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宗弟子》
第46节

作者: 天关渡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方兴摆手,拿着药材转身就准备离开。举起药包向孙捕快示意了一下,孙捕快早就点头,“方头儿,你先去忙,我还要去巡夜。”

  等到方兴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的时候,李大夫才抹了抹额头的冷汗问道“孙捕快,这方头儿什么来头?怎么你对他毕恭毕敬的?”
  孙捕快轻声说道“他啊,县衙大牢的牢头儿。”
  李大夫听罢,随手摸了摸身上,暗自为自己庆幸,心想怪不得孙捕快对他毕恭毕敬,这么一个活阎王,谁敢不怕啊。
  孙捕快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老李啊,孟大人病了,你怎么不出诊呢?”
  李大夫解释道,“这是我们这一行的规矩”
  孙捕快一声冷笑,“怎么?还真是皮痒了?别拿你那一套糊弄别人的说法糊弄我,我是好糊弄的吗?”

  李大夫只是呐呐,不敢说话。
  孙捕快等了一会儿,冷哼一声,“看来你这仁寿堂的生意太好了啊,好到你都忘了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是不是啊?”
  阴森的语气,再加上寒冷的天气,使得本就心里有鬼的李大夫腿上一软,眼看就要跌坐到地上。
  李大夫屈膝的瞬间被孙捕快伸手拉了起来。
  “看来还真有事儿啊。”孙捕快冷冷一笑。
  “说我说我给你说”满身冷汗的李大夫连忙说道。
  只见那黑暗里,李大夫把嘴慢慢靠近孙捕快的耳朵,低声说着什么
  方兴回转孟府,刚踏进松仁巷,就看到孟府的管家福伯站在门口张望,见到方兴拎着草药走了过来,福伯从方兴手中接过草药,感激道“贵客,又给您添麻烦了。”
  方兴笑着摇了摇头,“不麻烦。那李大夫跟我说了煎药的方法,我现在说给你。”
  “好”福伯点头。
  方兴慢慢复述李大夫的医嘱“先用凉水浸泡一炷香的功夫,再加水直至没过药材。头煎从水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两盏茶的时间,倒出药液;然后再加入适量温水,再次进行煎煮,煎沸后再煎半柱香的时间左右,煎好后,倒出药液,与第一次的药液一起服下。每日一副。”
  “好的,我明白了,谢谢贵客。”福伯感激不已。

  方兴摇头,“无妨,快去让人煎药吧。”
  “那您先在前厅休息,我去吩咐。”福伯转身离去。
  方兴在前厅也没有就坐,只是随意走了几步,想了想,也就对着旁边的下人说了句;“劳烦禀告贵夫人,天色过晚,方兴有事先回去了。改日再来拜访。”
  那位下人恭敬应道“贵客有事的话,请先走,我一定会禀告我家夫人的。”

  那下人将方兴一直送出了松仁巷。
  方兴拱手离去。
  下人回到府上,正待关门,就听到门外有人高声喊道“有人在吗?”
  下人出门一看,见是一个巡夜的捕快,甚是诧异,“这位差爷,您有什么事吗?”
  那捕快朝门内瞅了瞅,笑着问道“方头儿在吗?”
  下人听到来人是找方兴,也就松了口气,“贵客刚走,怕是跟您来时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您不曾看着他。”
  那捕快倒不介意,只是轻声问道“你家老爷病了?”
  下人点了点头,“晚间的时候病了”
  那捕快微微蹙了下眉,随即说道“那好吧,既然方头儿不在这里,我就告辞了。”
  “慢走不送”
  随后,孟府的大门紧闭,那捕快也消失在黑暗中。

  翌日清早,孟府大门打开,管家福伯拿着两个红包出门。
  到了仁寿堂,福伯将红包奉上。只见这红布包鼓鼓囊囊,少说也有七八两的样子,李大夫悄悄地咽了下口水,“福伯,你看轻了我不是,就一点草药,还要什么钱?你要是给我钱,就是不给我面子。”
  福伯笑了笑,“李大夫,孟府一点心意,请您收下。让您新年期间出诊,实在是万不得已。今天给您奉上红包,希望可以让您避凶迎吉。”
  推脱了一会儿,李大夫收下了红包,客气地将福伯送出了门。

  待福伯走过街角,李大夫小声嘟囔道“这都什么事儿啊,哎”
  午后的时候,孟浩从昏厥中慢慢醒来,孟府众人欢欣不已。待众人行礼问安退下后,只留下孟夫人陪着孟浩。
  “老爷,感觉如何了?”孟夫人满是担心。
  “感觉还好。大夫是怎么说的?”孟浩反问了一句。
  孟夫人按下担心,装作很轻松的样子,“没什么事,仁寿堂的李大夫说你是阳气亏损,阴邪入体。在家调养一阵子也就好了。”
  孟浩点点头,不再说话,脸上布满了疲惫。
  孟夫人掖了掖被角,轻声说道“老爷,累的话就睡吧,我在这儿守着你。”
  孟浩微微点头,慢慢睡了过去。
  孟夫人坐在床头,静静地守着。
  傍晚时分,方兴提着两方糕点去孟府探望。

  通报后,福伯带着方兴去了客厅。不一会儿,孟夫人扶着孟浩从后堂出来了。
  孟浩一见方兴,笑着问候“方老弟来了啊。”
  方兴站起身,抱了抱拳,“我来看看大人。不知大人感觉如何啊?”
  “还好,就是觉得有些累。”孟浩找了个位子坐下。
  方兴环视一周,最后挪到孟浩身旁,轻轻说道“大人可否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李大夫的事情?”孟浩反问。

  “恩。”方兴点了点头,“以我对仁寿堂的了解,过去的这么多年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次竟然这样”
  孟浩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方老弟啊,不管这件事背后到底如何,如今已经不重要了,何必追究呢?”
  “难道大人就不在意吗?”方兴有些不解。
  “在意又如何?”孟浩只是轻声问道“现在我只是一介百姓,如何管得了这些许事情?甭说李大夫背后有人,就是没人我们也不能怎样的。不如就忍下这口气,权当不知道吧。”
  方兴满脸愤恨,“他们这些人,全没有半点良心。大人在任期间,对待百姓如待子女。可如今他们呢?全都是狼心狗肺之徒。”
  “好了,莫要生气。”孟浩劝解,“我身为一县的父母官,自然是要爱护一方百姓,并非是想要获取他们的感恩戴德或者别的回报。我只是做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呢?”
  “大人,你就是太过心地善良了,才有了如此结局。你为了江南百姓说公道话,遭上官斥责,赋闲在家,可外面的百姓,现在还有几人为你鸣不平?他们全都忘了这些事情。”说到激动处,方兴的脸色泛红。
  孟浩只是安慰“无妨,只要还有人记得我的好就好。”
  “方兴自然不会忘记,也不敢忘记。大人在任期间,清廉刻苦,不谋私利,惩恶扬善,劝民农桑,兴修水利,使得我临安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可惜天灾,愚民百姓不再相信官府,连带着对大人也是颇有成见。哎”
  孟浩笑了笑,“你就别夸我了。你再夸我我就要飘起来了。”
  方兴也哈哈大笑起来,继而严肃道“大人不在乎,是大人的胸怀宽广,但方兴一定会弄明白事情的真相。我不会让人背后对您不利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