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怎样,大道至简。补肾也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复杂。只要掌握了一条:补的概念不是单纯的加法,绝不是越多越好,平衡最重要。就象很多人知道的,微咸入肾,过了就伤肾了。一样,豆制品补肾,而当肾出现了器质性病变的时候,豆制品就是毒药了。
“豆为肾谷。”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豆子长得象肾,长的象个缩小的“腰子”。(相应)很多人有喝牛奶的习惯,我都会建议换成豆浆,补肾即是补钙(肾主骨、肾主髓),如果不习惯它的味道,也可以一半牛奶一半豆浆,就很好了。
有人会选用枸杞来做补肾之用,也有一定作用。毕竟,很多时候我们称枸杞为枸杞蛋嘛。
肾为水,为黑色……所以,黑色食品都入肾。
民间有用黑芝麻拌盐来做补肾之用,效果很好。就是外面卖的黑芝麻,可以炒熟,稍加一点点盐,每天吃一点(可碾成末,当盐撒在饭上吃,每天一两左右足矣)。比之豆类效果要来得明显。
还有前面提到过的花粉(无论什么花粉都行),和黑芝麻一样,温补肾虚。很好很安全。
《中藏经》曰:“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
肾开窍于耳。所以不少肾虚的人有耳鸣、耳聋的症状。在古代,有人认为耳朵可以对应人的全身,后来发展出专门的“耳诊”。民间更有“扎个耳环等于挂个药坛”的说法,就是把耳看作倒置的胎儿(胎儿在母体内的样子),而扎耳环的地方就对应于人的眼睛。
中医认为,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关注双耳,揉捏搓弹,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可以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然后,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
每天做个两三次,每次三分钟就可以有明显的补肾之效。
“鸣天鼓”也是传统的强肾健脑的方法,就是用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
“叩齿吞津保健法”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在任何重要的养生典籍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据文献记载,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时的医家陶弘景 ,年过八旬,身体健壮 ,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齿法,他认为“齿为筋骨之余” ,叩齿则会筋骨健壮 ,精神爽快。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明朝有位长寿者叫冷谦 ,史载活了一百五十岁 ,他的长寿经验就是 “每晨睡醒时 ,叩齿三十六遍。”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也有叩齿健身的习惯 ,他曾说:“一过半夜 ,披上上衣面朝东南 ,盘腿而坐 ,叩齿三十六下 ,当会神清气爽。”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 ,他的长寿秘诀之一也是“齿宜常叩”。
叩齿:早晨醒来后,先不说活,心静神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吞津: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来看,叩击结束,要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可按摩齿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牙龈部的营养血供。当感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等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
时间及次数:以上为完整一次的“叩齿吞津保健法”,一天当中早、中、晚各叩齿十次,多做更佳。其中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牙齿会有些松动,此时叩齿既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有好处。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叩齿健肾的机理有二:一是“齿者,肾之标”(《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由肾中精气所充养,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牙齿是否健康是肾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叩齿能健齿、充肾精,故可健肾。二是肾“在液为唾”,唾为口津,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叩齿催生唾液,是谓“金律”,又称“玉液”。“津”通于“精”,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故可健肾。
从理论上来说,冬天是补肾最重要的季节。肾在北方,在季节上属冬天,当然冬天补肾效果最好。不过,从肾为先天之本来说,又有哪个季节不适合补肾呢?又有哪天不是艳阳天?
