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弯弯》
第18节

作者: 五十沧桑云和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最先发言的是宋老夫子,他在这个学习班里,是最大的最资深的走资派,每次政治运动都少不了他。
  台上的吴胜杰和郝连成都曾经是宋老夫子的学生,如今让老师在学生面前背书,不能不说是造化弄人。
  不过,今天宋老夫子发言也还是诚恳的,没有讥讽、嘲弄等酸言酸语的。他心里其实也很清楚,这两学生对他还算是关照的。不然的话,他可能被整得更惨,有可能还未必能挺到现在。
  “尊敬的吴书记、郝连长,这一段时间,本人深刻认识到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之间的天差地别。过去只知道一味追求个人享乐,脱离了劳苦大众,不了解农民的疾苦,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同样大有文章……”
  宋老夫子洋洋洒洒检讨了一个多小时。从自己的出生、家庭环境,到现在负责协助生产队里的仓库管理,详详细细讲了个遍,剖析得精准而又深刻。在刘恒听来,有点感同身受。宋老夫子果然不愧是章胜村最有学问的人,这头一次见,就让他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
  吴胜杰和郝连成在台上静静地听着,他们心里其实是非常同情宋老夫子的。可是不管他改造得如何好,他们两人都无法帮他摘掉头上的这顶走资派帽子。他这个走资派可是在革委会挂了号的,谁敢轻易给他取消掉?两人顶多只能暗地里帮忙照顾他一下,让他少吃点苦头。

  宋老夫子讲完,就轮到魏和尚发言了。
  魏和尚从青龙寺出来,就没再剃光头,头上与一般人无异。如果不是知根知底的人,还真不知道他是个出家的和尚。
  信佛,被列为“四旧”,被认为是迷信,魏和尚就成了四旧分子的代表。他是个大老粗,讲起来自然没那么利索了。
  好在吴胜杰和郝连成也没怎么计较,耐着性子任他结结巴巴的讲了十多分钟。他讲话的内容基本可以概括为,承认自己误入歧途,唱好社会主义光明路线,坚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最后,论到刘恒这个知青发言。
  虽然同是接受再教育,刘恒的身份跟前面十几个人不一样。他们属于批斗的对象,而他只是按照中央的部署,作为新生代知识分子,来向贫下中农学习,感受农村生活的。所以他谈的只是感想和心得,以及自身的心态。

  刘恒具体讲了三点。一是农村是广阔的天地。二是农民是有大智慧。三是要虚心向农民伯伯学习,扎根农村,志在农村。
  至于刘恒讲的是真心话,还迫于自己当前所处的环境虚以委蛇,没人去追究。就如前面人检讨的一样,谁敢说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
  不过,在几十年后,当刘恒重返大杨山,再来章胜村时,大家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刘恒对黄土地、对农村、对农民是有真感情的。
  日期:2020-01-27 09:38:04
  第0025章:天  机
  篱笆院,砖瓦房。

  刘恒很容易就找到了。
  这里是宋老夫子的家,跟他毗邻的是魏和尚。
  魏和尚从青龙寺下放到生产队,没地方住,村里作主就把宋家的房子支了一间给他。
  远远的,刘恒就听到院子里棍棒在寒风中急速挥舞“嚯、嚯”的声音。
  魏和尚又在练武了。
  刘恒没有急着进去,在篱笆院静静地看了好一会,直待魏和尚打完一套棍法。

  “刘知青,怎么有时间到我这来?”显然魏和尚早就察觉到篱笆院外的刘恒,棍法一使完便看了过来。
  “听闻魏师傅武功惊人,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刘恒部这话是发自内心的,他自小在军区大院长大,见多了爱好武术的革命前辈,经常在院门口树荫下施展拳脚。
  “刘知青也懂武术?”魏和尚好奇起来,看单薄的刘知青怎么也不象习武的人。
  “没有,我只是以前见过不少长辈习练武术。但感觉他们都没有魏师傅如此虎虎生风,所以才有此一说。”刘恒如实应答。
  “是不是贵人到了?”忽然砖瓦房的门打开了,宋老夫子手里握着书卷走了出来,“啊,是刘知青,果然是贵人到了!”

  “宋老夫子,我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刘恒疑惑起来,为何宋老夫子一见了他,就说自己是贵人呢?
  “此乃天机,不可泄露。还是请刘知青进屋吧!”宋老夫子点而不破,要留下悬念待日后来验证。
  进得屋来,没有刘恒想象的单身男人的零乱。也没有他假想的墙上二胡,桌上铺开了笔墨纸砚,书柜里塞满了书籍。
  唯一见到的,就是宋老夫子手上的那本《资治通鉴》。
  “宋老夫子既是‘走资派’,又是‘臭老九’,不怕人家再参您一本?”刘恒不觉调侃起来,虽然两人年龄相去甚远,但难得在这章胜村有这么一个执着的读书人。
  “山里人生性善良,只要无损于人,他人又何必乱嚼舌根子呢?”也确实如宋老夫子所言,如果以他的身份处在城里,只怕早就被人折磨体无完肤。只有在这山旮旯里,还勉强保得周全。

  “宋老夫子竟然无所畏惧,那我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宋老先生,有什么好书,不妨借我一读。”刘恒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内心是非常尊重宋老夫子的,应该尊称他为老师或长辈,可这一上来,自己的语气不自觉间变得跟他好似平起平坐起来。
  “刘知青真想看书?”宋老夫子紧盯着刘恒。
  “当然了!”自从家里突生变故,一直谨小慎微的刘恒,忽然变得大大咧咧起来。
  “那好,请随我来!”宋老夫子把房边的小木梯撑起来,往楼顶木板用力一顶,就发现楼上还有一个阁楼,想来他的秘密都在里面了。

  上得阁楼,宋老夫子摸索着点亮一张长方桌上的油灯,里面果然别有洞天。宋老夫子的学问、才艺,在这里一览无遗。
  铁画银钩般的书法,活灵活现的人物景致,充斥了整个阁楼。刘恒对书画不是很内行,震撼的是如此一个被社会唾弃、所不容的人,仍然对艺术竟有着这般的执着和热爱。
  宋老夫子书柜里的书也是琳琅满目,都是些国学古书,诸如《春秋》、《史记》、《论语》、四大名著等等。与刘恒在学校读的语文、数学、历史、地理什么的,完全不一样。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对这些书籍的热爱。在这个年代,有书读,对于他们这些知识分子来说,似乎比有饭吃更重要。
  不知不觉间,两人在阁楼上聊了两个多时辰。如果不是上面的光线暗,楼下的魏和尚又催得紧,预计他们还有得聊的。
  这一次见面,因惺惺相惜,而变得相见恨晚。
  临走时,刘恒在宋老夫子那里借了些书,藏在棉袄里带回去了。在这荒山野岭里,书,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眼下正是天寒地冻的季节,农活干不了。

  除了偶尔参加一次学习班外,属于刘恒个人时间就多了起来。跟富贵叔偷偷上山打过几次猎,学会了如何使用土铳。剩下的,就是复习功课,看书、写日记了。
  当然,在二狗和八女兴头上,也不时教他们些简易的文字,或者给他们讲些小故事。时间一长,两个小鬼就象跟屁虫一样,紧随刘恒左右,被人笑称是他的哼哈二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