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去吧,四年后我们在工地等你》
第14节

作者: 充气蚂蚁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也没敢深睡,迷迷糊糊中林云被一个炸雷惊醒,MD,脑袋差点撞窗户玻璃上。
  公路左侧靠山逐渐往上生长着密密麻麻的楠竹,此刻正随风摇摆,右边的的小湖起着一层一层的涟漪。远处的天空时不时一闪即逝的电光,正在昭示着大自然的无上威严,时近时远的轰隆隆声随着电光接踵而至。
  起风了,林云摇下车窗,司机小罗也关了空调,摇下车窗。

  “小罗,你是哪里人。”
  “我就是本地的呀。”
  林云先开口问的,小罗不假思索的答着。
  “小伙子普通话不错呀。”

  也许是真心恭维,也许是为了没话找话,林云随口来了这么一句。
  “林工,你看你尽是瞎说,我普通话能有你好,我们这里口音很重的。”
  这下林云听出来了,小罗确实当地口音很重。只是自己来这个工地的时间短,这段时间也没怎么坐到小罗的车,没去注意。
  “你多大了。”
  “27”
  “我去,还真没看出来。”
  “女儿都四岁嘞。”
  听得林云下意识的冒出的我去,小罗显得很高兴,也对,毕竟人与人之间有的时候拉近距离就是听到对方说一些不那么一本正经的话,至少这样显得亲切。
  “林工你结婚没。”

  “哈哈,你小子也是个滑头,你看我这副苍老的面孔,我要是没结婚,那我混得是有多差劲呀,我女儿比你女儿小一岁多。”
  “可是我听说你是单身。”
  TMD,林云在想我这才刚来十几天,除非像卿工这样问过自己的知道以外,没几个人知道自己单身呀。到底是谁走漏了消息,MD,绝逼是陈雷没错了,这孙子大嘴巴是出了名的。
  “离了呀,听说你们这边结婚不要彩礼,还给买房买车,怎么,你想给我介绍一个小姑娘吗。”
  “彩礼是不要的,但是你也可以给,买房买车也要看女方家里条件的,哪有那么多好事。”
  林云一想也对,听说嘛,就有夸大的成分,你要真的去相信听说,说不定连年都会过错,有的时候以讹传讹很吓人的,听说广东人还吃福建人呢,我去,我倒是敢信,他敢吃吗?
  人与人之间经过有效的沟通能拉近距离,但不同的人对沟通的方式有不同的理解。林云属于真性情派的,抛开工作不说,私底下很喜欢闲谈,这是性格问题,也是习惯问题,所以很多时候林云都能得到一些相对正面的评价。
  像搞工程这一类人,本身这些工作就相当无趣了,再摊上一个无趣的人,这让林云想起一句很沉重的话,“我见过最累的人,他们从不讲废话。”我去,这TM的要死的节奏呀,对林云来说这是无法理解且不愿意去想象的。

  林云一路和小罗闲谈,很快就拐出了大道,经过错综复杂的弯弯曲曲的乡间水泥路,来到了已经粗具雏形的主线路基上。
  因为与下个连接标段是是隧道中部为界,而隧道现在并没有正式进洞,准确的来说就是林云的标段现在没有实际的标尾,而下一个标段没有实际的标头。林云现在的位置大概能远远的看见隧道测定的洞口,虽然并未掘进。
  而连接隧道的桥并未开始桩基施工,已经开始施工的是路基部分,因为这边是相对的高填方地段,所以这边填筑路基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土石方来源就来自于本标段的挖方地段。
  这里还是简单说明一下,填方路段,字面意思,就是靠土石方填的路段。挖方地段一样,顾名思义,是直接挖的意思。
  所以呢,从挖方地段往这边填方地段运输卸土的渣土车很多,远远的能清楚的看见飞驰在主线路基上的渣土车后带起的尘土纷纷扬扬,浩浩荡荡的此起彼伏着。这肯定是环保不过关的,扬尘太大,不过这里前后左右村庄少,又都拿到了一定的补偿,所以并未有任何的举报投诉,民不举官不究嘛。
  几乎所有的工地都或多或少的有违规的地方,但都是不会放到明面上来的,这是常情,不然很多项目都做不了。
  也不是不能做,只是现有的单价根本做不出来,低价中标法的连带后果就是企业为了赚钱会削减相应的非必要措施,无论是国企私企,都是一样的操作方法,但请各位看官放心,绝大部分的工程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保证质量这是原则也是最后的底限,真正的施工技术人员与企业都不会越线。

  这里指的措施一般是安全施工措施,相对的削减,工人和机械少了羁绊和约束,会增加工作效率,这也是大家都知道明显有违操作规程却不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采取相应投入小的措施来保护施工人员及机械的安全。
  在这里必须向劳动在一线的务工人员致敬,很多时候你没有亲眼见过,你不会知道他们的伟大和辛酸。
  他们衣衫褴褛,他们背井离乡,他们吃最差的饭抽最次的烟,他们住最简陋的工棚。酷暑寒冬他们没有空调,逢年过节也没有多少加班费。为了拿更多的日薪,他们甚至漠视自我的性命。他们大多大字不识,却有着劳动人民与生俱来的狡黠与智慧。他们是我们民族脊梁的一部分,他们配得上我们所有人的敬意。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和立法,务工人员的待遇也在逐渐的提高,近些年已经比较符合市场规律了,技术工人的工资总体是高于施工管理人员的工资的,只是企业里边的人多了五险一金,而工人现在并没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肯定国家会完善这方面的政策。这是应当应分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抛开这些思绪,回到工地现场,除了渣土车在按现场指挥人员有序的倒车卸土,推土机,铲车,压路机,挖机都在各司其职,一派热火朝天的情形。

  主线路基上有测量人员带着本地杂工一早打好的灰线方格,每一个方格中都只倒了一车土,而每一车土石方量都是大体不差的,所以看起来还是比较规范的。当然了,据林云所知,很多工地都不会这样去做,而相对粗糙一些,只有一部分大型中字头央企和地方龙头国营企业会去做这样的工作。
  嗯,这就是标准化施工的好处,方便掌控质量又看起来规规矩矩。很多靠经验工作的老一辈施工人员是不屑这一套的,他们每一个都带有他们那个年代明显的时代特征。他们有深厚的临场实践经验,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和这个靠数据和试验室指标去临场指导施工的时代已经格格不入了。并不是年轻一辈抛弃了他们,而是时代选择了进化和更新。当然,也有一部分老一辈的施工人员与时俱进了,但他们几乎都到了更高和更重要的工作岗位。

  主线路基边上几个当地的杂工在路基队技术人员的指点下在疏通导流沟,看来路基队也接到了防雨防洪通知,正在有序的做准备,见这边干的有条不紊,林云只和路基队技术人员简单的交流了一下嘱咐了几句,抽了一颗烟就继续往前。
  一路走走停停,每个工队,每个工点都抽调了人员机械该挖导流槽沟的都在有序的挖,看来曾老板是每个工队都通知到了,而工队都执行的不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