很多人提到补肾就想到六味地黄丸,就象提到中医就一定和中药联系上似的。其实,中医最主要的手段有:砭、针、灸、药、导引,中药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就象我前面举的郑板桥评论自己画竹的过程一样,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砭石治疗疾病是最先被先民用在疾病的治疗上,类似于今天的刮痧;随着内证实验(以内观为代表)的完善,经络理论的成熟,针和灸法在中医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几乎同时,药物归经也因为内证实验的成熟而被理论化,中药开始变成了主要的治疗手段;中医理论随之变的越来越繁杂,象数、五行、子午流注……等等在中医中逐渐变成举足轻重的理论体系,有少数特别了不起的大医家开始进入“繁简由心”的境界,重新提出“病由心生,当由心解”的观念,发展出以意念远动为主,呼吸运动为辅的导引术……遗憾的是,虽然中药的使用有其了不起的地方,但正因为其依据的理论过于超前、过于成熟,在实际的应用中反而没办法象西药那样千人一面,所有人用同样的药治同样的病(症状相同或接近)。有人羡慕日本等国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汉方药,其实除了其经济上的优势外,根本就没搞清楚中药是对症下药,一人一方的。
就象有人说:是药三分毒。用来形容西药一点都没错。那中药又是怎样的呢?中药用得不好也是毒药。中医院用西医的检测手段是很滑稽的。在中医理论里,根据脉诊和时间、空间和情志等综合因素,把人分为六大状态(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然后依据中药归经的理论,用中药来模拟平衡身体阴阳偏向的状态,两相平衡,身体自然就回复到健康的状态了。简单地说就是“阴者阳之,阳者阴之”。
回过头来说六味地黄丸。好象前几年,因为广告的原因吧,人人都要吃六味地黄丸了,肾虚嘛。从这个药本身来说,是宋代钱仲阳为小儿五迟症开的药,就是用在小朋友先天发育不良的药,专治站立、行走、说话、头发和牙齿生长滞后的。后来,有人把它用在肾阴虚的治疗上,疗效也不错。但是,我们想一想,是不是肾虚就一定是肾阴虚呢?阳虚的人吃了六味是更好还是更坏了?人人都来吃六味地黄丸就要出大事了!
所以,从安全的角度来说,除非你能找到很好的真正的中医给你做出准确的判断,
日期:2009-8-23 3:43:00
中药也不能乱吃。所谓的中药标准化、产业化更是海市蜃楼,相当地不靠谱。
还是回到郑板桥说的“能简不能繁”的角度来看吧,先不用了解繁杂的诊断和药性,用穴位按摩的方式补肾,安全又实效,最主要的是很简单,随时随地都能做。
谈到补肾的穴位,最先应该从脚底的“涌泉”开始。古有临睡搓脚心百下延年益寿之说。但是,“涌泉”最大的作用是引血气下行,临床上常用于敷药,治流鼻血、高血压、哮喘等症。有医家认为,此穴有泻肾气的可能,不可用大力按摩和艾灸。
我就曾经见过这样一位老人,满头白发,皮肤晦暗。老人和我聊起来,自信满满:“小程,我可注重健康了,看了很多健康书,也照着按摩照着做,真不错!”我就问她:“阿姨,那您觉得您的身体怎么样呢?”
“真的很好,除了有点口干症(我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症),天天要喝很多很多水,喝再多还是渴。”
……
我就很疑惑了“那您每天到底做什么呢?您说您每天都要按摩穴位啊什么的。”
“涌泉!天天先补肾啊……”
我一听,就知道麻烦了,难怪老人头发白、皮肤差,口干呢。泻了肾气了。
所以,这个穴位还是以搓揉为主吧。
在脚踝(内侧)有个窝,肾经的原穴“太溪”就躲在里面偏上点的地方。原穴的意思就是根本的意思,补肾一定不要忘了它,而且是阴阳双补,就是无论阴虚还是阳虚,通通都补。
加上“太溪”向上两指处的“复溜”,补肾就可以初见成效了,“复溜”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为“让不动的液体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与“太溪”相对应,两个穴位每天都能按上三五分钟,比吃多少味地黄丸都管用。
日期:2009-8-23 3:45:00
当然,有些小事你也不能忽视。
有一次和一位网友聊天,她介绍她妈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中医,就是那种狂背偏方,靠偏方治病的医生。遇到的很多事非常有意思。在很多事例里有这么一件,有个痛经的女孩,每到月事那几天都痛不欲生,辗转找到这位网友的妈妈,妈妈给了一条建议:用热水泡脚。结果,坚持了一段时间,居然把痛经给治好了。
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我对我见过的每个人都说,晚上临睡前要用热水泡脚,60度左右的水温,里面稍稍放点盐,最好是那种腌菜用的大盐。泡脚的时间以身体泡得微微出汗为度。既能增加自身免疫(见《一堂健康课,多读十年书》),又有补肾之效(微咸入肾),何乐不为呢?
要是在泡脚的时候,两手握成空心拳,一边泡,一边在身后划圈揉腰眼,也就是膀胱经的“肾俞”穴,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