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市场探秘:对服装市有兴趣的人士请进》
第19节作者:
服装探秘 但是这个爱谁跟谁,相应对给另一方造成不安全的感觉。不是吗?大路货的批发商,零售店的来拿货,只要是拿就给。品牌的就不会这样了。
做品牌加盟,风格及定位都没有变化,当发现不适应当时市场的时候,就无法调整。没到合同期毁约,自然要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投入的资金相对同规模的普通店,要大好几倍,风险也大好几倍。但普通店灵活机动,可以适时调整,就投资回报率来讲品牌专柜未必大过普通店铺。
经常听到人家说做服装的利润是百分之二百。我既没有学习过服装专业,也没有学习过相关经济术语。凭我个人的了解,利润别说是百分之二百,就连百分之百都不可能。一件衣服,普通店铺一般以三倍进货价标价,如50元进货,标148元。有人说利润说百分之二百。我说是百分之六十六这样。1元进价的东西,100百元卖出去,利润是百分之九十九。如果是偷来的不用钱的,也就是没有直接的成本的,那就是百分之百利润了,可这种不算是商业行为。如果说投资回报率,那就会有百分之一百,甚至百分之一千都有。比如说,投资50元进一件衣服,别的成本暂时不讨论,150元卖出,那么投资回报率是百分二百。年初投资股票一千元,初尾全部套现还是一千元,这投资回报率
为零,全部套现为二千元,投资回报率是百分之百,全部套现一万元,投资回报率是百分之九百。
上面这段东西是我想当然的,没查过书也没求证过人。对不对自己都不知道,专业经济人士可以指正。
加盟的时候考察公司要了解公司的很多东西,不一一详说了。觉得以下几点值得一说:加盟金、保证金、进货折扣、年度进货金额、首批订货金额、首批进货金额、订货还是配货、换货率、跨季换货率、装修款补贴或返还、导购员的培训、装修材料的配送、衣架及POP等辅助材料的配送与赠送等等。以上所讲的东西,一是一,二是二,全部清清楚楚写在合同上,不能含糊。合同基本上是品牌公司统一格式的,里面有些条件疑似霸王条件,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权益有可能会受到损害的,一定要坚决修改,不要轻易相信业务员搪塞过去。比如说模特,一些公司坚决为了统一形象及风格,坚决要专柜用公司的提供的模特,如果价钱合理还好,如果来个天价那就是明摆着欺负人了。合同签订之后,主动权就在品牌公司方面。不要给品牌公司以后任何可以推诿的理由。品牌公司和大路货是一样的,成功的例子不少,但失败的例子更多。而且品牌专柜亏损的话,往往要比大路货的店铺亏得多。
前面所有的东西都不是我深思熟虑之后写出来又反复修改后才发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空的时候写了就发上去的。所以有些不系统,日后发现在遗漏的会纠正补充。
日期:2009-05-07 04:05:10
(四十五)
话又说回到进货。开业的时候或换季的时候进货,一定要注意时间、季节气候与进货尺度的把握,主要体现在春装与夏装,秋装与冬装相互搭配。比如说,四月底开业的,应该不上春装或极其少的上春装,五月以后开业的,就全是夏装了。最难搞的是六七八月开业的。上夏装又不能上太多,上秋装又上不了。八九月份开业,地理跨度太大,南北气候有异,秋天长的多上点秋装,秋天短的上少点秋装。时间越早,冬装尽量少上,随着天气上。上得太早,小心是旧板,也小心压货压货款太久。
说到天气,不知道从哪里看到过,有人预测说今年的夏天天气反复杂无常。现在确实是这样,服装的小旺季还不见到来。
做服装,一般做的是冬天几个月的生意,夏天能赚一点非常不错,保平也不错。换季的时候大多数是要贴钱的。赚钱就在冬季。也有的供应商跟我说,说她们夏天还好做一点,赚的钱多。主要是夏天的货成本低,出货清货都好,冬天的货成本高,不敢怎么放开来做,加工厂是这样想,批发商也是这样想,零售商也是这样想。而且,不管是冬装还是夏装,单件衣服的利润率基本在一个范围之内。
零售店七八月份这样,货也销得差不多,说不补货吧,货架上货不够,又尽是剩货,挺难堪的。补货吧,批发市场上这时候都不会出新板的,补回来货又怕增加压货。换季的时候,一个是货架空了,一个是顾客购买减少了,想不难堪都不行。
如果说这时期,拼命清夏装,没有利润可言,如果是低于进货价清货,还要贴钱进去,而且还要贴租金和人工。
我以前每到七月份,专门去批发市场找一些清货的货回来,这时候,很多批发商是会甩货清货的。不知道内地的一些店铺这个时候自己有没有办法拿得到清货的回来。有了这些清货的回来,掺进以前的货来卖,就算是打折了,也会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
服装超市的标价一般是进货价的两倍,如果换季打五折促销话,就是平本,但人工及租金的费用还是照出不误,算起来还是要贴钱的。但如果是清货,按以前进的货打一样的价,就算打五折,一般也会有百分二十到三十的毛利。没办法,每到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服装都打折。打折促销,就是尽可能的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打折打多了,就会伤到服装商自己。现在很多人对打折都麻木了,不感冒了,甚至有的人认为服装打折是商家欺诈消费者的一种行为。这种手段也确实是掺杂着欺诈消费者的一些行为。
商家为了不让消费者产生对促销活动的误解和偏见,促销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以前打折,演变为买100送50,买100送100,再演变成为买100减50现金不等。原来是送现金券,后面送现金。现在更利害的都有,买200送500券都有。
商家搞活动之前,都会很精确的计算,哪些手法即可以拉客来,又不让自己吃亏的,那些不划算的,就不搞活动,活动海报上就会说明,某些某些商品不参加本活动等等。
算一算买200送500券。实际上是,拿出200现金购买700元的衣服,调换过来的就是,700元的衣服200元卖出,其实是差不多三折。如果按普遍的三五折拿货的话,商家是贴钱的,而且商场就算是搞活动,也还是要扣一些点的。商场最乐意专柜商搞活动了,人气旺,可以带量商场,有超市的还可以带旺超市,而收入可能一丁点都不会减少。惨就惨在专柜商,被拼个头破血流。
问题的玄机在这里,第一,品牌公司会弄一些折扣更低的一些商品支援专柜商,三折,二折,甚至一折。至于为何折扣低,前面是有讲过的;第二没有200元一件的货品,货品标的多是168、188、198元。说是买200送500,实际上绝大部分是至少250以上。第三,送那500元,其实极少一部分人放弃购买,购买的也是没有这个整数的。要么就是买不够,要么就是买多了补钱。
算来算去,估摸在四点五折左右。那么为什么商家不直接打四点五折?就是因为打折打腻了,商场玩的就是噱头,玩的就是消费者的心理。一样的数学结果,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绝对不一样。我们也都是消费者,想想自己是不是对商家这些不同的玩法有不同的心理效果。
不过,说句实在话,商家把活动都搞到这个地步了,也没赚到什么钱,消费者得到的实惠还是有的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