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去吧,四年后我们在工地等你》
第58节

作者: 充气蚂蚁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女的见林云拿了行李箱重新坐下,几分钟没说话,拿着手机像是鼓了半天勇气憋出来一句非常老套的话。
  “哥,认识就是缘分,加一个微信吧。”
  说着拿出了早就翻到的微信二维码递到林云面前,哎,林云心头苦笑,这人呀,都是多面性的,不同的人会不同对待,这女的对林云的态度和对保洁阿姨的那种态度截然不同呀!
  倒不是这女的看上林云了,而是通过聊天,这女的判定林云阅历丰富,就是想交个朋友而已。
  “好吧,我代表四川人民欢迎你。”

  这孙子说了一句最假大空但又让人无法辩驳的话,拿出手机扫码加上。
  我去,这女的微信昵称叫奔跑,头像是一张本人的侧面近景跑步照片,紧身瑜伽T恤和紧身瑜伽短裤,动感十足呀,要不是侧脸和发型一样,林云还真不敢相信这个头像就是旁边这个女驴友,果然是照骗呀,嗯,北方女人确实是骨架大,骨盆大……大。
  加上微信以后,两人又开始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过了一会儿,林云看看时间,差不多该去车厢连接处了,大部分在重庆下车的旅客也在开始收拾东西和拿行李架上的行李了。
  “走了啊,妹子,祝你旅途愉快。”
  “嗯,哥,慢走啊。”
  告别傻妹子,林云不紧不慢的来到了车厢连接处,说他早,还有更早的,火车上是个神奇的地方,所有人都会提前做好一切准备,这是在其它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容易看到的。
  大概十来分钟以后,动车开始慢慢的减速,并最终停在了站台上,林云和所有大包小包的旅客一样都下车下台阶,从地下通道顺着指示牌出站,除了提前下车必须走人工检票口出站以外,林云和所有人一样顺利的出了检票口。
  站外各种不同小地区口音的四川话重庆话在叫喊,MD,林云一阵鸡皮疙瘩,乡音太TMD的亲切了!
  内江,自贡,宜宾,走不走,哥子。
  “遂宁南充方向的,兄弟,便宜得很。”

  “荣昌,隆昌,泸州,幺妹,来这边。”
  “永川的,永川的,马上就走。”
  叫什么的都有,男男女女一边叫唤一边用手比划招呼,叫唤的都是重庆周边一二百公里以内的地名,林云没有理会任何人,这帮黑车还得等下一班列车接到了才会走,中间至少得有一个小时时间,去吃碗正宗的重庆小面再走。
  林云拉着行李箱在广场外往一个方向瞎逛,有灯红酒绿,有车水马龙,有长腿泼辣的重庆幺妹儿,有耿直高声的重庆哥子。这几年愈发繁荣昌盛的大重庆越来越向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靠拢了。
  找吃的,林云有心得,得稍微离车站远一点靠近住宅区的地方才能吃到地道的正宗美味,车站贵倒是其次,关键是不正宗,糊弄一下外地人差不多,对于林云这种四川人那是肯定不会上当的,川渝不分家嘛。

  天上开始飘毛毛雨了,稀稀拉拉,时有时无的,林云根本就没有去管这些,走在家乡的土地上空气都显得格外香甜,这点雨算个球。
  大概走了得十五六分钟,看到一家面馆,大大的招牌,铺盖面。
  我去,还吃啥重庆小面呀,得去吃一碗,喝点浓汤,想着都流口水,林云毫不犹豫的拉着箱子跨进去了。
  “老板儿,三两铺盖面。”
  “要得,兄弟,你先坐到哈,等哈哈儿就来。”
  MD,听口音就正宗,没错了。

  铺盖面是重庆市荣昌区的一道特色小吃,属于川菜,因为面皮很宽大像铺盖,所以得名铺盖面。
  铺盖面通常是在揉着比较硬的面团上,通过两只手掌的夹、扯等动作,从面团上拽下巴掌大小的面片,稍微拉扯均匀后下锅煮熟即可出锅。出锅后,配以传统的麻辣牛肉汤或者鸡杂汤、豌豆碎肉大骨汤等,口感有嚼劲而不硬,下肚后浑身热乎乎的,冬天或者雨天吃上一碗铺盖面,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散发的暖意。
  而林云这种点餐的叫法,应该是属于川渝地区独有的叫法,按两计算收费,对应其它地区的大中小份来计算收费,嗯,三两属于大份!
  四川和重庆既不属于北方,又不属于南方,又吃面食又吃大米,面食呢又和北方不一样,主要体现在这个佐料上,像红烧牛肉面,鸡杂面,兔子面,肥肠面,宜宾燃面,凉面,担担面,一碗面几百种吃法,而且还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添加中。
  像自贡市、内江市这边的红烧牛肉面是一绝。
  红烧牛肉原本属于盐帮菜,因自贡历来出优质食盐,其现在有一个区仍然叫贡井,贡井这个地名得名于封建王朝时期此地有专供皇家的盐井。
  因封建时期生产力落后,自贡地区呢,采卤制盐的人会蓄养大量的黄牛和水牛来代替人力,以前呢,牛是不能随便杀来吃肉的,但是有病死累死的呀,不过苦哈哈的盐工呢是吃不到好牛肉的,只能吃点筋头巴脑的边角料,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加辣椒,加花椒,加五香,居然烧成了一道好菜,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呢,又发现用麻辣鲜香的红烧筋头巴脑的牛肉来佐面吃比直接吃还好吃。

  这是红烧牛肉面的全部由来了,舌尖上的中国有更详细的,可以去看。
  但这碗面必须得在本地去吃,除了自贡内江,外边你吃了就不是那个味儿了,绝不是某师傅麻辣牛肉方便面和红烧牛肉方便面那种传了几代,养的几头牛还只是皮外伤那种笑话可比的。
  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美食,都能说上半天也说不完。
  林云此刻吃得酣畅淋漓,这铺盖面是佐的豌豆大骨汤,有吃有喝,就得大口吃喝,不算热的天气也整得林云微微冒汗。
  这货一大碗面吃完,汤都喝完了,一算账,才9块钱,便宜,实惠,正宗。
  吃完面就该回去了,天黑了嘛,就应该坐黑车,也只能坐黑车。

  坐出租?脑子有病,七八百的价格和一百的价格问你怎么选?不安全?小概率事件是无法打消工薪阶层的省钱热情的。
  顶着时而淅淅沥沥时而若有若无的濛濛细雨,林云慢慢悠悠的回到了车站广场,此时已经过去了四十几分钟了,第二班从东部沿海地区到达重庆的动车组应该已经到了,从出站的向上台阶不断的冒出人头就能看出来。
  不同小地区的的川渝方言又开始沸腾了,此起彼伏,林云找到了一个叫着自己家地名的大姐面前。
  “到XX多少钱?”

  “120块。”
  “耶~大姐,头回子都是一百块嗒。”
  “小伙子,不说了,一百逗一百,你站到等哈哈儿,我再喊几个人哆。”
  大姐不一会儿又叫了八九个人,见不再有人出站,大姐只能招呼大家跟上,然后前面开路走了。

  林云跟着大姐左拐右拐走了五六百米,才到了一处路边停着的一辆比较旧的依维柯处。
  车上司机见有人过来,从驾驶室下来打开后门叫大家把行李放上去,我去,已经放得差不多了,林云好不容易放好,上得车来,车上已经有七八个人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