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弯弯》
第39节

作者: 五十沧桑云和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灵,你看我带什么好吃的来了?”见郝灵一个人在忙着养蚕场的规划图,孙天亮嬉皮笑脸的想跟她私下拉近距离。
  “孙副镇长,你有没有老婆?”郝灵抬起头一本正经地盯着孙天亮。
  “有。”孙天亮不明白郝灵的意思,一下子怔住了。
  “你有老婆,有家有室,一天到晚围着我干什么?”郝灵追着发问。
  “你是养蚕场的技术员,我是主管养蚕场的,我们在一起是工作需要呀!”孙天亮诡辩起来。
  “养蚕场是以张场长为主,有事你也应该去找他呀!”张场长张金生原来是月牙湖管理区主任。由于跟书记闹不和,才把他调到这里来当场长。
  “你觉得技术员职务太低了?”孙天亮觉得如果对方真的是嫌职务低了,事情倒好办很多。女人只要有了欲望,就有办法搞定她。
  “孙天亮,我再次正告你,谈工作可以,别的心思你不要用在我的身上!”郝灵不想再跟他纠缠,说完后就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不理对方了。
  大衣里还捂着两个肉馅包子,孙天亮被无视晾在一边。见郝灵不搭理自己,只能灰溜溜的夹着尾巴出门了。
  看到一只瘦黄狗在雪地里闲庭信步,孙天亮气不打一处来,掏出怀中的肉包子,向瘦黄狗砸了过来。瘦黄狗一受惊吓,远远的跑开了。
  “妈的,连狗都不理。还说什么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孙天亮心里恨上了。
  孙天亮出去了,郝灵心里倒翻腾了起来。她不担心他以后会给她小鞋穿,这里待不下去,就回山里好了。镇里虽然比山里条件好很多,但这里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得很厉害,不象山里人那么单纯。
  看孙天亮就是个花花公子,每天穿戴得整整齐齐,哪象个农村基层干部。这样的人能走上领导干部岗位,家里背景肯定不一般。

  这些都不是郝灵关心的重点和最大的忧虑。她只想尽全力把养蚕办好,对得住袁镇长的重托。而情感的归宿,才是她最大的心病。
  眼看自己都已经二十五了。跟同龄人比,她们的娃儿已经可以放牛了,而自己婚姻还没有着落。
  刘恒离开整整一年了。他已入读京城燕京大学,偶尔回信都显得很忙,压根就没有言及两人之间的婚姻问题。反是几次劝她放手,另找适合她的幸福。
  家里给郝灵的压力也不小。两个弟弟,一个二十,一个十七,也都到了找对象的年纪。却因为自己还没嫁出去,好像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成家立业。为此,父母亲没少埋怨她。这也是她愿意到镇上养蚕场上班的原因之一,免得家人总在耳边唠唠叨叨的。
  刘恒没有明确的态度,家里又催得紧,这边孙天亮又不断的骚扰,让郝灵有时候真想找个地方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场。
  可哭过之后呢?一切还会是照旧。郝灵决定还是要尽快去找刘恒,去当面和他谈谈。
  日期:2020-02-03 08:32:37

  第0055章:新的思考
  袁平来滨江镇上班已经有大半年了,其间除了国庆节回了一趟省城的家,其他时间几乎全泡在工作上。
  十年文化***的耽搁,百废待兴,工作上可谓千头万绪。这其中最难的,是很多党员、干部还是本着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抱残守缺,积极性不高,担心枪打出头鸟。所以这大半年来,袁平除了应付日常外,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做大家思想工作。而一些前瞻性建设性的工作,基本还没有涉猎。即便如此,袁平还是感觉做得很累,开展农村工作确实不容易。
  这时候,袁平想到了吴胜杰。在没有接任村支书之前,就已经在秘密地试种农业新品种,继而有声有色的发展养蚕业、茶叶种植等一系列壮大集体的举措,确实让他感受到力量。战斗英雄就是战斗英雄,在哪条战线上,都能坚持不懈地战斗,成为时代的楷模。这一点,袁平觉得是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
  吴胜杰的请托,袁平会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这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责任。从山上带下来的山货,通过邮局都寄出去了。请人帮忙及援助的事,在电话中也做了沟通。再利用春节期间,自己回去一一上门拜访,袁平相信会有所收获的。
  要回省城过春节前,还有一件事情必须做好。年前的那场雪灾刚去不久,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伤亡家庭的安抚,袁平觉得都要亲自去看望一下。在生活物资上予以帮助,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在佳节来临之际,送到他们的手上。
  在这场五十年不遇的雪灾中,章胜村也有不小的损失,十六户社员房子倒塌。不过庆幸的事,无人群众伤亡。跟其他二十二村比较起来,算是灾害最大,损失最小的了。这无疑又凸显了以吴胜杰为核心的章胜村两委,有着强有力的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
  暴雪下了一天,仍然没有停的迹象,吴胜杰就感到情况有些不妙,这情形太象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一幕。大雪封山,出入不便,后勤生活物资借给保障困难,结果很多战友不是战死,而是冻死、饿死的。
  想到这一层,吴胜杰当天夜里就组织如开村委领导班子紧急会议。要求学校停课,各队夜里组织召开社员大会,摸排各家各户住房情况,做好危房群众随时准备转移的工作。
  第二天,看着暴雪还在下个不停。吴胜杰不再犹豫了,立即发动党员、干部、团员、民兵,协助危房群众及其家属进行转移,全部集中到小学里进行安置。就是一些老弱病残不方便转移的,村里也视具体情况,进行就地安置,把他们交给队里房子比较牢固的社员家里来照顾。
  这场暴雪持续下了四、五天,待灾情完全解除,已是半个月后的事情了。看着倒塌下来的废墟,人们庆幸多亏有了吴胜杰的决断,才让很多人家避免了人员伤亡。

  “吴书记,我们又见面了!”
  两双手握到一起,袁平有一种井冈山胜利会师的感觉。
  山里山外断了音讯这么长时间,时隔两个多月,在中国农历腊八节这一天,袁平再次来到了章胜村。
  “袁镇长,感谢您带来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昨天村里就已经安排人到镇上,把受灾群众救济物质全部领了回来,这样也不同程度减缓了村里的压力。目前房屋倒塌的群众还集中安置在小学里,他们的房子年前是赶不出来了,只能是年后建好再搬回去。
  “老吴,这是我年前最后一次下村,明天就回去了。为了你们水电站的资金和设备,还要赶在年前,到处烧烧香、拜拜菩萨。”
  两人行进在去往小学受灾群众安置的路上,袁平主动说起了水电站的事,并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有劳袁镇长!”
  “你老吴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在前面冲锋陷阵,我在后面怎么着也得为大家解决一些后顾之忧!”袁平爽朗的笑起来。
  “袁镇长,郝灵在养蚕场工作怎么样?”
  “还不错。目前养蚕场还在建设中,她做的规划还是相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你老吴带出来的兵,怎么可能是孬种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