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2-31 16:57:20
三星堆的青铜神桑、神王像和纵目人面具及其他青铜祭物凝聚了他们无数的心血和泣泪,是古蜀先人勤劳智慧的结晶。这些青铜器固然精美异常无与伦比,却也耗费了蚕丛、柏灌两代前后几百年辛辛苦苦积累的物力财力。此时古蜀先民的生活水平依旧十分低下,生活器具和用度仍然非常原始,如平民还在用泥质陶和绳纹陶等陶器。
三星堆的青铜器物来的太不容易了,当敬之,惜之。
特记《三星神桑赋》以祭以怀,
系曰:三星神桑赋
盖天地初开,西海淼淼,桑田沧海,山川显也。碧海云天,群峦起伏,江河怒号,湖泽遍布,灌木参天,荆棘丛生已!闻乎飞禽啼唤,虫豸嘶鸣;观乎百鸟栖木,万兽逐林;感乎山高水远,云雾迷蒙。
其地东临巴山,西奄峨潘,北依华山,南抵滇黔。五帝谓华阳,夏属梁州,商周曰蜀,后称天府!
黄帝轩辕时,青阳居江水,昌意降若水,勤于耕桑,渐融羌夷,蜀之先人也。
青衫蚕丛者,羌汉之裔也。居石室埋石棺,除荆棘筑河道,通南北开星坊。累二百余岁,柏氏续也!
默默柏氏者,柏皇后裔也。务耕植驯飞禽,行商贾识岐黄,历三百载。蜀地渐有生气也,然苦于水,鱼凫居首耳!
鱼凫神王者,弓鱼箭鱼也。假鱼鹰行舟楫,疏蜀水解蜀难,蜀地逐兴矣。又三百年,合诸族制神王,铸神桑立金身,怀先祖列铜首,扩坊市构神殿,其势盛兮!巍巍神殿者,五丈祭台也。夯土两丈,殿高三丈,长三十步,宽近十步。自南门入,梁顶上覆,土砖下敷,石墙无缝,其意森森焉。议殿高两丈,长二十步,宽近十步。顶置天窗,毡革以覆。殿首为王,其为次首,论资排位,食官附立。民居木石,窄门无窗,室顶幽闭,遮以茅草。
夫终祭时,祭台之围,象齿环列,由低及高,秩序井然,其形煌煌也。丈许金身者,白翰神王也。其形挺拔修长,头戴纹饰王冠,面着庄严祭具,身服左衽祥袍,环手高擎铜蛇。跣足以立兮,宝相俨然兮!金身之右者,通天神树也。树端阳神肃立,躯分三簇九枝,衔花果立子规,干附奉天神鸟,承天意掌神权矣。神树擎天,仆树附立,同气连枝,相扶相依。其形栩栩如生,可夺天工之造化,堪比鬼斧之神工。
金身之左者,纵目面具也。咦,其形怪异,何也?蜀之先知也。曰洪苗,曰柏贾,曰拓槖。纵目观四路,阔耳听八方,高鼻见心,笑彦蕴慧矣。青铜面首者,蜀之大族也。排列以序,颔首闭目,其相凛然也。青铜神坛者,古蜀之景也。坛分五错,天地人也。围台之侧,诸祭之物,人兽杂糅,殊形诡状,形神兼备。奇哉!妙哉!蜀人之思,匪夷乎!蜀人之念,叵测乎!
当祭之日,丁强服祭,妇人居家,殛鸡宰豕,呈牛贡羊,其势赫赫也。萨帕吟唱,举轮执幡,附以傩舞,其声苍苍也。神王执杖,族老执璋,缄口闭目,其神谨谨也。众徒紧行,垂首恭立,稽首叩拜,其相兢兢也。
呜呼!一国之志,千万人之志也。穷国之力,铸国之器,民之累也,国之殇也。然非常时,行非常事,势之至也,难言臧否耳!
嗟乎!今之所叹,古之所难,哀之,怜之,敬之,惜之!
日期:2019-12-31 17:10:19
三星堆青铜器的来路截止目前已然描述完毕,非常期待和欢迎热心读者,乃至专家学者的提问和探讨。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三星堆青铜器将去向何方,从辉煌的三星堆到三星堆没落,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日期:2020-01-02 10:34:43
非常感谢ID为“三星堆的凝望”这位老师的验证和指教,非常感谢,还希望您能给我提出一些真知灼见,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努力还原三星堆的真实面貌,拜谢啦!
在此,真的非常感谢诸位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不才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大家能将重心放在古蜀历史的推究上来,不要就我个人做过多讨论,拜托拜托啦!
我就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不自量力的爱好古蜀历史的路人甲。倘若我说的有三分道理,多谢您的支持,如果我说的不妥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指点指点。
再次拜谢诸位热心朋友!
