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果真都是观音菩萨梦中告诉你的?”
“是。”
朱翊斩钉截铁。
反正是不能求证,又能为自己带来极大的好处,必须毋庸置疑斩钉截铁。
“如果不是,娘你想,孩儿哪能知道张先生的病症啊?什么八卦论医,孩儿以前都没听说呢。”
李太后点了点头。
心想,还真有道理,以前小儿什么性子?见着书就头疼,怎么可能说得头头是道?
所以,李太后带着几分期许又问道:“那观音菩萨有没有告诉你该物色谁临时暂代首辅呢?”
“这个……倒是没有。”
朱翊摸着自己脑瓜儿,好像真有其事似的,“不过娘,梦醒的前夕,观音菩萨好像说,说什么南直隶,状元郎,属羊……孩儿一时没听清,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南直隶,状元郎,属羊?”李太后一本正经地道,“观音菩萨可是指临时代理首辅的人选?”
朱翊摇头,“不清楚。”
李太后又喃喃地道:“南直隶,状元郎、属羊?会是谁呢?”
一直在旁边装死的付大海这时轻轻地提醒道:“娘娘,如果观音菩萨指的是人,那这个好办,待奴婢去查一查就是了。”
“嗯。”李太后点了点头,“你去查一查也好。但要记住:一定要暗查,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奴婢明白。”
李太后刚才还泪花点点的,这时候下令,双眸凌然有神,很是透露出一股子泼辣劲儿。
别说是付大海,就连朱翊都感觉到了威慑力。
付大海刚走,便听见外头近侍喊道:“娘娘,万岁爷来了。”
朱翊身子一紧,倒不是怕,宠弟狂魔万历帝他可不怕,只是好奇这位后来变得如此懒惰的仁兄,是否真是一个瘸子?
记得1958年吴晗、郭沫若等人开始对定陵(即万历皇帝的陵寝)进行考古挖掘。
打开棺椁后发现,万历皇帝右腿明显比左腿短。
后来在《风雪定陵》考察报告中是这样记载的:
不论是从棺内万历皇帝右腿蜷缩的痛苦之状来看,还是从将尸骨复原后右腿明显比左腿短的情形来看,都可以证明万历皇帝生前患有严重的足疾。
基本上就是不能走路的那种。
后进一步考证得知,万历皇帝患的足疾就是股骨头坏死,又称之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
这种病变,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萎缩。
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
天长日久,病患会明显感觉到腿短,行动不便,最后造成严重的致残而瘸。
万历皇帝患有足疾这一点,在后来首辅申时行的书《诏对录》中也曾有过记载:
万历皇帝一次又一次对朝臣们说:朕腰痛脚软,行立不便,足心疼痛、步履艰难,所以不方便出席各种活动。
因此,后人得出万历皇帝患有严重足疾的结论。
也将足疾归结于这位奇葩皇帝懒惰不上朝的原因之一。
喜欢明史的朋友都承认,明朝是最有骨气的朝代。
但也都承认,明朝是个很奇葩的朝代。
也不知是奇葩的朝代造就了奇葩的皇帝,还是奇葩的皇帝造就了奇葩的朝代。
反正明朝276年,共出了16位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算是正常的以外,其他皇帝都很奇葩。
万历皇帝则是奇葩中的奇葩。
他在位48年,居然长达28年不上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皇帝不上朝时间之最。
其实,明朝皇帝个个聪明,没有一个蠢货,却都被贴上“无能”的标签(不算朱元璋和朱棣),喜欢不务正业,就好像当皇帝是他们的业余工作一样。
以至于金老爷子在《袁崇焕评传》中对明朝皇帝的评价很低,说与清朝的12位皇帝相比,明朝皇帝得的是负分,啧啧……(见《袁崇焕评传》序言)。
万历皇帝又何止不上朝呢?他还有所谓的六不做: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即不亲自祭祀天地、不亲自祭祀宗庙、不上朝、不接见大臣、不朱批、不参加经筵讲席。
这位仁兄,持之以恒地把一系列皇帝本该做的事情抛之脑后,放任国家机器的运作,自己则完全置身事外一样。
这,这,简直就是奇葩中的战斗机啊!
……
万历皇帝进来了。
长得倒是很有一股子天潢贵胄的气派,就是个头有点小。
至于走路,好像很正常啊!
也没看出有什么毛病。
现在还不瘸。
朱翊想,或许是因为才万历九年,这时候万历皇帝不到二十岁还很年轻,应该还没到发病的时候吧。
“娘。”
万历皇帝进来拜见李太后。
见李太后眼睛通红,明显刚刚哭过,他顿时将目光投向朱翊,沉沉地问道:“皇弟又惹娘亲生气了?”
“没有啊,不是我。”
朱翊脱口而出,第一感觉这位宠弟狂魔皇帝好像也没有那么友好啊,怎么说话冷冰冰的带着责斥的语气呢?
李太后跟着道:“不关你弟弟的事,娘亲是为张先生感到悲伤,他病倒了,卧床不起。”
说着,深深叹了口气。
万历皇帝道:“娘,孩儿一个月前就嘱咐太医院,每日须得派遣两名郎中为张先生看病、值守。”
李太后点点头,“钧儿有心,娘亲知道,可昨晚张先生他,他的病情忽然加重……”
只说了这一句话,李太后眼眶便又湿润了。
万历皇帝诧异地道:“怎会如此之巧?听说皇弟昨晚不是也高烧不醒吗?”
朱翊接道:“多谢皇兄关心!我没事儿,做了个梦而已。”
李太后望着万历皇帝,非常认真地问道:“钧儿,张先生病重,你打算怎么办?”
万历皇帝像是早已经想好了似的:“娘,孩儿一方面责成太医院郎中给张先生好生医治,另一方面祭天为张先生祈福,希望他早日康复……”
“娘是说内阁事。”
“内阁事,孩儿已下过旨,小事两位阁老可自行定夺,但大事必须请示张先生。”
李太后听罢,喟然一叹,继而感慨地说道:“当年,诸葛孔明辅佐蜀国幼主,说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此成为宰相中的千古楷模,咱看张先生这份忧患之心,当是诸葛亮再世!”
“嗯。”万历皇帝应了一声。看到娘亲对张居正的病情表现得过于关切,他心里感到别扭。
这一点,朱翊心知肚明。所以当李太后与万历皇帝对话时,他眼睛只放在万历皇帝身上。
就想看看这位仁兄的反应。
因为历史走到这个节点,马上就迎来万历十年,这时候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感情应该很矛盾。
治国政务离不开张居正这位师相,没有张居正为万历皇帝排忧解难,就凭万历皇帝那两把刷子,还不得将他压趴下?
但万历皇帝又嫌张居正对他钳制太多,头上总有一道紧箍咒,让他轻松不了。
因此,对张居正患病,万历皇帝该是既怕张居正死了,又怕张居正活过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