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兄,刚才……”
同在亭子里的学子,看了看四周愕然问。
“是谁,给我出来!”那学子满脸通红,是羞红,自己堂堂的八十一书院学子,竟然被人打耳光了。
简直不可饶恕。
书院外,某条小路上。
“吾听闻,封三鼎无法开启,不知诸位可知真假?”有学子好奇问,实在是意想不到,“封三鼎,不仅是三鼎君子,还是三斗之才,按理来说不应该啊……”
“呵呵,三鼎君子又如何?”
有学子冷笑两声。
那冷笑的学子,半边脸顿时红了。
第二日早上。
书院大门前,众学子纷纷下车。
但是,有不少学子却用手绢捂住半边脸,低着头匆匆往大门快步走去。
“咦,他们这是,为何都捂住了脸?”
有学子诧异问。
有学子摇摇头,道“看样子,或许是出事了。”
“哈哈,我听闻他们都被人打了。”有学子嘻嘻上前笑道,“且,被人打了,还不知道是谁干的,哈哈。”
“谁打的?”
“他们都不知,吾又岂会知道?”
那学子摇摇头,亦是好奇不已,“吾还听闻,他们的脸都肿了快一天了,还没有消散……
而被打的学子,在大门前撞在一起,都不禁愣住了。
“陈兄,汝这是……被人打了?”有学子一边捂住脸,一边愕然问。
那学子赶紧否认,岂会承认自己被打?
但大家相视一眼就心知肚明,接着满脸疑『惑』问“看来汝等……可知道是何人做的?”
“哼,不要让吾知道,要不然!”
“简直胆大包天。”
“敢辱吾,吾必让他付出代价……”
十数名捂脸的学子一边走,一边义愤填膺说。
“这会不会是教谕?”有学子脑洞大开道,能够神不知鬼不觉打人,恐怕就只有书院的教谕了。
“无缘无故,教谕岂会打人?”
有学子连连摇头,看着同病相怜的学子道,“再说,教谕亦不会如此做,真是羞煞人了。”
他们一下子成为书院瞩目的存在。
这时,就连封青岩、牧雨、周昌等名声在外的学子,都纷纷朝他们投去诧异的目光。
“周兄,他们这是?”
封青岩诧异问。
周昌摇摇头,亦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接着道“封兄,吾与诸学子创立了诗社,可是入吾诗社?”
“吾已是琴社的社长,怕是……”
封青岩摇摇头。
“可惜了。”周昌叹息道。
倘若封三鼎加入诗社,怕是能激励不少学子。
在这短短的几天,虽然书院只有三百余的学子,但已经创立不少学社。如封青岩和牧雨创立的琴社,戎韬创立的棋社,虞渊创立的书社,梅兰创立的画社,周昌创立的诗社,赫连山创立的乐社等……
至于颜山,除了莫名其妙被人拉入书社外,就如封青岩般整天泡在藏书楼里看书。
他看书比封青岩还要拼,有时在藏书楼看通宵。
“章老,可是知道学子是被何人打了?”
有教习亦好奇起来,毕竟是书院的学子,不能置若罔闻。
“此事汝不用管。”老教谕笑了笑说。
“不用管?”
教习有些诧异,但没有多问。
这时教谕来藏书楼,找到正在埋头苦读的封青岩,说“青岩,可是听说有学子无缘无故被打了?”
“看见了。”
封青岩抬起头说。
“此事说来,与汝有一定的关系。”
老教谕沉『吟』一下说,虽然安院主早有了交代,但是不能真的不管不顾,“学子被打,说不上无缘无故被打,还是有因缘的。”
“与吾有关?”封青岩诧异。
“打他们的人,是葬山神。”老教谕颇有深意看着封青岩,似乎两者的关系,不是青睐那么简单。
封青岩有些意外,想不到是九歌打人。
“嗯……他们在背后说汝无法开启文宫,就是如此。”老教谕沉『吟』一下,“汝与葬山神的关系不错,让葬山神收敛一下,要不然继续闹下去,怕是连吾亦无法交代。”
“吾且去说说,至于葬山神听不听……”
老教谕点点头,接着好奇问“青岩,你已有三斗三升的文才,为何还不开文宫?”
“不急,再等等。”封青岩说。
“还等什么?”
“吾亦不知道在等什么,或许是时机未到……”
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启文宫,但是封青岩还真的不担心无法开启文宫。
或许会迟些,但是一定会开。
老教谕离开后,封青岩并没有急着回去,继续在书楼里读书。其实,以他的智慧,很多书一看即明,一点即通……
其他学子的学习能力,完全无法与他相比。
他现在所欠缺的是时间,说得准备些是,这个世界的书他看得还少……
傍晚回到木屋。
封青岩依然没有急着召唤九歌,还是在认真读书。
待到子时,他才放下书卷,活动一下筋骨,就煮水泡了泡茶,方道“九歌,你生气了?”
九歌出现,似手舞足蹈般,咿咿呀呀不知在说什么。
“你的意思是说,我如此努力苦读了,他们却还在笑我?”封青岩不由一笑,“这的确不应该,你亦算是为我报仇了。”
“九歌,谢谢了。”
封青岩没有行礼,但眼里充满感激,接着说“此事,你亦惩罚了他们,就此罢手吧,如何?”
他有些担心,九歌行事恶了书院的教谕。
书院西侧的琴谷。
封青岩、牧雨、方忘等一众琴者,聚集在一个亭子内外。
众学子或是坐在草坪上,或是倚靠着石头,或是亭内跪坐,或是来回走动……
脸上皆有喜悦之意。
因为在今日,葬山书院的琴社,终于要成立了。
“今日诸位聚于此,乃是商议琴社的诸事。”
亭内,封青岩站起来说,众人的目光“唰唰”落在他身上,“经过吾与诸位琴士的商议,琴社取名为‘凤鸣’,即凤鸣朝阳之意,诸位可有异议?”
“凤鸣?不错。”
“这个名字取得好,岂会有异议?”
大部分学子感觉这个名字不错,还有不少学子出声附和。
“既然诸位没有异议,琴社就取名为‘凤鸣’。”
封青岩见众人没有异议,就定下琴社的名字,接着说“圣人制琴,以和天地,以化万民。琴,乃圣人治世之音,乃君子修养之物。吾等今日创琴社,乃应秉承圣人之愿,兴琴道以正乐,乐正,则天下治……”
“因而,琴社的宗旨,乃‘兴琴以和天地,以化万民’。”
封青岩看着诸位学子,又道“此乃吾与牧女郎、大琴长及诸位琴士共同决定,琴社应秉承圣人之愿,亦是吾等琴者的使命,不可更改。”
“师兄,吾等岂会否定?”有学子笑着。
“吾等创琴社,该承圣人之愿……”
众学子亦没有反对,反而是十分赞成。
“琴社的社训,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望能激励吾等琴者。”封青岩又说,“且,吾等琴者,需自强不息,更需厚德载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