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
第15节

作者: 破落少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形势虽然危急,但只要能用政治手段解决,就还不算太糟。无论如何,总要作出姿态,让各镇节度使明白,朝廷只是换了个皇帝,大家该干嘛干嘛。
  郑恩给晏宁使了个眼色。
  晏宁深吸一口气,上前说道:“官家,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是关于上党李筠的。”
  赵匡胤看了眼郑恩,见他点头,也不由来了兴趣,这个年轻人能说出什么高论?于是微微一笑:“你说吧。”
  “请官家给我一副中原地图。”

  赵匡胤摆了摆手,窦思俨领命而去,过了片刻,取来地图,挂在了墙上。
  图长六尺,宽三尺,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标注的清清楚楚。
  晏宁心中有一丝紧张,他知道要引起对方的注意,必须要语出惊人,暗暗咬牙,从容说道:“我以为,李筠若反,无外乎三种选择。”
  赵匡胤的眼睛一亮:“你接着说。”
  “第一种是固守上党,等待时机。”
  赵匡胤暗暗点头,的确,僵而不反,就像一只刺猬,让人无处着手。
  “第二种是南下,趁官家根基未稳,挥师直扑汴梁。”
  这种局面赵匡胤也想到了,李筠在军中的人脉很深,难保不会有人暗中投诚。

  他很好奇,第三种选择会是什么?
  “第三种,是攻下洛阳,据虎牢关而守。再挥师西进,占据关中,形成割据。”晏宁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
  赵匡胤心底一沉,关中虽然人口流失严重,但地利尚在,若真是被李筠占据,那么在大宋的西面会迅速出现一个强大的政权。同时,北面兵力空虚,北汉和契丹绝不会放过机会。
  赵匡胤不动声色:“你的建议是什么?”
  晏宁小心翼翼观察着皇帝的脸色,徐徐道:“其实,李筠选择第二种办法对大宋更有利,速战速决,咱们拖不起。”

  “我相信,李筠一定也很为难。既然这样,我们可以帮他下定决心,送一份半真半假的地图给他。”
  “我正打算派遣使节去见李筠,你觉得还有必要吗?”赵匡胤忽然问了一个问题。
  晏宁知道,这是对自己真正的考验,他想了想,回答道:“如果不派使节,那李筠看穿朝廷用意,很可能即刻起兵,所以缓兵之计也是很有必要的。”
  赵匡胤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不是,是我和郑司曹一起谋划的。”晏宁不敢居功,这不仅仅是职场规则,更是分担风险的保障。
  “行了,朕知道了,你的建议我明白了。你先出去,以后不要再妄议重臣,一旦被人知晓捏死你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房间里只剩下了两人。
  赵匡胤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这是一个人才,要好好培养,探事司刚刚建立,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
  “末将......微臣遵命。”郑恩苦笑一声,“真是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请官家勿怪。”
  赵匡胤呵呵一笑:“那就不要改,以后只有咱们两人的时候,就像以前一样,叫我二哥。”
  郑恩心中感动,默默点了点头,忽然道:“官家,你让我查的事情有结果了。”
  赵匡胤“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晏宁跟着一名宦官来到过道上,沉思良久,才明白赵匡胤的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到处乱说。第二层意思是,你妄议的人虽然很强大,但只要效忠皇帝,就不用怕。
  等了许久,也不见郑恩出来,晏宁有些不耐。难得来宫里一趟,不到处走走岂不可惜?
  “这位公公,我能在附近走走吗?”晏宁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宦官头也不抬:“不行,你耐心等一会,郑司曹就快出来了。”
  晏宁心中暗骂一声,就在这时,只听一阵嘈杂声由远及近。

  抬头望去,就见一名年轻的宦官被一个老宦官一边责骂一边用鞭子抽打。
  老宦官的脸色涨红,肥胖的颊肉一颤一颤的,每一下都抽打在对方的痛处。年轻宦官尽管被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淋漓,但却咬着牙,一声不吭。
  旁边的宦官偷偷告诉晏宁:“这是张老在教儿子,前几天张老被因为年老被罢免了内侍省的所有职位,正准备回乡养老呢!这不,心气不顺,把张德均毒打一顿出气。”
  晏宁奇怪的问了一句:“儿子?”
  宦官冷哼一声,扭过头去,不说话了。

  晏宁看这小太监实在可怜,他算是看出来了,这宫里的人个个冷漠无情,只管自家门前雪,不落井下石算不错了。
  晏宁实在忍不住了,他走到两人面前,咳嗽一声。张老太监斜着眼睛瞥了他一眼,见是个生面孔,就没理会,继续一下一下的抽打。
  晏宁摇了摇头,飞起一脚,正好揣中老太监心窝,将他整个人踢飞了出去,哼哼唧唧的在地上哀嚎。
  “这位衙内,多谢出手相救,再晚片刻,我怕是要被他打死了。”
  小太监擦了擦嘴角的血渍,扬起脸来抱拳行礼。
  晏宁一摆手,“我不是什么衙内,只是一个军汉。”暗暗吃惊,这小太监长得眉清目秀,行事风格磊落大方,不可小觑。
  “好极好极,早知道咱家当初也去当兵算了,总好过到宫里受这窝囊气!我本姓王,进宫之后给这厮当养子,妈了个巴子,成天伺候他穿衣吃饭,还要遭他毒打!”
  小太监或许是许久没有感受到温暖,今天被晏宁救了一次,竟忍不住向他大倒苦水。他却不知,他的这番言论也颠覆了晏宁对太监的认知,觉得这太监不造作,是个可交之人。
  两人相谈甚欢,互通姓名之后,晏宁劝道:“姓氏是祖宗之姓,焉能轻弃。如今和张太监闹翻,你不如改回本名吧!”
  “既如此,我就改回王姓,从今天开始,我就叫王继恩。”
  晏宁目瞪口呆,等候他的宦官已经在向他招手,郑恩已经出来了,他该走了。

  晏宁临走时,重重拍了拍王继恩的肩膀,“王兄弟,改天你出宫来,我请你喝酒,咱俩不醉不归。”
  这一声“王兄弟”叫的王继恩浑身舒坦,晏宁走出十几步,他还在后面喊道:“好极!好极!”
  晏宁抱着瓷坛发了会呆,就这么丢了怪可惜的,洗洗干净还能用来腌个咸菜。
  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将石灰倒尽。“啪嗒”一声硬物落地,晏宁翻找片刻,捡起一个拇指长的小竹筒,两头用蜡封口。
  竟然还有东西,张明德还藏了什么?
  晏宁打开倒出竹筒中的东西,是一张信纸,张明德的遗书。
  就着正午的阳光看完信,晏宁喟然长叹:“张明德,忠臣也!”

  原来信中写着,张明德之所以要偷取地图,是为了报答周世宗对他的恩德。至于自杀,一则是以身殉国来表达忠节之志,二则是出于窃图的羞愧。
  这封信没有署名,只是在信中提到。若事成,请为我立碑,上书‘大周忠臣之墓’,他很小心,到死也没有泄露对方的身份。
  信中详细记载了一件陈年往事,五年前,张明德耗尽家产买宅。生活贫苦,一次他穿着一双破旧的鞋子,巧好被视察的柴荣看到。柴荣当场没有点破,后来偷偷让人给张明德送了一双新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