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秦子戈这么一说,李斯猜到了他的想法,不禁问道:“公子的意思是派人游说赵王换下李牧?”
“不错。”
听到这里,李斯不由得反问道:“那公子为何不早说,明日大军就要开拔了,现在谋划此事略显匆忙!”
秦子戈摇了摇头,“李大人误会了,这次出兵并不需要这么做。秦军需要一场战争来竖立军心。不过此事也要开始准备了。若是此次伐赵一战而胜,此计就此作罢。万一赵军死守邯郸,秦军久攻不下到时候也不会没了后招!此事李大人可暗中与姚贾商议,听说当年给老赵王出谋划策用赵括换下廉颇的郭开如今又成了新赵王的宠臣,不妨让姚贾先暗中接触此人。”
李斯听了秦子戈的分析,赞道:“孙武先生曾言: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犬子跟着公子,李某可以安心了!”
秦子戈谦虚了两句,告辞离开了廷尉府!
送走秦子戈后,李斯回到后宅。听闻李由要出征后,李斯的结发妻子泪光灼灼。此刻看见李斯进来,“夫君,由儿还小,能不能和大王说说,等由儿再大一点再让他随军出征。”
“妇人之见,眼下正是夺取功名的好机会,况且李由他们的将军乃是大王爱子,他可是比李由还要小几岁,我要是去和大王求情了,你让我这张老脸往哪放!”教训完自己的结发妻子,李斯看着李由叮嘱道:“你跟着子戈公子好好干,不要耍你的小聪明。眼下大王并未立太子,相较起公子扶苏,子戈公子确实出彩不少。”
听闻词话,李由两眼一瞪,“父亲的意思是大王将来可能立子戈公子为太子?”
李斯摇了摇头,“立谁为太子,是大王的家事,我一介外臣不好参与。不过就算子戈公子成不了太子,以目前大王对子戈公子的喜爱程度,将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就在李斯这边讨论秦子戈的时候,秦子戈在自己的寝宫洗漱了一番后去了丽姬的寝宫。
半年未见秦子戈的丽姬此刻将积攒了半年的疼爱一股脑使了出来,片刻后嬴政也赶到了这里。在听到秦子戈要随军出征后,丽姬和所有的母亲一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战场,不过见秦子戈主意很定,丽姬也不再多劝。倒是一旁的天明听说秦子戈要上战场后,也吵着要去。
不过在秦子戈随后晓之以情,动之以“力”的劝说下,天明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熄了凑热闹的心思。
和丽姬,嬴政一同用过晚饭后,秦子戈并没有久留,同半夏还有暗中保护丽姬安危的青鸟和冬淑打过招呼后,秦子戈离开丽姬的寝宫回了自己的寝殿。
收拾了一番后,秦子戈辞别丽姬送给自己的婢女红芍回了渭水河畔的军营。
半年的时间都一眨而过,何况短短半日!
次日凌晨,秦子戈早早来到营门外。
虽然在和李斯说的时候,秦子戈显得毫不在意。可是秦子戈也是要面子的啊,此刻正站在营门外等待归人。
看似稳如老狗,实则慌的一匹!
不过到了辰时的时候,锐士营一百一十人全数归营。
喘了一口大气的秦子戈开始组织他们进行战前的最后一次训练,在枯燥而有乏味的训练中,锐士营的将士响起了当初秦子戈教训他们的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以前训练的时候他们嘻嘻哈哈,此刻真的要上战场了才明白这句话的真谛。
不过在紧张的同时他们还有一点兴奋和期待,毕竟没有人喜欢锦衣夜行,吃了这么长时间的苦,人前显圣是所有锐士营将士的诉求。
秦wáng zhèng十五年,秦国兴师伐赵,秦兵分两路攻赵,一路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今属河北}进迫;一路由太原取狼孟{今山西阳曲}后东进番吾,拊邯郸之背。
面对秦军的攻势,赵王排除自己的得力战将李牧率军抗击。赵国都城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便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
秦子戈所率领的锐士营跟着兵分两路的其中一队秦军来到了太原。在南面的秦军还没有什么建树的时候,秦子戈所在的北军一路北上,顺利的功克了狼孟{今山西阳曲},不料狼孟刚刚攻陷,那里就发生了地震。无奈之下,北军再次分兵,留下两万人驻守狼孟,剩下的八万人继续北上。
原本北军统帅是想把秦子戈所率领的锐士营留在狼孟的,可是在秦子戈的再三要求下还是答应允许他们跟着大部队北上,当然代价是服从命令听指挥。
去年李牧以少胜多大败秦军,还是给老秦人心中留下一些影响的。所以看到李牧来防后,北军统帅并没有盲目开战,反而小心谨慎的安营扎寨。
此次秦军伐赵,作为赵国盟友的韩国没有坐视不理,韩王安派出了新立的大将军卫庄率领两万韩军支援赵国。赵王自从李牧去岁大败秦军后,对李牧十分信任,此刻见卫庄来援,便把他安排给了李牧处置。
不过卫庄率领的韩军毕竟是外军,将他们放去南边驻守邯郸,李牧不放心担心被秦军钻了空子,而且李牧的作战方针是南守北功。卫庄带来的两万韩兵虽然战力比不上自己的北境边骑,但是韩兵的兵器锋利。尤其是见识过卫庄的个人武力后,李牧更加坚定了让韩军跟自己北上的想法。
李牧也知道北上的话势必要与秦军有一场恶战,所以在和卫庄说出自己想让韩军跟自己北上的请求后,李牧是做好了卫庄会拒绝的准备的,谁料卫庄没有拒绝反而答应了下来。
对卫庄来说,李牧的要求正和他意。虽然姬无夜被他出去了,可是韩队中盘根错节,短短的时日内,卫庄并没有彻底掌握手下掌管的军队。而且答应跟李牧北上,卫庄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左膀右臂韩非死在秦国,要说卫庄对秦国没有一点仇恨那是不可能的。种种因素影响下,卫庄答应了李牧北上的请求。
秦军此次是客场作战,所以在外的每一天都要消耗不少的粮草,秦军统帅见秦军从连日行军中缓了过来,便发动了战争。
秦军能横行天下,所依仗的是两物,一是精良的装备,二是敢战的士卒。
其中精良的装备中,秦弩是出了名的厉害,不过如今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韩国虽小可能在四战之地苟存,靠的便是其强大的军备制造能力,素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名声。既然能卖给别的国家强弓劲弩,韩王自然不会对自己的军队抠抠嗖嗖。
北军统帅原本想要靠着比赵军多几百步的射程消灭赵军有生力量的想法因为卫庄所率领的两万韩兵的存在不复存在,在双方对射了几轮后,都熄了靠gong nu的手段解决战斗的想法。
远攻不行,那就近战。
不过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卫庄率领的两万韩兵会不会拼死作战秦军不知道,可是李牧统领的八万赵军却是使出了自己的全力来与秦军作战,因为他们知道这一仗若是败了,赵国也就亡了。
素来矫勇善战的秦军在与韩赵联军的交手中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胜利,不过或许是因为秦子戈贡献的新式练兵方法,秦军的战损相较起韩赵联军来说小那么一点。不过此战过后,还是有不少秦军将士永远的留在了番吾城外的大地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