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
第26节

作者: 胡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啊,追兵!”董卓从狂妄大笑到大惊失色。
  西凉军上下也乱成一团。
  “杀啊!”刘宇,关羽,赵云与一万五千上庸军悍然杀入董卓西凉军后军。
  在三人的带领下,上庸军上下士气如虹,反观董卓西凉军,士气跌到了谷底,被上庸军杀得节节败退,数万后军,几乎顷刻间溃散。
  董卓怒吼:“吕布,李傕,郭汜竟然伏击失败,还引来了追兵,该死!快,让他们三个给我挡住追兵。”
  “命令前军,中军,舍弃百姓与部分财物,只带天子朝臣,速速撤进潼关。”董卓接连下令。
  吕布,李傕,郭汜三人有苦说不出,他们能说自己其实已经伏击成功,击溃了曹操近三万兵马,刘宇大军是后面才杀过来的。
  本来刘宇上庸军区区一万五千人,吕布,李傕,郭汜等人不用惧怕的,但他们谁敢肯定刘宇大军身后是不是就没有其他诸侯大军追来了。
  吕布遭到刘宇,赵云围攻,被刘宇和赵云压着打。而关羽则一人压着李傕,郭汜二将打。

  吕布,李傕,郭汜三人领着西凉后军不得不且战且退。
  刘宇三人带着上庸军追杀了董卓西凉军整整三天,直到董卓西凉军主力撤进潼关。
  潼关天险,刘宇兄弟三人只得望关兴叹,不过这三天下来,他们击溃的董卓军也超过了四万,其中斩杀便超过一万,另有两万多西凉军溃兵散乱在潼关之外。
  刘宇兄弟三人尽可能的俘虏这些散乱在通关之外的西凉兵,同时,西凉军一路上遗弃的财物,粮草,军械,百姓不计其数,甚至还有一些汉廷官员,自己趁乱,或董卓来不及顾及,也将他们遗弃在了潼关之外。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虽斩杀了上万西凉军,但刘宇的上庸军也损失近三千,好在俘虏到了一万四千多西凉散兵,届时一番赛选整训,不仅能补回损失,实力还将更胜一筹。
  况且,还有不计其数的财物,粮草,军械等,另有十几万百姓,总而言之,刘宇这次追杀董卓,可谓大获全胜。
  “哈哈哈哈,我军此番大获全胜,加之汜水关斩华雄,虎牢关败吕布,我兄弟三人以及上庸军必定名扬天下。只可惜没能杀死董卓夺回天子,乃为憾事。”大笑后,说到后面,刘宇不禁叹息,一副愁苦的模样。
  关羽劝解道:“大哥,你已经尽力了,怪只怪诸侯不齐心,自私自利,除了曹操,根本没有一个真心为汉室着想。”
  刘宇又长叹一声,实则他内心根本不希望劫回天子,因为以他现在的实力,真的劫回了天子,反而是巨大的祸事,能得到这么多财物,粮草,军械,还有百姓,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好一会,刘宇才似重新振作。
  他下令道:“二弟,三弟,董贼非一日能灭,诸侯也不是善茬,为了避免诸侯发现我军大胜董卓后前来夺功,我留五百骑兵另有事办,你们速速率领剩余大军,将俘虏,财物,粮草,军械,还有百姓带回上庸。”
  “是,大哥。”关羽,和赵云没有多问,当即领命。
  关羽和赵云去后,刘宇又派一名士兵前去洛阳向袁绍以及诸侯报捷,没有提俘虏的西凉军士兵,以及财物,粮草,军械等,只说劫回了十余万百姓,但这十余万百姓财物粮食等早在洛阳就全部被董卓抢了去,如今百姓急需粮草维持生计,万望联军早日拨发粮草给养百姓。
  刘宇不知道,在他追杀董卓,劫回百姓的时候,百姓中有一辆属于汉庭官员的马车中,一十四五岁美人微掀车帘,对他惊鸿一憋,正是鼎鼎有名的文学大儒蔡邕之女蔡琰。
  不仅是蔡琰,大儒蔡邕也夹杂在百姓中被关羽和赵云护送回了上庸。
  第27章 孙坚得玉玺联盟崩塌
  曹操引兵追董,遭遇惨败,没有在诸侯当中掀起什么风浪,诸侯只嘲讽了几句,便懒得关注继续曹操。
  倒是刘宇引兵追董,大败董卓,还夺回了十几万百姓一事,让诸侯们颇为震惊。
  只不过,刘宇竟然请求诸侯联军拨发粮草给养十几万百姓,让他们极为头疼。谁也不敢胡乱说什么不要百姓之类的话,但让他们拨发粮草去给养那些百姓,也是万万没有可能的,一粒都不可能,若粮草都被百姓吃了,他们麾下的士兵们吃什么。
  诸侯一番相互推脱,最后齐齐心照不宣的不去提及刘宇和十几万百姓,当然也就没有去追究刘宇除了劫回十几万百姓是否还劫到了其他什么东西。

  曹操被吕布等人伏击,兵败后,返回洛阳。
  入眼的,尽是诸侯饮酒作乐,不思进取的画面,他大感失望,加上诸侯嘲笑他兵败,令他羞恼不堪,当日便拂袖而去带着残兵离开了洛阳,返回陈留。
  且说诸侯分兵屯驻洛阳,孙坚兵少,灭宫中余火之后,便设帐于建章殿废墟上。
  孙坚一番心痛和感慨:“吾此番联军讨董,奈何为袁术所误,惨败一场,损兵万余,还折大将祖茂。虽与联军最终打跑了董卓,奈何得到的也仅是一座空城,相当于损兵万余,折一大将,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呜呼哀哉。”
  入夜,孙坚令人打扫建章殿瓦砾,忽闻一名士兵来报:“将军,殿南有五光宝色起于井中。”
  孙坚精神一振,猛地起身道:“且去看看。”
  “拉上来。”立于井边,果然见井内五色宝光闪烁,且井内有人影,孙坚赶忙下令道。
  人影被拉了上来,竟是一具宫女的尸体,尸体颈下挂着一明黄布囊,解开一看,露出一块方圆四寸,上携五龙交纽的玉玺。

  孙坚精神振奋的将这玉玺拿了起来,并翻开下方一看,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面刻有篆文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哎呀,主公,恭喜你了,这是传国玉玺啊!”程普大喜拱手叩拜道。
  “传国玉玺?”孙坚一惊,隧又热血沸腾。
  程普起身解释道:“主公,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便以此石进献楚文王。楚文王使人解之,果然得玉,世称‘和氏之璧’。秦二十六年,秦始皇令良工琢成玉玺,李斯又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中,风浪乃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于路旁献上此玺,于是此玉玺又复归于秦。次年,始皇崩。后来其孙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遂成为传国玉玺!”

  孙坚双手摩擦玉玺,内心激动无比。
  程普又道:“主公,今汉室衰微,四百年国运将止,天意受此玉玺于主公,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
  孙坚立刻惊醒,道:“你言正合我意,明日便去向袁绍告病辞归,返回江东。”
  随即,孙坚命程普等将收拾行装,他没有注意到,一名参与打捞传国玉玺的士兵半夜悄悄离营,不知所踪。
  次日,孙坚带来程普等将前去袁绍帐中辞行。
  孙坚拱手对袁绍说道:“坚偶染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向盟主告辞。”

  袁绍早在半夜便得到消息,听孙坚这番说辞,他盯着孙坚冷冷一笑道:“你恐怕得的是传国玉玺之病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