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第40节

作者: 陈禹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5-08 20:02:53

  心理关羽41
  司马徽和徐庶的这套说辞不是他们自己凭空想出来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思想会完全雷同,尤其是对有思想或自认为有思想的人来说,更加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这一切来自诸葛亮对自己准确的包装定位以及不厌其烦的重复宣导以及潜移默化的暗示诱导。这件事情做得非常成功,久而久之,和诸葛亮密切交往的人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一提到“诸葛亮、孔明、卧龙”这几个关键词,那一套说辞就自动自发从脑海中蹦出来了。

  司马徽徐庶是这样,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等也是这样。
  众口铄金,众口也能炼金。当这么多个有分量的朋友众口一词为你做宣传、做推广的时候,想不成名人都难。
  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也可以算是自我营销的绝顶高手了。
  不管怎么说,诸葛亮是个超级贤能之士已经成为刘备脑海中刻板印象了。刘备恨不得立即见到他。于是,刘关张兄弟三人踏上了寻访诸葛亮的行程。
  刘备等寻访至隆中卧龙岗,来到诸葛亮庄前下马。刘备轻叩柴门。

  一个小书童出来应门。刘备说:“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见屯新野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刘备自以为说话很得体了,这么一个地位尊贵的人亲自上门来拜见先生,应该是够礼数的了吧。前面说过,头衔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权威感,也便于对方快速进行识别。
  刘备的这一大串头衔,大部分早已徒具虚名了,充其量不过是刘表手下的一个新野县令罢了。但他依然一字不拉,不厌其烦将自己曾经拥有的头衔全部报出,可见尽管刘备如今地位卑微,但内心中还是充满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不过,诸葛亮的书童水平也不低。一句话说出来,差点没把刘备撅了个跟斗。
  书童说:“不好意思,我记不得这许多名字。”

  现实中,也有很多人的名片上印着黑压压的一大批头衔,其心理和刘备有类似之处。只是没有这样一个小书童童言无忌,一语刺破罢了。
  刘备脸上一红,立即被打回原形。是啊,今天是上门求贤来了,又不是来显摆头衔来了。刘备删繁就简,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说了最精炼的六个字:“新野刘备来访。”
  和简单的人说话,没必要太复杂。否则,就背离了沟通的基本目的了。刘备适时做了调整,接下来和书童的对话就非常流畅了。
  书童说:“不好意思,先生没在家,今早出门了。”

  刘备问:“到哪里去了?”
  书童说:“不知到哪里去了,先生向来踪迹不定。”
  刘备问:“什么时候回来?”
  书童说:“说不准。也许三五日,也许十数天。”

  刘备心中一阵惆怅,还在恋恋不舍间,旁边的张老三就有点不耐烦了。他本来就对诸葛亮没感觉,只是出于兄弟之情,不得不陪同刘备前来。张飞说:“既然没在,我们不回去还待着干嘛?”关羽也帮腔张飞说:“是啊,大哥,我们还是先回去吧。回头派个人打听,啥时候诸葛亮回家来了,我们再过来也不迟嘛。”
  刘备无奈,同关张二人怏怏而归。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隆冬。刘备派人打听到诸葛先生已在庄上,立即叫上二弟,准备前往。
  张飞心里老大不情愿,说:“诸葛亮不过是一个村夫罢了。大哥何必一去再去?派个人把他叫来不就行了。”
  刘备斥骂道:“你从来不读书,根本不知道道理?孔明是个大贤人,怎么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呢?”关羽本想帮腔,但一想,自己和张飞比,算是读书的,也就不好意思顶刘备了。
  三人上路。这一天天气严寒,彤云密布,朔风凛凛,不一会儿,竟然下起雪来。刘关张三人顶风冒雪前行。张飞又发起了牢骚:“天寒地冻,连打仗都要停战,干嘛跑这么远来见这么个没用之人?!”
  刘备叹了一口气,说:“兄弟,你不知道,天气恶劣,正好可以体现我的诚意啊。如果你怕冷,就先回去吧。我自己一个人去。”

  张飞见刘备这样说,有些不好意思了,说:“我死都不怕,怎么会怕冷呢?我只是担心哥哥空劳费神啊。”
  张飞的担心果然成了现实。刘备来到诸葛亮门前,一打听,诸葛先生确实是在的,不过是诸葛小先生——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
  刘备问:“令兄又到哪里去了?”
  诸葛均说:“前两天刚刚和崔州平出去闲游去了。”

  刘备问:“到哪里闲游去了?”
  诸葛均说:“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僻之侧,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向。”
  刘备听得心灰意冷,张飞又不耐烦了,催着赶快回去。关羽虽不明言,心中也已经极其不耐。刘备只好留下书信一封,怏怏而归。
  回到新野,转眼新年已过,新春已到。刘备又动了寻访诸葛亮的念头。这一次,他不再盲目前往了,而是请算卦先生占卜,择了一个吉日,斋戒三日,沐浴更衣,再行前往。
  当一个人,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神秘力量的指引。刘备在寻访诸葛亮一事上已经投入了很大的心力了,为了维护自己内心的一致性,他已经欲罢不能,势必还将投入更大的心力。

