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心里不由地一惊,但是嘴上却喊道:“还不组织人进行反攻,把他们给我消灭掉。”
刘明摇了摇头,说道:“我能跑过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你不知道他们有多强。咱们还是逃吧。再晚点,就来不及了。”
方正也不是二愣子,他自然知道现在形势十分严峻。于是,他和刘明前往莫世华的住处,打算劝说莫世华快点离开山寨。
可是当二人来到莫世华的住处时,才发现此地已是人去屋空。
方正恨恨地说道:“咱们寨主太阴险了,竟然自己提前逃走了。”
刘明问道:“那咱们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吧。”
于是,方正带着刘明等人妄图从山寨后面逃出去。
可是机会稍纵即逝。就在他们前往莫世华住处时,张义和刘大龙两队人马对山寨完成了合围。
刘大龙看着端着大刀的方正、刘明等人,喝道:“马上放下武器,投降。”
方正等人见此情景,知道反抗无益。方正率先将手里的大刀扔在了地上,刘明等人见二当家的选择投降,也都纷纷放下武器。
张义为了防止方正等人变卦,命人用绳子将他们绑成一串。并将武器全部收缴。
过不多时,陈昱也来了。他看着众人,问道:“莫世华在哪里?”
众人听了,都看向方正。
方正说道:“我刚才来找他,发现他的住处空无一人。他定然是逃走了。”
“逃走了。不可能。我们已经将安子寨围得水泄不通。他怎么能逃走呢?难道他会飞呀。”刘大龙对方正的回答表示怀疑。
刘明继续说道:“我们来的时候,确实一个人都没有。不信,你们可以进去看一看。”
陈昱率领众人进入了莫世华的小院,同时命人在山寨内搜寻莫世华。
莫世华成为山寨的二当家时,自己就有独门独院的住处。
现在大门全开,众人进入院内,正面是莫世华的住处,左边有一个简单的练功场,旁边是一口水井。
右边有一处小屋。经方正介绍,那是莫世华贴身侍卫的住处。
进入正屋。屋内非常凌乱,如同小偷进入过一样,被褥、衣服十分凌乱地摆在那里。柜门大开。
陈昱问道:“莫世华有几名贴身侍卫?”
“有四名贴身侍卫。”
陈昱命张义等人对屋内进行严密搜查,看看床下、衣柜等处是否有暗道之类的逃生途径。
在他看来,安子寨被围得水泄不通。莫世华要想逃离此地,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利用与外界相通的暗道。
可是经过仔细搜查,莫世华房间内的床、衣柜等处都很正常,根本就没有暗道。
检查完莫世华的房间之后,张义等人又将侍卫的房间进行了检查,仍然是毫无发现。
这就奇怪了。莫非莫世华会遁地之术。
显然,这是不成立的。
出了侍卫的房间。对面的小型练武场引起了陈昱的注意。
他问道:“这个练武场平时是莫世华训练的地方吗?”
方正回道:“莫世华早期喜欢清晨起来练功,练完功之后用凉水冲澡,一年四季除了大雨天之外,每日如此。
当上二当家的之后,他就命人在院内建了这个练武场,打了这口井。初期还保持着每日练功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的扩大,他就很少再练功了。倒是他手下的四名贴身侍卫,有时候在此练功。”
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古往今来能够一直坚持做一件事的人,是少之又少。
陈昱来到练武场,拿起了几把武器看了看。都是平常的武器,不足为奇。
接着来到了井边。他探头向下面看了看。大概有两丈多深。扔了一块石头,落水后发出了“扑通”的声音,并没有什么异样。
此时,天空已经泛白。就在陈昱起身,准备离开这口井的时候,借着微弱的光线,竟然发现井沿上有粘着泥土的脚印。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再仔细看看,发现不只一个脚印。
陈昱让张义等人上前观看,并说道:“日常打水,只需摇动轱辘即可。可是现在井沿上满是脚印,而且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脚印。这说明什么?”
张义接着说道:“说明井下有暗道。莫世华等人很有可能是利用暗道逃离的安子寨。”
刘大龙附和道:“不错。方正,你作为莫世华的嫡系,定然是知道这个暗道的。可是你却不说,该当何罪?”
方正急忙解释道:“黄天在上。莫世华根本就没有透露半点消息。我根本就不知道有此暗道。”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个练武场、这口井,包括这个小院,都是你负责修建的吧。”刘大龙问道。
方正听了,回答道:“不错。整个院落都是我负责组织人修建的。可是当时仅仅是打了一口井。如果是我修建的暗道,那刚才我为什么不从这个暗道逃出山寨呢?”
一句话,问得刘大龙哑口无言。
陈昱听了二人的话,已有定论。刘大龙确实冤枉方正了。
他制止了二人的争辩,命张义率人下去一探究竟。
张义等人下去后不久,就上来了。
据张义介绍,在井水上面不远处有一个洞口,从上面根本发现不了。洞口十分狭小,只能是平着爬着进去。进入洞内后,渐渐地就开阔了,人可以哈着腰往前走了。由于地道太长,就没有继续往前打探。
陈昱听了,说道:“看来这个莫世华是从此处逃离安子寨的。”
不得不说,这个莫世华还真是个人才。未雨绸缪,算无遗策。在正常情况下,能够想好自己的退路,十分可贵。
如果明朝最后一位君主崇祯皇帝朱由检能够像他一样,在李自成即将攻到北京前,提前谋划好退路。大明即使最终灭亡,也是能抵抗一阵子的。
但是细细一想,二人所处地位不同。大明的皇帝都信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也是永乐皇帝朱棣选择迁都北京的原因之一。
刘大龙主动请示道:“魁首。我现在就率人下去,追击莫世华。一定将这个王八蛋捉回来。”
陈昱摇了摇头,否定了刘大龙的建议,他说道:“莫世华现在是丧家之犬,一定是拼命赶路。他定然是在我们攻打山寨的时候,就选择了逃跑。现在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即使追击,也是根本追不上的。既然他早就谋划好了退路,事先挖好了地道。那么他对于自己的逃跑路线定然是设计的非常巧妙。还是算了吧。”
“魁首。那李二等人的仇就不报了?他们为了救我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么好的兄弟就这么惨死在莫世华的手里。”刘大龙说着说着,竟然开始哭泣。
陈昱拍了拍刘大龙的肩膀,安慰道:“大龙。你放心,李二等人的仇是一定要报的。我也向你保证,就算这个莫世华跑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他捉住。张义,传我的命令,令铁衣社各分舵密切关注莫世华的动向,发现他的行踪,要立刻进行抓捕,如果反抗,就地正法。并且要立刻向我报告。”
张义知道事情重大。他立刻派人向铁衣社各分舵传达陈昱的命令。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