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3票以后,吴胜杰的票才多了起来。25票的时候,吴国华勉强只多出了吴胜杰两票。形势的风云突变,让监票的章春宝也有些躁动起来,拿着刘恒递过来的选票看了又看,生怕他念错了。而台下的党员、干部更是瞪大了眼,盯着墙上的“正”字笔画的演变。
念到32票,吴胜杰的15票领先吴国华1票。双方选票虽然处于胶着状态,但似乎已不利于吴国华了。
剩下的还有9票,谁能胜出,尚未可知。会场上,除了负责倡票刘恒的声音,大家都摒住了呼吸。
日期:2020-01-30 19:56:47
第0035章:尘埃落定
半个月以后,黄委员又上山来了。
这一次上来,他带来了革委会最终意见。确定吴胜杰同志担任章胜村支部书记,同时结合他个人建议,对村委会干部进行了微调。
“同志们,经革委会批准,决定任命吴胜杰同志担任章胜村党支部书记。章大福同志担任副书记,郝连成同志担任主管农业的副大队长兼民兵连长。”
黄委员端坐在 台中央,喝了口刚泡的热茶,“同志们,这次对我们章胜村两委班子进行调整,是着眼于当前工作的迫切需要,是革委会的集体决定。任何人都必须服从组织决定,要团结在以吴胜杰为班长的周围,切实把我们章胜村各项全力、有序的推进下去。抓好农业生产,改善群众生活。严禁阳奉阴违使绊子、扯后腿……”
黄委员的一番话,显然有警告的意思,听得吴国华、宋大成、柳如雁脸上表情极不自在。而台下的章春旺知道自己彻底没戏后,敢怒而不言。
这一次调整,毫无疑问,吴胜杰和郝连成收获最大。
吴胜杰由副书记直升书记,成了章胜村最具权威的人物。
而郝连成不但把民兵仍然牢牢地抓在手里,更是兼管了农业这一大块。可以说,他的权力几乎比肩大队长。
章大福由副大队长转为副书记,也算是进了一步。他原来一直是支持章胜垸再增加一个干部名额,没想到这老小子临阵倒戈,投到吴胜杰怀里了。直把章春旺气得牙痒痒,恨不得踹他一脚。
原来跟老支书的几个人,没有一个人得到了进步,成了或明或暗被批的对象。在他们几个人心里,就嘀咕开了。要不进一步抱团取暖,与之抗衡。要不改旗易帜,转投对方阵营里。
不过,这一次调整,似乎还留有悬念。郝连成原来是民兵连长兼团支部书记,这一回并没有说他仍然兼任团支部书记。按照他一人兼两职,也不大可能再兼团支书。由此推算,应该还会增加一名专职团支书。
可这团支书,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的。是有年龄杠杠的,超过28岁以上,就不能再担任了。这对老大粗春旺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位置只能是留给年青,又有文化的人来担任。
会后,黄委员并没有急着下山。他要在山上待几天,观察吴国华一帮人会不会搞出幺蛾子,帮吴胜杰稳几天阵脚。
吴胜杰对发展章胜村是有腹案的。在接任的第二天,就召集村两委会议,明确了两件事。
一是落实刘恒担任村里农业技术员,先把红薯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开。在会上,吴胜杰把新品种红薯试种过程作了说明。要求各生产队把规划面积、区域先确定下来。由刘恒负责把红薯种储藏、培育好,然后跟生产队的技术员做好对接和指导,并跟踪种植效果。
与此同时,让刘恒兼任村团支部副书记,以副书记身份主持团支部工作。
对刘恒的安排也是合情合理。他既然是知青,又亲手培植了红薯新品种,文化水平和技术自然是不落人诟病。而且人又年轻,兼着主持团支书工作,再合适不过。
第二件事,就是吴胜杰坚持村小复课,要让下一代接受文化教育。虽然革委会没有明确同意学校复课,但山下有些村已经在偷偷做了,所以吴胜杰也想跟进。
从前年开始,文化***虽然还在喊,但势头却已明显弱了下来。很多认为是对的东西,又重新回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来了。只是上头没有明确表态,恢复需要承担相当的风险。没人过问也就什么事没有,要是追究下来,说不定又会被当作典型来批斗。
吴胜杰上任初始就唱这么一出,显然是有些冒进。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告他一状,预计够他喝一壶。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说明他是有担当的,认为对的事情,就敢去做。
其实吴胜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此他还专门向黄委员征求过意见。黄委员也不好明确表态,只能是当作不知道,默认他把这件事推起来。章胜村地处偏远,只要村里人不对外说,自己装聋作哑,基本上就传不到上面去。
当然,目前章胜村两委里面,以大队长吴国华为首的一帮人,肯定对吴胜杰不卖账。他们要是借此问题发难,那就有麻烦了。在这个过程中,吴胜杰也做了大量工作,找他们一个个座谈,动之以理、晓之以情,要求从子孙后代利益着想。他们这一代人多是目不视丁的庄稼汉,不能再耽搁下一代,永远都生活在大山里。
虽然不清楚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但表面上没人直接表示反对,毕竟这是对全村老百姓利好的事情不然。他们公开唱反调,就是和全体社员们作对,是要被唾弃和责怪的。要搞,他们也只能暗地里耍些小动作。
学校开学,计划春节后就着手进行。年前把校舍整修好,腾空打扫干净就可以了。
教学还是把宋老夫子这些原来的一帮老师请回来,再将曾经教过中学的郝连成老婆充实进去,师资力量就已经配备齐了。剩下的只待统计适学孩子,做好他们家长的思想工作,把学习用品购置齐,一开年,就可以开学了。
日期:2020-01-30 19:57:28
第0036章:甩不掉的冤家
学校开课,不只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还可以避免无人看管出现意外。
对跟宋老夫子一样的老师们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新生。只有站到三尺讲台上,才能获得尊重,有一种园丁的获得感。
二狗和八女也八岁,刚好可以上一年级了。两个小家伙一听说学校里有很多小伙伴,就兴奋得一有空就围着刘恒问七问八的。
考虑“二狗”、“八女”不好听,刘恒征得他们父母同意,分别给他们取了个学名。“二狗”叫“章民安”,“八女”叫“章国泰”,意喻“国泰民安”。
这两个小家伙,在刘恒处已经学了不少知识。汉字都认识几百个了,数学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也是信口拈来。
不过相较而言,二狗憨厚,八女机灵,有点承袭他们父母的品性。
二狗的姐姐杏儿,今年也十四岁了。这个年纪在农村,已经有人帮忙做媒找婆家了。
她在适学年龄时,遇上了风起云涌的文化***,学校被关掉了,没能上成学。现在有所缓解,可以上学了,却又年龄大了,象她这个年龄层的,似乎注定只能是个文盲。
好在在刘恒身边,杏儿也跟着认识了些字。最起码还能歪歪曲曲的写写自己的名字,算些简单的加减法,比目视识丁的文盲还是要好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