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那点事儿》
第58节

作者: 春风垂柳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赵总接着说:“待遇的话,我们这里就算是全职的会计,也是底薪加计件。小规模按100块一个月,一般人200块一个月。”
  其实算是赵茹占便宜了,毕竟李婧不用事务所缴纳五险一金。
  但是李婧还是挺满意时间上的灵活性,所以还是同意了。两人商量了,先按十户小规模,五户一般人的工作量来。
  李婧毕竟没有实际的代理记账经验,一下也不贪多了。赵茹也是想看看李婧实际工作能力如何,但是也不用实习期这些阶段了,直接从下个月开始正式工作。
  两人商量好,赵总还是起身,回自己办公室里拿了一式两份的合同过来。
  (全职/兼职)选择的兼职,(底薪)写的零,计件是标准化的小规模纳税人100元,一般纳税人200元。合约中保证提供李婧小规模纳税人十户,一般纳税人五户。换言之,李婧每个月也要完成相应的工作量。
  劳务合同签的是一年。

  算下来,一个月李婧至少能挣2000元。虽然还比不上原来在税局工作的薪资,但是也够李婧日常开销了。
  她准备好的存款,暂时还不用动用。
  李婧面试完,就跟赵总道别。
  赵茹也很满意,毕竟在外面招一个代理记账会计,可能工作经验还没有李婧丰富。更别说要是想从税局挖一个人出来,可是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要出高薪聘请的。
  这次算是她撞大运了,居然能请到原来的副科长。
  所以,赵总也很愉快地跟李婧说了:“再见!”
  李婧只要下个月初来融富拿上企业的资料就行了。
  李婧走出了写字楼,在附近的商场里找了家快餐店,点了个披萨当午餐。
  她觉得有点儿口渴,想到自己还是可以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就又点了杯橙汁。
  吃过午饭,李婧下午去美容美发店烫了大波浪。她一直想找时间拾掇拾掇自己,现在终于有时间可以好好饬一下。
  学校发的录取通知书的信封里,说是这几天就可以去报道了。
  李婧回去收拾了行李,拣好了一床薄的空调被,一个小枕头,还有被套,床单,以及一床垫子,塞进了自己的红色大箱子里。
  第二天一早,她背上黑色的大背包,揣上自己的钱包和公交卡,然后就出门坐着公交车去学校了。

  P大距离柳树东里也不远,坐公交车十几站地,有趟公交车可以直达。
  李婧从出门到下车,用了四十多分钟。
  等到她终于落听,办完所有的手续,走进了自己分到的宿舍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了。
  P大占地广阔,校园面积很大,又由于其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知名高校,经费也相当充足。
  这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宿舍条件相当好,基本上都能保证大学生四人一间,硕士研究生两人一间,博士甚至是一人一间。
  李婧看着眼前的两人间,舒了一大口气。
  另外一位舍友已经到了,舍友是一位长得小小巧巧的姑娘。
  她看到门口来了一位中等身材,五官清秀的女孩子,她主动打招呼道:“你好。你是也住这里吗?”
  看到屋子里的舍友主动打招呼,李婧也笑着道:“是的。”

  李婧把自己的行李提溜进门里。两人开始互相自我介绍。
  舍友名叫谢,是个广西姑娘。她今年二十三岁,看着柔柔弱弱的,居然是电气专业的。
  人不可貌相,别看谢个子很小,做事可是麻利得很。
  她只比李婧早到一会儿,居然都已经收拾好了。
  她帮李婧把行李推进来一点儿,李婧连连道:“谢谢。”但是想着自己刚才说已经二十七岁了,不好意思让小妹妹帮忙,就直接谢绝道:“谢,你忙自己的事情吧,我自己一会儿也就收拾好了。”
  本来活就不多,也就是把自己个人的桌子、椅子、衣柜和床都擦一擦。等吹干了,就可以摆放个人物品和铺床了。谢想了想,就点点头。
  李婧拿出了黑色大背包里的抹布,到她们这个宿舍内的洗手间里,把抹布搓洗干净,开始擦洗了起来。
  不到一个小时,李婧就已经都擦好了一遍。
  谢已经出去了,同师门的师兄电话叫她去吃饭,谢本来想这顿跟新舍友李婧一起吃饭的,所以道:“要不晚上我们一起吃饭?”
  李婧笑道:“没事,你先去吧,咱们住一个屋,还怕没机会吗?”
  谢想想也就释然了,高高兴兴出门了。
  谢出门后,她加快了干活的速度。
  所以,等到李婧擦洗了一遍桌椅床柜的时候,才将将到十二点。
  李婧拿着校园卡,兴致勃勃地去食堂吃午饭。
  现在科技发达了,李婧试着用手机给校园卡充值一百元,在食堂查看,居然就真的充上了。
  她不由得感叹,现在读书好方便,以前都得在学校食堂外排长长的队伍充值,现在简直省时省力。
  她路过食堂的财务窗口,看到也有学生在排队,但是不到两三人。估摸着也就是有什么特殊的问题,比如密码不记得了,或者不太会用手机充值,需要解决技术问题才去的吧。
  李婧想着,就走进了P大的食堂。
  “哇塞”,好大一个食堂。
  食堂里面的窗口琳琅满目,西北风味的面食,武汉热干面,鸡蛋灌饼,粥,一小盅一小盅的排骨玉米、板栗鸡爪、莲藕排骨等等炖汤,还有红薯,馒头,大饼,更别说还有各种各样的炒菜。

  李婧发现现在生活品质比起以前,高太多了。也有可能是因为P大处在北京,各地的人都有,所以什么口味的菜都有。
  李婧发现居然石锅拌饭,醪糟圆子,甚至还有她爱吃的麻辣香锅。
  李婧被各色风味小吃给吸引住了,一时竟然拿不定主意到底吃什么好。
  “咕、咕”,李婧的肚子开始提醒她赶紧定下来吃什么。
  她依据自己判断的时间长短,迅速点了一碟五个生煎包,还有一碗鸭血粉丝汤。
  生煎包刷了卡就能拿到,鸭血粉丝汤还得排队叫号。
  李婧坐在鸭血粉丝汤的摊位附近,边听着叫号,边开始吃了起来。
  生煎包味道还挺不错,软软的包子皮上面几颗翠绿的葱花,包子里面的肉馅还流着汤,最妙的是底层热油煎过的面皮。看起来焦黄的外皮,让她以为会很硬,本来想不吃这层底皮了。谁想到咬一口,发现酥酥的脆脆的,竟然是意料之外的好吃。
  不一会儿,鸭血粉丝汤也好了。李婧尝了尝,比不得外面的饭店做得那么好吃,但是胜在物美价廉。
  她美美地吃过午饭,就回了宿舍。
  中午出去之前擦洗过的桌椅床柜都干了,李婧很满意。她先把床给铺好了,然后给自己的衣柜上了一把刚在校园商店里买的锁。
  时间已经快下午两点了,谢还没有回来。
  李婧不由得暗暗想,谢她们的专业,都是有研究生导师的,不像自己,报考的专业是工商管理。
  虽然是全日制,但是也没有专门的导师。有点像国外的授课式研究生,以上课学习为主。

  学校里其他的研究生专业,都都以研究为主,所以师门传承就更重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