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需要挖掘出一些年轻人。
朱由榔虽然有意挖掘人才,但身边皆是行伍军士,很少有适合做锦衣卫这种情报搜集工作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当初崇祯帝裁撤锦衣卫,使得锦衣卫只剩下一个仪仗的功能。自那时起,锦衣卫的人才便断档了。
再至甲申国变,神州陆沉,南明的朝廷走马灯似的来回更换,朝廷能够凑齐一干文武百官就已经很不错了,又哪里去寻找合适的人来做锦衣卫呢?
是以即便是朱由榔的锦衣亲军,也多是能打敢打之辈,却不是擅长搜集情报之流。
而今日王贺年令朱由榔眼前一亮。
“陛下问你话呢。”
文安之见王贺年愣住了,连忙提醒道。
“啊!草民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王贺年只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
在之前他只不过是一介商贾,虽然帮助明军破城,但想着最多得到一些封赏。
谁曾想天子竟然直接要将他吸纳进锦衣卫中!
锦衣卫是什么,那可是天子亲军啊。
能够在天子身边替天子做事,这简直是莫大的荣耀!
老王家这是时来运转了啊!
王贺年压抑住心中的狂喜,冲朱由榔叩首行礼。
朱由榔点了点头。
此子虽然年纪轻轻但很有城府,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在满清眼皮子底下完成此等壮举的。
“你是文督师用的人,朕信得过。到锦衣卫后便好好做事吧,朕不会亏待你的。”
此刻王贺年简直幸福的要晕过去了。
天子这番话简直比任何封赏还有用。有这句话在,他便是简在帝心了啊!
却说朱由榔摆驾巡抚衙门,一干武将随侍在旁。
由于不久前这里刚刚爆发了一场激战,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不过朱由榔却并不太在意,或者说他已经习惯了。
“启禀陛下,伪清巡抚高民瞻已经被射杀,巡抚衙门里的人皆被拿下。”
李定国十分耐心的说道:“这些人如何处置,听候陛下发落。”
“皆处死吧。这些人都是高民瞻的心腹,留下来他们也不会替朕做事的。”
朱由榔已经渐渐适应了这个时代的处事原则。
两军对垒,总会有胜利方和失败方。
那么获胜方就要面临如何处置俘虏的问题。
这些俘虏中有的可留,有的必须杀。
比如敌方将领的亲兵、家丁这些,是必杀无疑的。
若留下来,则会是个祸患,他们随时可能作乱。
若是同情心泛滥一味求仁,不但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将士们不负责。
“臣遵旨!”
李定国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放下了。
起初他还担心天子生出宋襄公之仁,现在看来却是他想多了。
“对了,王明德追到了没有?”
朱由榔忽然想起城中清军还有一支突围,遂追问道。
李定国面色一红,有些尴尬道:“回陛下的话,此贼跑的甚快,臣已经派人去追了。如今铜锣关在我军手中,他跑不了的。”
李定国这话说的十分在理。
这时候铜锣关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若是当初明军没有选择从水路攻打重庆而是绕过铜锣关走陆路,现在王明德部清军就可以轻松的经由嘉陵江逃走。
但现在铜锣关在明军手中,王明德便是插翅也难逃。
捉住此獠只是时间问题。
“这便好。”
朱由榔点了点头:“此战新军发挥的如何?”
这一战可谓是新军招募以来的第一战,朱由榔很在意新军的发挥遂主动问道。
“回陛下,新军表现的很老成,完全不像是第一次作战。”
这倒不是李定国刻意美化。
因为明军自始至终打的都是顺风仗,新军又多是使用火器的枪炮兵,打起顺风仗来不要太舒服。
“这便好。”
朱由榔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虽然新军士兵们没有来得及与清军展开肉搏战,但也算见到了血练出了些胆气。
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慢慢来吧。
“相信不久消息就会传到贵州了。不知洪承畴会作何打算。”
如今重庆虽然打下来了,朱由榔却没有设想中那么喜悦。
毕竟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洪承畴不会善罢甘休,等待明军的将是又一场****。
收复重庆之后,朱由榔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个消息尽快的扩散。毕竟在封建时代,人们传递消息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而对于南明朝廷来说,收复重庆是一个极好的宣传点,不可能不加以宣传。
思来想去,朱由榔觉得办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实明朝已经有报纸的雏形,这就是邸报。
但邸报主要是官员用来看的,传播途径有限,内容也相对固定基本都是国家大事。要想让尽可能多的百姓知道这样的消息就得办一个通用的报纸。
办报纸本身的成本并不高,无非是印刷费用。明朝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十分发达,完全可以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只要加以控制便可以把成本降到很低。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时代文化的普及率不高,识字率更是低的可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办报纸办出来了,也可能面临很多百姓无法阅读的情况。
不过路是一步一步走的,不能因为惧怕这些问题就不去做。
朱由榔还是觉得应该先把报纸办出来,再走一步算一步。
实在不行再进行一轮扫盲运动。
没必要按照考科举的标准,就让百姓们认识最基本的字足矣。
这件事朱由榔准备交给王贺年去做。
一来是他想要考验一下王贺年的办事能力,二来王贺年对于重庆一带也比较了解。
除此之外便是安抚民心恢复生产之类的事情了。
做这个文安之最最为擅长。
论内政能力,文安之便是比之诸葛孔明也也丝毫不予多让。
他办事,朱由榔再放心不过了。
朱由榔现在有些庆幸带着文安之在身边。
当然收复重庆只是光复大明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朱由榔相信,只要君臣合力总会看到那一天。
等消息传到北京。顺治皇帝直是气的暴跳如雷。
重庆就这么丢了?
这些个酒囊饭袋简直是罔顾圣恩。
他们怎么信誓旦旦的保证的?重庆固若金汤,绝对不会有失!
尚是余音绕耳啊,简直是太讽刺了!
李国英,吴三桂,洪承畴这些个奴才一个也跑不了。
明明可以驰援,为何按兵不动?
别说什么明军诡诈的鬼话,连明军动向都没弄清楚,让明军从眼皮底下溜走,这就是严重的渎职失职!
这和当年袁崇焕在眼皮底下放清军打到北京有何区别?
还好明军这次打的是重庆……
但是事情的性质却是一样的,不得不引以为戒啊!
如果他性子暴躁的话完全可以下旨把这些奴才都剐了。反正杀这些奴才和杀狗也没有什么分别。
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这些奴才还是有些用的。
毕竟中原实在太大了,满洲八旗人数有限,总不能到处都靠八旗去守。
再者说满洲八旗现在的战斗力也弱了不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