于被应征后想家、想念新婚妻子的等等。
一直到中间部分才说到了跟这里有关的事情,只是内容实在是有些惊悚。”
“军医写的?那看来更有可看的价值了,不过你说有关这里的内容有些惊悚?难道是真写了人吃人的事情?你要看着难受就别翻译了,等拿回去以后再说吧。”我说。
“这里面的确详细提及了人吃人的事情,但我说的惊悚是比这更恐怖的多的事情,也跟这些直立的干尸有直接关系,与它相比起来,人吃人就不算什么了。”周洲说。
她这么一说我的兴趣就一下被勾起来了,然后说:
“那这就有必要讲一讲了,对我们一会儿穿过这里应该也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你能翻译一下吗?”
“可以,不过这些日记毕竟是将近60年前写的,其语法和现代日语的区别比较大,我刚才看的那一边大意是看懂了,只是一些个别词句得再反复斟酌一下,大约10分钟左右就够,等我修正完了,念给你们听怎么样?”周洲说。
“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只是得麻烦你一下了。”我说。
“这个好说,毕竟这里的事情虽然恐怖,却也让我很感兴趣。”周洲说。
随后她就如刚才所说的那样开始认真翻译起来,用了不到10分钟,大约8分钟前后的时候,周洲说:
“差不多了,那我读了。”
(未完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