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彦虎看着这些洋枪,摸着这些大炮,激动的泪流满面,他心里暗暗的想:“蛮子们,下次再见面,到底谁强谁弱,那可就不一定了。”
攻下南京以后,杨岳斌终于可以赴任了,看了看最近的廷报,似乎那里形势一片大好,杨岳斌心里乐开了花,他可以直接去摘桃子了,他知道陕甘总督这个职位,下一步离成为军机大臣,只有一步之遥,他的锦绣前程就要开始了。
于是他赶紧跑去感谢了老师曾国藩,恭恭敬敬的听完了他满口仁义道德的党性教育,然后立刻又给祖上烧了高香,接着大宴了亲朋好友,同僚部下,再安抚好三妻四妾,儿女情长一番以后,终于踌躇满志,誓师出发了。
走到了河南,他忽然想起来,一旦到了甘肃,就很难再吃到大米了,所以先得适应下北方口味。于是他就找了一个兰州人开的拉面馆,要了一碗牛肉拉面,十元钱吃的饱饱的,价格公道,于是他想,这北方的生活还是蛮好适应的吗。
走到了潼关,他太高兴了,这下终于进入自己的地盘了,在豪情满怀,赋诗数首之后,忽然觉得肚子有点饿,于是就决定入乡随俗,再吃一碗兰州拉面。
于是找了一个兰州拉面馆,然后稀里哗啦,狼吞虎咽的一碗下去以后,感觉味道好像和河南的差不多,吃完了一抹嘴,喊老板买单,老板伸出了两个指头,20元。
这杨岳斌有点不高兴了,自己地盘上的家伙怎么人品这么差,居然敲你们父母官的竹杠啊!但是想想自己不久就要入七常委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算了算了,不跟他们计较了。
于是继续向前进军,来到了西安。他想,这可是省城啊,为了体验一下当地特色,他决定再来一碗兰州拉面。
不过这次他可长了个心眼,先问了一下价,只见老板摊开一个手掌,五十元一碗,这把他吓了一跳,西北的物价真贵。
继续往前走,到了宝鸡再一问,拉面要一百块钱一碗了,这让杨岳斌的心噔的一下提了上来,他开始有点紧张了。
过了陕西,进入甘肃。拉面要500块钱一碗了。走到天水就要一千块钱一碗了,到了兰州要两千块钱一碗,而且还限量供应,这时杨岳斌感到浑身开始冒冷汗了。
诸位,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没有发生通货膨胀,也不是在旅游景点被敲了竹杠,有一个地方的拉面卖到了两千块钱一碗,这意味着什么?
1865年夏,杨岳斌进入兰州的时候,发现这里一石米需要200两银子,而在南方,最多只需要一两银子,即使在北方的其他地方,最贵的时候也不会超过二两银子。
当时买个丫鬟最多也就几十两银子,给自己弄个小妾,如果不是什么头牌名妓,唱戏的花旦,不会超过一百两银子。而兰州城内,一斤米的价格,居然比一斤人肉都贵了好几倍,吃人都比吃大米便宜。
特别是当杨岳斌和他的湘军,在穿过兰州城,进入总督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觉得这里的气氛很诡异,有点瘆人,开始不停的起鸡皮疙瘩。
因为他们发现甘肃人都在死勾勾的盯着他们,一副色眯眯的样子,而且还在不停的吞口水。他们忽然发现,他们是兰州城里,唯一一群有肥肉的家伙。
杨岳斌立刻就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他看到甘肃官僚的第一句话就是:“赶快开仓赈济呀,不然就要出大乱子了”。
但是所有的官僚都无动于衷,好像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于是他马上亲自跑去甘肃的国库看看,一打开国库的门,他立刻惊讶的下巴都脱臼了。国库里还剩下一千两银子,六两火药,然后空空荡荡,居然连老鼠都没看见一个!偌大的一个甘肃省,西北重镇,还不如他们湖南的一个小地主家有钱!
在来之前,他是打听过这里的情况的,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么糟。甘肃最好的时候,每年的税收能达到四十万两银子,缺口是210万两银子,由其他各省支援,今年各省支援的银子到哪里去了,怎么才6月份就花完了?而且这里是边防重镇,库存了大量的军火物资,怎么也就不翼而飞了呢?
于是,他让所有的甘肃省官僚,到他面前来背书,但是这帮人进来的时候,走路都扶着墙,瘦的好像风都能把他们吹跑一样,看来不像是贪官的样子。
那么西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这里的情况变得这么惨呢?我们下回再说。
扶王陈得才再次南下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对手,蒙古亲王僧格林沁。这个当年被英法联军打得溃不成军的蒙古勇士,因为丢了北京城,一度被千夫指,万人骂,就连胜保都要骑到他头上嘘嘘,后来咸丰皇帝嫌他在眼前晃来晃去,看着碍眼,派他去剿捻,因为手里没有什么资源,自然屡战屡败,落寞到了极点。
慈禧太后掌权以后,立刻又再次重新启用了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因为她知道僧格林沁打洋人不行,那不能怪他,谁也做不好,但是打内战,他可是一把好手,于是就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的地方部队,全部交给他统一指挥。
事实证明,这个判断绝对正确,重新获得了指挥权的僧格林沁,立刻脱胎换骨,他吸取了和洋人作战失败的教训,新建了一支由蒙古骑兵和绿营步兵组成的联合部队,特别是他从中挑选了一部分精锐的绿营士兵,由总兵陈国瑞率领,进行了现代化改装,用洋枪洋炮来装备他们,尤其是装备了大量当年在八里桥战役中,让他吃了大亏的恩菲尔德1853式火帽线膛枪和阿姆斯特朗野战炮。
这支部队穿的衣服,也跟传统的绿营不一样,其中有500人,甚至全套购买了英国人穿的军服,红衣红裤,长筒靴,白头盔,远看还以为是英国军队,大概僧格林沁也想扯虎皮,做大旗,让那些叛军产生错觉,以为有洋人在他的军中,以此来吓唬他们吧。
因为选的人都是年轻力壮的,所以清军内部,也管这支部队叫红孩儿,我稍微好奇的是,他们是否管他们的总兵陈国瑞,叫做牛魔王?!不过在书上没有找到答案。
但是在僧格林沁新组建的部队中,拥有现代化洋枪洋炮的士兵不到3000人,其他上万的绿营步兵,用的还是传统的鸟枪,抬枪和土炮,这些都是他用来攻坚的部队,他没有足够的经费,把所有的部队,都改造成现代化部队,因为他还要花大量的钱,去养他的蒙古骑兵,而一个骑兵花的钱,相当于六个步兵的开支,在野战中,他主要还是靠他的蒙古骑兵。
当他带着从内外蒙古,再次召集而来的两万多正宗的蒙古骑兵,返回内地战场以后,他上演了一把“王者归来”。
中国的内战到了同治年间以后,交战的双方基本上都放弃了盾牌,铠甲和弓箭。因为没有一种盾牌或者铠甲,既能穿上或者扛着,每天行军15公里,也能同时在50米的距离上挡得住鸟枪的射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火绳滑膛枪,以往的铠甲和盾牌,在火枪面前都是摆设,所以既然是摆设,自然也就没人再用了。
至于弓箭,则是由于它的使用难度太高,因为那怕你只是射击一个40米左右靶子,如果想要箭箭上靶,不练上半个月,一般人是做不到的。相反,如果一个人使用火绳滑膛枪的话,虽然射击速度慢一点,平均一分半钟才能射出去一发子丨弹丨,但他最多五分钟就能学会,练半个小时,基本上就可以保证打一个50米左右的靶子,八九不离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