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3-29 17:58:00
关于手足口病的几点个人意见:
疾病流行期,应当密切关注幼童的体温和舌苔。凡体温突然升高,舌质红,舌苔干且黄,有烦躁、上火、饮水量猛增这样情况的幼儿应特别注意防疫。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中,明确指出:“疹,即小儿之温病。”
温病,大人通过发汗排出病邪,小儿通过发疹排出病邪。个人认为,家长必要的工作是利用自然温和的手段帮助小儿顺利度过出疹期,而不是帮助滴注抗生素和消炎药物打压人体自然的排病方式。
彭子益在书中提倡,只要发现小儿体温升高,不论疹点已出、未出,坚持服用四豆饮,以帮助小儿安养内脏,顺利排病。
四豆饮组方:黄豆20粒,黑豆、绿豆、白饭豆各15粒煎服。
四种豆子都是生用,多放水煮到稀烂,取浓汤温服。随煎随服,不可放凉或隔夜。
尿量多、出汗的儿童,不用加白饭豆。
因过量使用消炎药物和抗生素,导致出现“发热不盛,面色痿弱,昏迷不醒,疹出不红,或不成粒,或疹出成片,或一出即回,或疹闷难出。小便短少,吐泻脉迟肢冷。”这种情况的幼童,在四豆饮中,加入巴戟天2g。只要小便数量增多,就是好转的迹象。
正常出疹时,每天煎3g葡萄干,饮汤吃葡萄干,可保平安。
亦可作为预防的举措,在传染期每日服用。
其他原理说明及病期、病后调养方法,请参阅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儿病本气篇·疹病”。
日期:2009-3-29 18:03:00
•疹病
时令病的小儿病,惟疹子最多。疹子原因与温病同,皆木气疏泄,冲开肺金,相火逆腾,中下大虚之病。大人温病以汗解,小儿温病以疹解。汗乃血所化,疹乃血所成。木气疏泄,故疹为红色。木气疏泄,分疏泄正常与疏泄不及两证。正常宜养,不及宜补。正常为顺,不及为逆。正常之脉,右较左盛,不及之脉,右较左虚,或右左均微,咳者,金气被木气冲开也,眼含泪者,木气疏泄也,耳冷者,胆经相火外泄也。发热者,木气疏泄相火不降也,昏睡者,木动火逆中气虚也。
疏泄正常证状,为发热甚盛,面色充足,小便清利,大便不泻,疹出成粒,色红粒饱,膝下都有。病人所在地,冬令寒冷,冬不闻雷,大气中木气根深,来春小儿疹病发生,必皆疏泄正常之证。惟身体阳弱之小儿,则偶有不及之证。疏泄正常者,方用四豆饮煎服。只要发热,不论疹点已出未出,始终只用此方。养中和木,调升降收相火,自然热平身安,不生他变而愈。右脉重按充足者,饭豆易淡豆豉以调木宣滞。饭豆除湿补土,脉充足者不宜也。
疏泄不及证状,为发热不盛,面色痿弱,昏迷不醒,疹出不红,或不成粒,或疹出成片,或一出即回,或疹闷难出,小便短少,若加吐泻脉迟肢冷,即易死亡。病人所在地,冬令鸣雷,或冬令天暖,或冬至起雾。水中封藏的阳气疏泄于土面,木气失根,来春必多疏泄不及的疹病发生。如不到交春而发现于冬至后者,则微阳大泄,易成死候。
疏泄不及,以小便短少为要证。右脉微于左脉,或左右两平而虚微不旺,或右尺无脉,方用巴戟四豆饮。于四豆饮中加巴戟天五分以至一钱,以温补肝肾,和养木气,小便一长即为好转。
