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的故事》
第39节

作者: 乱流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能优化吗?“杨洛追问道。
  “不知道,我已经上报,至于能不能优化,这是中航的事情,不关我们什么事。反正在没有解决系统问题之前,团里是不敢再用了,以后训练只能用国产发射架了。“胡中铭摇头道。

  “其实全部换成国产的发射架也不错,中航旗下的产品质量还是不错的。“杨洛道。
  “看上头决定了。“胡中铭半眯着眼,懒洋洋地道:”好了,不说这事了。杨洛,有在塔台指挥过吗?“
  杨洛回答道:“在训练基地有指挥过两次。“
  杨洛是飞行基础专业毕业,而不是飞行与指挥专业毕业,在航空大学并未接受过指挥学习。但在海城训练基地却有这门课程,每个学员都有两次塔台指挥经验。
  虽说那时的指挥还很青涩稚嫩。

  “那就好,今天你来替我指挥。“胡中铭说道,起身把对讲系统从桌上拿起来,递给杨洛,紧接着有问道,”会用吧?“
  “会。“杨洛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接过对讲紧紧地攥在手里。
  胡中铭连人带座椅退到后面,让杨洛坐在参谋长身边。坐在一旁的参谋长余阳明递给杨洛一个耳麦,示意杨洛戴上。
  耳麦这东西,其实在塔台里戴不戴都可以,塔台里有扩音设备,但戴上耳麦更容易听清对方说的是什么。
  “谢谢参谋长。“杨洛笑着道,戴上耳麦,透过正前方的玻璃幕墙,望向下方的跑道。

  还别说,从这个角度看别人飞行,别有一番体会。
  对于胡中铭的决定,没有任何人反对,包括参谋长余阳明。他们都知道胡中铭是有意栽培杨洛,只要是飞行好苗子都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左手边是雷达参谋,右手边是副指挥参谋长余阳明,杨洛居中而坐于正指挥的位置上。
  扫了眼正在专注看着雷达屏幕的杨洛,余阳明介绍着空中训练的情况;“二大队全员以及121团的四架歼-10B在空中训练,其中一中队在三号空域训练空中格斗,二中队在打地靶,三中队在边境线上警戒巡逻,歼-10B在一号空域训练。“
  同时余阳明把飞行日志递给杨洛,好让杨洛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杨洛双眼在飞行日志上一扫,记住了他们上去的时间,以及准备返航的时间,随后道:“把他们的飞行航线规划给我。“
  立马有个上尉递过来航线规划,纯手工画图,犹如教科书一般工整。
  杨洛咋舌不已,又是牛人,杨洛自认做不到。

  杨洛注重的是二大队三中队的航线规划,其他几组都是在固定的空域训练。唯有警戒巡逻几乎囊括了整个122团负责的空域,有一部分还和民航重叠,需要注意避让。
  一般民航的航线,航空兵部队是不会进入,会特意避开。特殊情况下和民航的航线重叠,也要下降高度避让。
  四个批次十六架飞机在天上,还是同一个飞行团的飞机,绝不是一个团长能决定,需要向上打报告,战区和空司双重批准才能进行。
  由此也可以看出上面对于半个月后的演练对抗有多重视,平时哪能随便同时上去十几架飞机。
  一个月遇到几次险情,虽然都成功降落,没有造成严重的损失。也就胡中铭胆子大,一切都以提高飞行技术,提升战斗力为主。如果换成一个求稳的军事主官,早就全团停飞整顿了。特别是以杨洛的飞行风格,可能早就被警告,甚至停飞。

  从胡中铭当上团长开始,122团就没有拿过有关安全飞行的荣誉称号,年年都会出现险情,但都能成功处置,没有出现过重大损失。
  放在军改以前,胡中铭能坐稳团长的位置简直不可想象,可能早就被勒令转业了。但是在一切以提升部队战斗力为前提的现在,则没有任何问题,能稳稳地坐住团长的位置。
  在胡中铭看来,安全飞行四个字,对轰炸机、预警机、运输机等等飞行部队是荣誉,但是对战斗机飞行部队来说,是耻辱。
  要想提升战斗力,就必须要多飞,然而飞得多就必然更容易遭遇险情。

  这是个无解的命题。
  指挥员的工作内容很简单,只需要拿着对讲把参谋们给出的信息通报给飞行员即可,其他的工作其实都是参谋们在做,比如航线的规划、气象数据的采集……
  但是作为一个指挥员承担的责任却是很重,不出事则以,一出事就等着挨处分吧。假设参谋给出的信息错误,而指挥员没有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第一责任人肯定是指挥员。
  其次,指挥员需要具备强大的魄力,能临机决断,在塔台里指挥最要不得的就是犹豫不决。飞行员在天上一秒钟的飞行距离就达到了几百米,犹豫几秒钟后可能黄花菜都凉了。
  “821呼叫塔台,二中队地靶训练结束,请求返航,完毕。”
  耳麦里传来呼叫,是二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朱繁友的声音,杨洛跟他打过次交道,还记得他的声音。
  同时塔台上的扩音器里也响起了朱繁友的呼叫,众参谋立马噼里啪啦敲击键盘,计算出一组组数据,最终汇总到杨洛眼前的显示屏上。
  “塔台收到,航向两五四,高度八千,821,二中队可以返航,完毕。”杨洛看着眼前的显示屏,把对讲放到嘴边,按下通话按键,回应道。
  “疯子,怎么换成是你在塔台指挥?”朱繁友说道,明显很诧异。
  杨洛轻笑道:“怎么就不能是我了?”
  “我上来的时候你还在返航的路上,只是有点奇怪你这么快就回到场站了,还跑道塔台里指挥。”朱繁友笑道。
  “杨洛,不准在通信频道内聊天。”边上的参谋长余阳明提醒道。
  胡中铭抬起头看了眼杨洛,没有言语,随即又靠在靠背上假寐。
  通信频道禁止聊天的规定,杨洛是知道的,刚才是自己有些得以忘形了,一时间忘记了。
  当下,杨洛严肃地说道:“821,不要在通信频道聊天。“
  军用保密通信频道顿时沉寂下来,没有人再说话,接下去就是漫长的等待。
  二十多分钟后,空中响起发动机的咆哮声,同时耳麦里再次传来朱繁友呼叫:“呼叫塔台,821已抵达场站,请求降落,完毕。“
  杨洛拿起对讲,看着眼前显示屏上的数据,说道:“塔台收到,风向167,风速4米秒,场压1004,一二号跑道已净空,821可以降落。完毕。“
  “821明白,完毕。”
  从塔台看去,已经可以看见四架战机出现在场站上空,正从远处飞来,飞行轨迹和跑道处于平行之中,降落之前需要在场站上空飞四转弯。
  非紧急情况,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飞机都需要绕场飞行,在民航称为五边飞行,但在军方航空兵部队不叫五边,而是视转弯角度叫几转弯。如果是平行于跑道飞过来则飞四转弯,垂直于跑道飞过来则少转弯一次,飞三转弯。
  第一个装弯是平行于跑道飞一次,转九十度角,此时航向垂直于跑道,直飞。以此类推,每转九十度角称一个转弯,第四个转弯结束,回到开始航线降落。
  三转弯则是把第一个转弯省略,直接从第二个转弯开始,最后的航线和飞过来时的航线垂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