日期:2020-01-02 12:03:54
《孔子家语五帝德》记载曰:“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吾闻诸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能至三百年乎?”孔子曰:“禹、汤、文、武、周公,不可胜以观也。而上世黄帝之问,将谓先生难言之故乎?”宰我曰:“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采之辩,暗忽之意,非君子之道者,则子之问也固矣。”孔子曰:“可也。吾略闻其说”
宰我即宰予,字子我,“孔门十三贤”之一,惯于这样的名号,说明宰我是善思之人,某天,宰我揪着孔子问黄帝的事,孔子回答说:“(夏)大禹、(商)汤、(周)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尚且无法说得清道得明。关于上古之世的黄帝的问题,就算是上古老前辈恐怕也难以说得清吧”。
宰我不愧是“孔们十三贤”,硬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接着说:“以前的传言说法太隐晦,随便拿一点就说辨意思说的不明不白,这些都不是君子之为,所以我一定要问个清楚明白。”
孔子见拗不过,不得不说:“好吧,我也就是大概听说过一些”
重点:公元前500年的孔子也只是听说过黄帝时代的事,然后他把他听到有关黄帝的事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讲解给宰我听。
《五帝德》就是这么来的,这篇文章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孔子对五帝的一种理解,或许其中有历史影子,更多的是一种美好愿景。
今天的历史研究有了许多的出土文物和新的探测技术来辨析,但是年代误差少则一二百年(如没被污染的标的物用碳十四检测再加上树轮校正,年代偏差可在±90年内。就算这样,时间误差在180年之内的概率也只有68.17% ,这是“七国院士”夏鼐老前辈的研究结论),多则三五百年或许更多。考古只能大致获悉一个衍变过程,很难获悉历史的清晰脉络。
人类历史在时间上是有先后的,但各区域的文化没有高下之分,各区域文化文明彼此影响,相互融合,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窃以为时至今日论高下辨高低真的没什么必要的。尊重和珍惜留存的历史文化,通古今之变的目的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和民族意志,以此保持中华民族继续前进的动力,并找回属于中华民族的自信和骄傲!
倘若我们能把五千内的中华文明脉络说的清,道的明,就相当了不得了,不论在人类历史层面,还是在国家民族层面,都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日期:2020-01-02 12:46:10
庆源篇
生卒年 公元前1427年~~前1366年
庆源,昱鹄长子,生于公元前1427年,性严而刚,尚武而勇,不惑之年继任神王之位。
庆源,行事果决狠辣,性格刚毅,颇有叔祖翟鹗之风。在继任神王之前,曾领军驻守饮马河一带,对异族滋扰愤恨异常,对异族的打击不留余地。在一次面对僚人讫人等异族滋扰时,领着军队自温江饮马河一直往西追到了天全泸定一带,往南一直杀到了荥经汉源一带。僚人讫人因此很长一段时间连临邛都不敢进。后来调任双流牧马山驻地任射官,把濮人往南给逼到宜宾毕节一带,要不是因为不熟悉地形,濮人可能被撵到黔中了。
公元前1386年,其父昱鹄力不能支,庆源回到三星堆邑继任神王之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军旅改革。神王卫队扩充至500人,分五大队,在三个驻扎点轮驻;族兵制改为军旅制,每大族和小族按照五抽一的比例入军旅服役。军队建制为:司马下为步官、骑官、射官、往下为百夫长、什长;一官领五个百夫长,百夫长领五个什长,一士长领二十卒。闲时为农,战时为兵,招之即来,挥之则去!这次古蜀卫队的改革直接促使了神王卫队的军队转型,古蜀历史上第一支正式军队就此建立,盆地周边欲蠢蠢欲动的其他异族游群见状是望而生畏,从此以后盆地周边的滋扰侵犯少了许多。
约莫十余年后,成都平原安定祥和了许多,岷江也还算安静,没发太大脾气,粮食收成也还不错,成都平原再次恢复了昔日商人如织的局面,三星堆主城修筑按部就班,三星堆城收益良好,其他小型坊市也是水涨船高,收益不错,其中金沙遗址所在的金沙坊市成为了仅次于三星堆的二级坊市金沙邑。因为坊市的兴起,庆源还专门令槽人进行了一番财物收支的改革,略过不表。
每年大型的祭祀活动的震撼洗涤,王威已经深入人心,神王权力由此拔到很高的位置。庆源或许是有点骄傲了,也或许是为了彰显神王的权力和威势,命祭工除了先祖一直沿用的石制祭品保留之外,其他祭品全用铜制和玉制取代,祭祀服装和规模重新定义,初秋祭祀大典规模宏大等等。鱼凫神王时代后期随着制作精美的铜制祭祀品大规模运用,虽衬托出了神王的威严和拔高了神王权限,有利于鱼凫神王的管制,却也使得神王慢慢的脱离了古蜀庶民,古蜀阶层由此开始分化。三星堆的国家形态自此成型。
公元前1370年左右,三星堆主城工程完工,神殿和议事殿也接近完工,鱼凫王族和其他贵族自是高兴万分,可苦了古蜀先民!同样,主城完工的隆重祭祀大典也是少不了的,实乃古蜀上古盛世是也!
公元前1366年,庆源卒,终年61岁,其子胜煜继任神王之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