疹出即回,与疹闷难出,为肝肾阳虚,疏泄无力。疹出成片,为肝肾阳虚,阳散不收。故巴戟四豆饮即愈也。有用四逆汤附片干姜炙草或用理中丸为治者,不甚平稳。因木气疏泄,不喜刚燥。虽属阳虚,乃阴中之阳虚,亦宜避去白朮干姜炙草之刚燥伤阴。巴戟天温润不燥,温补肾气,与豆同用,又能调木气之疏泄。诚痲疹虚证之要药,桂附地黄丸亦可酌用。盖右脉微小者,为火土之败,左右脉皆微小者,亦脾肾阳虚,故桂附地黄丸相宜。如疹出已退,已不发热,而面色仍是灰黯。神衰食少,此肝脾之阳,泄而不复,亦须服巴戟四豆饮。不然仍易死亡。如久不复元,可用加减保元汤补之。保元汤,详下文,疹已退热已平,已无木气的关系,故可补其气血也。
葡萄干,能温补肝肾,性极和平。出疹时每日服一钱,最保平安,七日全愈。本草纲目载,葡萄北方以之补肾,南方以之稀痘,可以悟矣。疹病乃木气疏泄之病,肾气乃木气之根耳。预防亦宜服之。
痲疹愈后,咳嗽困难,单服白菜心一个,黄豆五六十粒特效。此为一切方药所不能及,食品中养金养木平热息风兼养中气,恰合机宜之方,多服可也。
痲疹病重必吐虫,可见其为木气之病。伤寒论,厥阴风木病,用乌梅丸,厥阴病必吐虫也。痲疹病多在春令,厥阴风木之时也。惟痲疹病乃宇宙与人身整个气化根本动摇之病,再经治坏,根本消灭,有能挽回者,有不能挽回者耳。惟呼吸平定,中气尚存者,都能挽回。木气之病,防害他经,极难用药。故惟豆类和平适当。此乃经过多少困难,然后选得此方,经验多人,无不见效。然亦根据儿病本气病的原理之功耳。如以胎毒热毒为原理为根据,不能选得此方也。
疹病必发热,木气疏泄相火不降也。必神倦,相火离根,中气大虚也。必眼中含泪,木气疏泄肝液蒸动也。必咳嗽干呛,木气疏泄伤肺,金气虚散也。疹子忌发表,因木气疏泄之病,不可发表再助疏泄故也。疹子忌凉药,因系相火离根之病故也。所以疏泄正常,只须顾中宫,和木气。疏泄不及,则当补其根本,使之遂其疏泄之气。疏泄之病,误投发表药寒凉药,正如根空之木,再拔之则死矣。又如将熄之火,再寒之则灭矣。
医家误认疹子是胃热胎毒,所以要将他发散出来,并且要用凉药清毒。一用凉药,相火消灭,即至不救。疹出之后,医家病家都用扫毒药,疹出之后,木火之气疏泄已伤,宜静待其自己回复,不可更用凉药,以败脾胃,更不可食白木耳鱼肝油等动阳食品,以动木热而伤肺阴,致热气入肺而成肺痈,或热气入目而成目疾等患。痲疹初起即须忌食动阳食物。牛奶鸡蛋更不可入口。疹后如欲服扫毒药者,可服黄豆白菜心清肝肺之热,妙在平淡二字,最适合木火病气也。惟小便利者,忌用饭豆、动阳食品。详古方下篇肾气丸后。
小儿之疹子,即大人温病之汗。荣卫足则
西藏地方,小儿不病痲疹猩红热。因西藏地方雪大冰厚,大气中阳气封藏于土下水中,特别充足,木气根本深固,不妄动而疏泄之故。
凡用四豆饮,脉细者,津液不足者,小便长者,出汗者,去饭豆。服四豆饮后,脉转旺而病未愈者,去饭豆再服。服四豆饮后,发烦者,或大便干燥,或不大便者,去饭豆再服。因饭豆养中养木利水,兼补土伤津之故。黄豆黑豆养中养木,兼降胆经补津液。绿豆养中养木,兼清肺热。
巴戟四豆饮。如脉法不精辩证不明,误用巴戟,致将木火补起,变成满腹热邪,充塞肺家,为害不小。须脉微神败色黯,右尺更微,乃可用之。痲疹最怕热药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