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那点事儿》
第33节

作者: 春风垂柳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姐姐办完了退税申请,带着小姑娘走了。
  李婧还是琢磨不明白,请教李老师,道:“师傅,怎么发现总账和明细账里面的问题呢?”
  李老师录完系统,回答道:“这个要靠平时经验积累了,有很多种情况。”

  李婧有点泄气,这样岂不是下一次有人来办事,自己还是不会?还是胡乱翻看各种资料,她光是想想就心慌。
  李老师看到李婧垂头丧气的样子,继续道:“你审核来办事的人资料的时候,根据税种不同,应对方式不一样。”
  “像刚才来办理企业所得税业务的情况,你可以问有没有税审报告?一般出具了税审报告,相对来说,会正规一点儿,当然,也不能百分百保证。”
  “然后你对着申报表的项目核对,比如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是不是同总账和明细账记录的一致?”
  李婧一边听,一边点头。
  李老师说的语速不快,她记在了心里。
  看到李婧能听明白,李老师继续道:“还有就是"税会有差异",一个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没有问题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是要看企业有没有做相应的纳税调整。”
  “比如说,申报表里有一张附表,是专门进行各项纳税调整的,需要咱们特别的关注。”
  李老师接着道:“你看这一栏,销售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一般都需要调整。因为只能是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五和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的百分之六十,从低可以税前扣除,所以必定要调整。这里需要重点关注。”
  李老师把刚才收的资料递给李婧,她仔细看着这张附表,记住了这一项纳税调整项。
  她回想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里头,确实有提到这一项。
  理论联系上实际,她由此记住了这个知识点。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李婧在师傅的指导下,各个击破五花八门的专项税收优惠政策。
  这一天,来了位办理业务的大姐。
  她熟门熟路的进了门,跟李老师打了个招呼。
  李老师道:“你来了?这么早就过来交资料了?”
  齐肩短发的大姐一边把右侧头发撩到耳后,一边找了个椅子坐下,道:“嗨,早点交了心里踏实。”
  李老师粗粗浏览了一遍两公分左右厚度的资料,道:“你们这没问题,有疑点我再找你核对。”
  大姐点点头,把左手提溜的一个塑料袋子放在了桌子上,笑道:“那我走了啊。有事找我。这是一袋子丑柑,下火的,我吃着不错,给你们带了点。”
  李老师笑道:“好。”
  大姐走了,李老师把五六个丑柑,让大家分了吃了。
  李婧看了看手里这个大丑柑,外表黄澄澄的,顶上还有一片绿叶。她剥开皱巴巴的皮,吃了起来。

  水润润,还挺甜。吃起来就是普通桔子,但是比桔子要大多了。
  吃过了丑柑,李婧擦了擦手。此时,李老师把刚才大姐交来的资料递给了李婧。
  她看了一眼封面的标题,上面写着“DF项目研发费加计扣除”。
  她顿时来了精神,抬起头,看着师傅。
  李老师微笑道:“这户企业每年都有研发费加计扣除项目,你昨天不还问我,文件里规定这项优惠要设置专门的账簿,具体是什么样吗?这企业做这项优惠有经验,我已经粗略看了,没啥问题。你仔细看看这企业的资料,有不懂的问我。”
  研发费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是针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国家给予的专项税收优惠政策,出台相应政策的目的,旨在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
  实际发生的费用或者成本,可以按照150%加计摊销或者扣除,最新的文件规定可以按照175%加计摊销或者扣除。

  李婧粗看这些文件条款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加计”?“摊销”或者“扣除”,她有点儿概念,意思就是可以税前扣呗。
  她仔细看这个DF研发项目,发现其中的“立项报告书”写着今年内,预计研发完成一个DF软件,应用于全面安保系统。
  这个“全面安保系统”,不用想,自己花费很多力气也可能还是看不懂,自己要做的,只要看清楚明细分类核算是否准确,有没有多计多扣除,不符合规定的费用支出没有放在成本和费用里面,就行。
  李婧一页页翻看这沓资料,翻到了成本费用明细归集表这一页。
  “燃料费”这企业填写的是“1000元”,“机械费用”这企业填写了“54000元”,“专家费”填写了“60000元”,李婧记得前几天看过研发费加计扣除的文件,里面有这张表的表样。
  她当时问过师傅,“燃料费”里有数,如果是生产企业,比较正常,因为研发过程会有能源耗费。一般企业,比如高科技企业,这里的数据就不会太高,因为这些企业的能源耗费就是诸如电费之类的。
  “机械费用”也是看企业,这户企业看样子是科技型企业,一般是研发专用的电脑之类的机器设备。
  至于“专家费”,就是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请专家开会,评议项目可行性,产品、技术和工艺是否先进的费用。关于这一项,师傅特意叮嘱过她,虽然专家都是个人,但是也需要企业获得专家给开具的发票,否则不能入账。

  李婧浏览了一遍企业的材料,算是第一次对研发费加计扣除这项税收优惠递交的资料,有了直观感受。
  这户企业声称设置了专账,但是,这次企业的资料里,并没有相应的会计账簿等资料。
  李婧在专业组待的这段时间,早已了解到,由于专业组面对众多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品目繁多,所以,一般不会要求企业一次性提交所有的会计账簿资料。
  专业组做的是事后核查,而不是事先核查。
  也就是说,一般不会卡着企业不让其享受某项优惠政策,而是在上级部门,下发某类专项工作的时候,发现确实有需要,专业组才会要求企业提供进一步的核实资料。
  就比如这户企业,如果觉得某些项目数据畸高,例如电费花费了10万元。粗略估算一下,研发部门的不到十台电脑,全天候开机一整年,恐怕是没法消耗这么多电费的。这就会就产生了疑点。
  所以,对这种情况,在后续核查的时候,是可以要求企业提供完备的相应账簿资料。
  李老师看到李婧已经翻看完资料了,道:“这些税收优惠的资料,企业需要早做准备。享受优惠的前提,是有这些资料。但是由于被核查的概率并不大,有的企业可能达不到优惠条件,也先上报优惠。而有的企业,则可能核算不准确。这些都是核查的重点。”
  李婧问道:“万一不能享受,或者多享受了,怎么办?”
  李老师道:“那能怎么办?补税呗。”
  李婧道:“过了相应的申报期间,还会有滞纳金吧?”
  李老师点点头,道:“肯定的,所以啊,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对企业,尤其是对他们的会计核算,要求是很高的。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要配合好,要不容易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