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
第38节

作者: 破落少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重进的实力要弱一些,再加上他在扬州呆了不到几个月,还没办法完全掌控局势。但若是南唐李率兵北上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南唐虽失江北之地,退守江南,但实力仍在,至少有十五万水军。
  这两人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若是同时举兵......刚建立的宋王朝就像压在浮冰之上,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赵匡胤皱起了眉头,他现在指望不上暗含鬼胎的各地节镇,此时他手中能掌控只有禁军,三衙加起来一共十二万。
  “若是让这两个人南北同时呼应,会很麻烦。”郑恩言简意赅。
  赵匡胤眉头一挑,看向晏宁:“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上次咱们给李筠送了一份假地图,这次,不妨给李重进送一份真情报。”
  赵匡胤瞬间明白了:“李守节送来的密信?”
  晏宁道:“官家明见,宋朝建立已经两个月了,这两个人却还没有起兵,说明他们心存疑虑,都在等着谁第一个跳出来,好浑水摸鱼。”
  赵匡胤微微一笑:“我了解李重进,眼高手低,遇事多疑,不够果决。”
  “我们可以用南唐探子的名义,给李重进的探子送一份情报,让李重进知道,李筠派儿子进京服软了。那么他就会疑虑,不敢仓促起兵。”
  郑恩赞道:“好计,官家,我这个探事司司曹应该让贤了!”
  晏宁赶忙道:“不敢,我能有今日的成就,全靠官家和司曹的栽培,焉能不竭尽所能。”
  两日后,州桥夜市,扬州口音的中年人站在夏飞面前,和往常一样,光顾这个整晚都几乎没人光顾的摊位。
  “老规矩,给我一碗蛋炒饭。我就喜欢这个味道,一天不吃上一碗,我就睡不着觉。”说这话的同时,中年人眼睛里泛起了泪花,不知情的人肯定以为他想家了。
  夏飞颇为感动,大家都说他做得菜难吃,只有眼前这个人一直在默默支持着他。可惜,今天是最后一次了。
  “今天不一样,我给你加一点料,保准跟宫里的御厨一个水准。”
  当着那人的面,夏飞脱下鞋子,抠出一团小包裹,放在碗中,又盖上一勺蛋炒饭,递了过去:“记住,回家吃,别噎着。”
  中年人端着饭碗,走到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毫不犹豫的把米饭倒了个精光,把小包裹收了起来。
  中年人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混入人群,不见了踪影。
  夜阑人静,一只信鸽从汴梁城中飞出,冲入云霄,鸟瞰着渐渐变小的景色。“咕咕”鸣叫两声,双翅一振,向南方飞去。

  两天之后,鸽子来到了扬州江都县城,俯冲进淮南节度使府。
  淮南下辖扬州、楚州、滁州、和州、庐州、寿州、舒州,掌控淮河以南的庞大疆域,严密封锁长江,将南唐死死压制在江南。
  原来,江北是属于南唐的。两年前,柴荣三次南征,硬生生打得李去了帝号,称臣纳贡,迁都洪州。
  唐时有“扬一益二”的美称,虽然大半繁华都迁去了对岸的金陵,但扬州依然是南北水陆交通要道,商旅船舶往来密集,人口超过二十万。
  淮南节度使府衙,与其说是府宅,不如说是宫殿群。它位于江都城北,占地足有三百余亩,其内遍布奇花异石,楼阁殿宇。
  南吴就曾建都于此,杨行密死后,徐温篡位。他的养子徐知诰改认李唐为祖,也就是南唐烈祖李。
  与李筠一样,李重进同样把他手下的文武都召集起来讨论。不同的是,在淮南节度使府节堂内,听不见一个反对起兵的声音。
  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的节度使除了起兵,已经没有退路了。
  李重进今年四十岁,身高七尺,皮肤白皙,他饱读诗书,同时武艺高强,是一员儒将。
  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比养子柴荣的关系还要更进一层。原本他是有资格坐上皇位的,但郭威临终前权衡再三,还是传位给了更具才能的柴荣。并且,当着众人的面让李重进向柴荣俯首称臣。
  柴荣死了,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李重进就有些蠢蠢欲动。可还没等他动手,赵匡胤就使计将他调离汴梁,赶去扬州赴任。
  到了淮南节度使府衙,椅子还没坐热,后周就改了国号,李重进心里这个憋屈啊!
  真是气炸连肝肺!舅舅死了轮不到我坐皇位也就算了,谁让柴荣更能干呢?可谁知柴荣一死,江山竟让死对头赵匡胤夺了!
  所以,在接到了这个消息后,李重进就已经开始准备了。他的两万军队大都是之前的南唐降卒,投降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对中央王朝的敬畏和忠诚。
  节度使府的幕僚文吏,都是他从汴梁带过来的,因此节度使府衙上上下下齐心一致。
  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发兵,是因为他的军师翟守说的一句话:“枪打出头鸟,将军可养威持重,不可轻易举兵。”
  李重进深以为然,他熟读史书,如陈胜黄巢,都是给后来人做垫脚石的料。他李重进要后发制人,要走得更远。
  一个月前,他曾派人前去洪州密会李,请求他发兵北上。但李这两年已经被吓破了胆,再也没有勇气去挑战中央王朝的威严,不过他也没有回绝。南唐在汴梁潜伏了许多探子,可以提供给李重进情报。
  李重进在意的是河东李筠,那是众多节镇之中实力最强的。他和翟守分析过,以李筠的暴戾性格,绝不可能向赵匡胤屈服。
  可是,他等了一个月,河东那边依然没有动静,他有些等不了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默认了赵匡胤的合法性,就不会再有人敢于起兵。

  既然李筠不敢,那么只好他李重进挑头了。反正李筠肯定会跟着起兵,可以给淮南分担部分压力。
  节堂内,文武分列左右,每个人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李重进。他们期望打进汴梁,开朝建国,封妻荫子。
  李重进很满意大家对他的态度,他先后担任过殿前都指挥使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将近十年的时间,他在禁军中有很深的人脉。
  他相信,只要他振臂一呼,一定会有很多人站到他这一边。
  李重进刚想说几句鼓动人心的话,翟守拿着一封鸽信,急匆匆走了进来,在李重进耳朵边说了几句。

  大家惊讶的发现,李重进的脸色一下子涨的通红,额头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接着竟然大吼一声,跳到堂上,指着北面破口大骂。
  “狗娘养的李筠!软蛋!老子等了你一个月,你居然就这么向赵匡胤屈服了!”
  “你辜负了太祖的厚恩,你有何颜面去见世宗!”
  “手握四万精锐啊!无胆鼠辈,换了我早就杀进汴梁了!”
  翟守年约三十五六,目光湛然,留着三缕长须。他原是落魄书生,经人介绍成为李重进的书吏。之所以能成为军师,不仅是因为才智过人,而且他懂得把握李重进的心思。
  就比如现在,李重进召集属下,本来打算开一个誓师大会,接着就要起兵了,可谁能想到出了这档子事?李重进如果是现代人的话,他肯定会说:“老子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
  等李重进的火发的差不多了,翟守这才劝道:“将军息怒,其实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