  当刘备将这件事情神圣化后,关羽张飞这两个兄弟可就不干了,挺身拦住了刘备,说:“兄长,你以皇叔之尊,已经亲自前往两次探访了。这样的礼遇已经很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必然是徒有虚名,其实并无真才实学,所以,故弄玄虚,避而不见。兄长,你就不要苦苦坚持了。”
  事实上,刘备帐下还真没有一个人是要刘备花费这许多心力才招致而来的。
  在关张眼里,刘备的行为纯粹是走火入魔,执迷不悟。关张两人的话已经说得很厉害了,要不是他们敬重刘备是大哥,更难听的话早就脱口而出了。
  刘备看了关羽一眼,说:“兄弟,你是读过《春秋》的,难道不知道齐桓公为了见东郭的一个农民,去了五次才见到?齐桓公身为一方诸侯,为了见一个普通农民,都能去五次,我为了见到大贤诸葛亮,难道就不应该吗?”
  关羽脸上一红,当然这红是看不出的,心想:“大哥平时也就编编草鞋帽子,很少看书,怎么对《春秋》倒挺熟悉呢?”说:“哦,兄长原来是效仿周文王见姜太公啊。”

  关羽这句话其实是含有讽刺成分的。
  张飞在一边又嚷嚷开了:“大哥,你搞错了吧。我们兄弟三人纵横天下,阅人无数,何必要把这个山野村夫当成大贤人呢?这次不须劳动兄长大驾了。如果他再不来,我就一条麻绳把他缚来见你!”
  刘备怒斥道:“一派胡言!难道你没听说过周文王身为西伯,当时三分天下已经有其二,仍然去渭水边拜谒姜太公?姜太公根本不理不顾周文王,周文王就在他身后侍立,一直到太阳下山下山也不挪动一步。姜太公这才和周文王说话,周朝这才有八百年的江山。周文王如此敬贤,我怎能不学?你如此无礼,这次你就不用去了,我自己和云长去走一遭。”
  张飞见刘备动怒,只好说:“哥哥即去,兄弟怎能落后?”
  刘备说:“你如果去,就不能失礼。”张飞领诺。
  三人来到卧龙岗,恰见诸葛均飘然而来。刘备慌忙施礼问讯。诸葛均说:“将军这次来得巧了。家兄昨晚刚刚回家。”刘备大喜,直奔诸葛门前。
  书童开门,刘备求见。书童却说:“先生睡早觉还没有起床呢。”刘备急忙道:“不要惊醒先生,我等在此等候。”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站在阶下侍立。

  这每一分钟的等待,刘备都是美滋滋的。因为有周文王的榜样示范,刘备甚至觉得自己得等越久,自己日后的江山也会运祚绵长。
  但关羽张飞可不这么想。两人等了良久,不见动静,进来看刘备。却见刘备还是静立等候。张飞大怒:“这厮如此无礼!故意装睡不起,待俺到门后去放一把火,看他起还是不起?”
  关羽虽然深恨诸葛亮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但毕竟比张飞深沉,急忙劝住张飞不可造次。
  却说刘备一直等候,只见诸葛亮高卧床上,突然翻个了身,看看将起,又朝里壁睡去。书童正要叫醒,刘备急忙叫停,兀自等候。
  刘备又站了两个时辰,毕竟是五十开外的人了,浑身卷困,强行支撑!正咬牙切齿之间,孔明忽然醒了,醒了也不起床,先是吟了一首诗: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书童急报,孔明忙道:“哎呀,为什么不早点通报啊。”当即入内洗漱更衣后,出外相见。
  刘备这才看见孔明真面目。只见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不由折服下拜(屡试不爽的外表吸引力法则再度现身!)。
  刘备诸葛亮的这一番相见,史称“隆中对”。刘备折节下问,孔明侃侃而谈。龙虎风云际会,成就三分天下。
  刘备唤入关张相见。关羽一见孔明,心中的不悦更为加深。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诸葛亮和刘关张相见时的年龄因素。刘备深受光晕效应影响,只看到了诸葛亮的优点。但关羽却一直保持怀疑。这个时候,诸葛亮只有27岁,而刘备关羽等人已经是五十开外了。以当时的婚嫁之早,如果刘关张等人早些成家立业,儿子也该有诸葛亮这么大了。关羽张飞都是纵横了大半生的豪杰之士,乍一见了这么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怎么能够心服口服呢?
  三顾茅庐,当然是诸葛亮自高身价之策。他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有他的考虑。但这一番做作,却让关羽深感不满。
  诸葛亮和关羽本质上都是傲气十足的人物。只是诸葛亮的骄傲隐于内,关羽的骄傲显于外。但无论内隐还是外显,骄傲者都能敏锐地感觉出他人的骄傲。而骄傲者之间是水火不容,极难志同道合的。
  三顾茅庐,就此成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佳话之一,为刘备发家,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但也因此埋下了关羽和诸葛不和的种子,从而最终也为蜀汉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而这后面一点,几乎没有人关注过。
  ××××××××××××××××××××××××××
  心理学家感悟:骄傲会产生同性相斥的磁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