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单位,她先去检查科长处报了道,简短概述了自己这两个月的培训情况。科长是位五十岁出头的中等身材的男人,看着很沉稳。
科长点点头,说了几句鼓励的话,李婧就知趣的回自己屋里了。
过了一刻钟,另外一位副科长才到。
另外一位副科长是位四十多岁的男性,是一名老稽查,据科里内勤大姐说在稽查局待了有十几年了。
李婧礼貌性地跟这位副科长打了个招呼,对方也回应道:“李科长回来了啊,培训回来看着气色不错。”
李婧“哈哈”笑了两声,两人算是招呼过了,就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
李婧刚回来,科长布置给她的工作是处理检查案件和专项工作。
她打开内网系统,认真地研究往期的稽查报告。
这次培训前她在检查科工作了半个月,粗粗读了大概十来个稽查报告。
李婧总结出来,稽查报告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企业基本情况,二是检查情况及发现问题,三是处理、处罚依据及建议,四是其他情况说明。
李婧上午仔细研读了一份“大案要案案件”,不仅是对稽查报告更深入的研读,还有对整个检查流程的感受。
这次两个月的培训,有老师讲解了稽查工作。
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课堂上道:“稽查是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又各自独立。这是由于稽查的执法特性决定的,权力相互制衡。”
李婧回想着老师的讲课内容,慢慢分析着眼前的工作局势。
老师所述的四个环节分别是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由于四个环节互相独立,所以各自有相应的科室对应不同的工作内容。
四个环节对应的科室在稽查局里分别是选案科,检查科,审理科和执行科。
稽查局还有一个综合科,承担的是类似于内勤和办公室的职能,与业务基本上就不沾边了。
李婧所处的检查科,就是稽查链条上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一环。
选案科负责根据相应模型和指标,筛选出值得查一查的案源。
检查科负责对选定的案源,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查出问题,形成稽查报告。
审理科负责审核检查科递交的稽查报告以及相应所附证据材料。判断鉴别整个检查过程以及稽查报告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足?流程是否合规?法条是否适用?但凡有一丝问题,都会打回检查科整理调整,下次重新递交材料。
执行科负责根据经审理科审核以及重大案件会议审议确定的稽查报告结论,其对被检查企业所做出的处理、处罚建议,执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罚,追征税款、滞纳金或罚款。
李婧通过研读的这份“大案要案案件”,直观感受了一下流程。
不出她所料,流程的设计很完美,环环相扣。从查什么,到查出问题,再到怎么处理、处罚,以及最后的征税环节,非一个人甚至一个科室能决定的。
“稽查是个好地方”,李婧通过培训回来工作一礼拜,得出了这个结论。至少对她而言是好地方。
稽查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比起税局其他的部门来说,高了不少。完成整个稽查过程,各部门之间配合度也要求很高。相比于其他科室和税源所等各部门,甚至都可以说是紧密联系了。
李婧分到了检查科,这个科室的工作重心,基本在检查企业真实情况上。
对于已经有了充足理论知识的她来说,是个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好机会。
她的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考试,可不是白考的,现在正好都可以用上。
当然,作为领导干部的李婧不用自己冲在一线,检查企业了。
她的工作主要是了解案情,对手下干部的检查情况有大致掌握,进行审批就行。
这样更便于李婧提升自己。虽然对一个案源了解不如直接经办人员深刻,但是可以掌握多重情况的应对方式。
不再囿于一斑,而是可以概览全豹。
多看看不同情况,掌握各种处理方式,成长得会更加快一些。
李婧虽然获得了晋升,但是设定的既定目标仍然不变。
她要继续成长,而不是满足于眼前的舒适区。
准备充分的李婧在周末,信心满满地踏上了研究生考试的考场。
研究生考试对她来说不难,她顺顺利利地考完了考试,剩下的就是等待成绩公布了。
李婧考完试,终于无事一身轻。
她的工作内容又有一点儿像原来在专业组的时候了,上班学习一下最新的文件。
也有不同的地方。
不同之处就是还要处理科里干部提交的工作,开开各种会议,以及各种应急事件。
比如今天下午,来了一户缠访的企业。
一位打扮的西装革履的男人,已经到检查科来了好几次,检查人员钱哥实在应付不了,就找到了领导。
科长不在,钱哥让这人在检查科屋里等着,他自己敲了敲李婧和谢科长(另外一名副科长姓谢)的办公室门。
赶巧的是,下午谢科长去给孩子开家长会了,就剩下李婧一人。
她硬着头皮,听着钱哥的叙述。
大概情况是:检查科里正坐着的这个人,不是被检查企业。而是举报人。他一再督促钱哥抓紧时间办案,每隔一段时间就过来询问进展情况。今天来是因为看到被举报企业法人仍正常经营(举报人认为是逍遥法外),不忿办案太慢,再次来督促的。
从常规的举报流程来说,举报人基本上无法接触到检查人员。
举报人通过上门(接触式)或者电话(非接触式)举报企业,经举报中心筛选,推送选案科,再由选案科推送给检查科。
检查科由主管科长,将各类工作(包括举报案件)分配给各位干部。
各位干部根据工作规程,进行案件检查。
举报类案件,如果检查人员认为有必要,在举报件上又留有举报人联系方式如电话的前提下,就可以跟举报人联系,获得进一步证据。
钱哥就是这么跟举报人联系上的。
这位举报人接到了钱哥的问询电话,很是激动,赶急赶忙地问清了检查科的位置,迅速地赶了过来。
一到检查科,找到了钱哥,刚一坐下,举报人就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这个企业问题很大!”
“绝对是个重大案件!”
“你们的稽查任务都能完成了!”
当时钱哥就愣住了。
这次实在是没办法,这位西装革履的男人,在多次看不到他认为的实质性进展(被举报企业停止经营),他在检查科里抖起了威风,扬言要去投诉钱哥不作为。
这顶帽子可大可小。
体制内的任何干部就算自身没有问题,也不喜欢被扣上这顶帽子。
查实了没问题是一回事,调查的过程也很烦人。
所以,钱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难缠的人交给领导,让领导们去烦心去。
李婧就是倒霉接到了这个刺头儿的领导。
没办法,只能上了,谁让自己是领导呢?
了解完大概事情的李婧,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