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东宫里,此时的太子殿下在听着内大臣在教他如何处理政事,多数情况下,太子的处理政事这一环基本都是平庆帝自己教的,只是最近平庆帝松散了许多,就让司礼监的内臣教辅于太子,可惜太子殿下此时也是不得要领,毕竟没有皇帝手把手教,还是有点力不从心,而且涉及了太多的帝王心术,他有太多的地方不懂,摆手制止了内大臣说教,让他先退下了,太子殿下此时也是觉得乏味。
又叫来了传话的周奎,让他带进来了几个侍卫,一个是东宫禁卫的统领,之前的封常清就是这个位置的副手,不过太子心疼自己的弟弟,所以将自己比较看好的封常清给派到了蓝承羡府内,这个统领也算的上是太子的另一个心腹之人了,是宫内封的二等侍卫,名叫江瑞声。
“卑职参见太子殿下!”江瑞声跪拜道,他还是挺满意自己所处的位置的,大多数勋贵家的子弟也会往禁卫军里塞人,像是皇宫最靠近平庆皇帝的侍卫,一般都是留给勋贵子弟镀金的地方,而且离的皇上近,自然出头的机会也多,所以那种地方的禁卫军起步都是一等侍卫的封号,而太子身边的竞争则少了不少,却也是许多人盯着的地方,江瑞声能从最底层爬到目前的太子殿下面前,也是很不容易的。
“江侍卫赶紧起身吧,说说吧,本宫的弟弟带来了什么消息啊?”太子屏退了诸人,自然是想听听蓝承羡带来了什么的消息。
“禀殿下,是这样的……”江瑞声将宫外传进来的消息说了一遍,太子殿下听后,紧琐着眉头,没有出声,太子殿下最后想来,就让他想出去了,让人叫来了自己的一众班子。
为首的是东宫太监总管周奎,后边一个是詹事府的左参赞,再来就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后边的则是詹事府的右参赞、太子长史、詹事府少詹事等等。
基本上太子此时的草台班子的人都来了,几人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众人拜见了太子殿下后,按官位大小以及跟太子亲疏程度,分成两排站在了殿内,有点像是朝廷上朝时的情景,可却没有文武百官之多,却也算的上是太子此时能够用的上的所有官吏了。
就算是小于东宫的地方,却也有排斥和推搪的时候,上来詹事府的掌控者左参赞,就抛出了作为太子侍读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自己不以身作则,却偏偏每日迟到旷学,实在不是作为辅佐太子学习的良人,建议太子殿下将其逐出东宫,也让东宫里只想着等着殿下登基的人看清楚,东宫不需要混吃等死的家伙。
詹事府是大安王朝特例设置的机构,就是为了好好的培养出太子,因为,大安朝的太子基本是确定的,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首先就是必须先是皇后所出的长子,如果皇后没有生出皇子,那么就得立皇长子为太子,就目前的几个皇帝来说,大安还没有出现皇后未能生出皇子的先例,所以太子的身份在这几朝都是早早的就确立了下来。
而作为辅佐太子,帮助太子早日熟悉朝政,又帮助太子打理东宫一切事务的詹事府来说,作为长官詹事府左参赞,是朝廷正封的从二品大臣,而且每日朝仪不需上朝的那种,只在特殊的时候,太子需要在场的时候,他才会出现,所以,东宫里他的权威只比太子低而已,如果将他比喻成太子府上的‘丞相’更为合适吧,虽然有一个右‘丞相’詹事府的右参赞,不过右参赞一般都是左参赞的佐贰官,全都得听长官左参赞话的。
而作为唯一不听詹事府的命令的就是,翰林院的各种学士,一般都是新科的进士,被派到太子身边,一来是加深对太子的教育,二来也是给太子选择自己臣子的抉择,所以,这些翰林院的学士,一般都是不服从詹事府的说词的。
而太子长史则是更加可以忽略的官员了,要说在大安朝前几朝,长史一般才是各个王府内的主要臣子,而在大安朝,宗室王爷没有食邑封地,长史自然就不必再设置了,而在东宫的长史则多是负责记录太子的言行举止,如有不规范的时候,予以指正而已。
太子殿下听了左参赞的话,就知道他们几人又要开始扯皮了,连忙先开口制止了几人的行为,太子内心觉得实在无奈,官员的这种做法都快成了大安朝的各个衙门的常态了,同时太子也在想着,如果自己登基后能不能改一改这种风向呢。
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指责,却一开始议事一定会出现的一幕,太子的即时的制止,让几个官僚做派的太子属臣都不说话了,毕竟在东宫,太子就是君。
太子见此连忙将自己从蓝承羡那里得到的消息说了出来,然后让几人给参谋参谋,这些看似普通的事件,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样的猫腻在里面呢?
听完太子殿下的消息后,几人都是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就有翰林院侍读黄学渊说道,“殿下,以属下来看,这不过是几个纨绔子弟之争而已,未必就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说话间黄学渊还看了看众人,想看看有几人是赞同自己的。
可除了另一位翰林院讲读葛晏春微微点头之外,其他几人都是没有表态,这詹事府的左参赞韦任立站出来说道
“两位翰林学士,想来是圣贤书读多了,不懂得政事也是正常,太子殿下明明已经点出了让我等参谋,你是觉得太子殿下随口胡说,无任何实际作用了?”韦任立却是在讨伐着两人,也没有回答太子殿下的问题。
太子见后,觉得这两方人已经势同水火了,“怎么?左参赞大人似乎有高见,不过我等翰林院本就是修读圣贤书的地方,不像左参赞大人如此日理万机,作为太子属臣的我等,自然是为太子分忧,不过下官却觉得,黄侍读说的不过是提醒殿下分辨罢了,却是左参赞大人似乎是说的题外话!”果然,作为一个阵营的葛宴春跳了出来,不声不响的指责了几句韦任立。
“作为翰林院的清修之地,你们不好好的辅助太子殿下研读书本,却在这妄意揣测,你们想干什么?”这会却是詹事府的少詹事高登宝跳了出来说道,他自然是围绕在自己主官面前的,这话已经说的很重了。
太子殿下此时却是太阳穴暴涨,实在是难以招架几人的对垒,要知道这还只是小小的东宫而已,要是换成了朝会之上,作为帝王的他又该怎么去面对文武百官呢?
“好了,诸位,不过是些小问题,无需说的这么严重,我觉得黄侍读说的是没错,可是这几个纨绔子弟之后站的的却是大安的公侯伯世家,尤其是英国公以及保兴侯!诸人应该知道这两位勋贵代表着什么吧!”太子殿下不得不制止几人的互相贬低,不得不自己说出了一点观念。
“殿下所言极是,属下觉得确实应该先派人查探起来,也不至于什么都摸不着头脑,既然宫外的楚亲王也参与之中,可以让他先盯着,不过陛下那里,属下觉得还是先探探口风吧!”左参赞韦任立还是适可而止的停止了自己的贬低行为,既然太子殿下都觉得不耐烦了,如果在任性的吵下去,估计太子殿下也会愤怒的跳起来大骂众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