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猛人》
第52节

作者: 烟雨迷雾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陈昱听了非常高兴,他随黄石来到了工坊。接过黄石递过来的燧发枪,瞄准了远处的靶子,扣动扳机,枪声响起,直接命中了远处的靶心。
  张义、黄石等人纷纷夸赞陈昱枪法好。
  陈昱又仔细端详了一下手里的燧发枪,说道:“不错。要得就是这种效果。黄石,先批量生产一百支,给卫队装备上。待卫队使用熟练后,再把那二百武装力量装备上。”

  黄石回道:“大人。此款燧发枪制造十分繁琐,耗费时间也很长。您放心,我们一定加班加点,争取早日将这一百支燧发枪制造出来。”
  “你也不要着急制造,切忌宁可慢一点,也要保质保量。张义,你们那边将队员分好组,先用这把燧发枪进行训练。待其他燧发枪陆续制造好后,咱们就加大训练力度,争取早日训练完毕。这种火器的威力十分巨大,要比刀枪等冷兵器强了不知多少倍。”
  另外,陈昱还嘱咐黄石和张义,保管好燧发枪,坚决不能外漏。千万不能出现明军卫所的情况。
  就在这时,负责照料王清的杂役来报,王清苏醒了。
  昏迷这么长时间,还能醒过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陈昱交代完毕,就离开了工坊,前往王清处。
  王清依旧住在自己家的宅子里,陈昱派出了几名杂役日夜照料王清。他是投毒案的重要证人。他与歹徒有过直接接触,或许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陈昱来到王清家时,大夫也在那里。而王清只是睁开了眼,并没有能够说话。只是呆呆地看着上面。
  “大夫。这个王清现在怎么样?”

  “大人。他能醒过来,太令人意外了。我行医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至于他们恢复到什么程度,我不敢断言。眼下只能是开几副大补的药,看看情况了。”
  说完,大夫就开了一个药方。旁边的杂役接过药方,前往药铺抓药去了。
  虽然陈昱等人在旁边说话,可是王清只是瞅着上面,而没有被声音吸引过去。
  不知是王清听不到他们说话,还是他的脑子坏掉了。
  陈昱见王清这样,就交代照料他的杂役,这几日再辛苦辛苦,把他照料好。

  交代完毕之后,陈昱就走了。
  路上,张义问道:“大人。王清能够醒过来,实属不易。以他目前的样子,对咱们办案能帮上忙吗?”
  “目前来看,够呛。但是我们都已经等了这么久了。也不差这几天。先看看吧。但愿他能提供重要线索。即使提供不了,咱们也可以另辟蹊径,从别的方向继续追查。”
  张义回道:“虽然咱们怀疑是莫世华所为,没有证据是一方面,但是对他下落的追查还是没有下文,此人犹如人间蒸发了一般。”
  陈昱分析道:“莫世华鬼点子多,此人十分狡猾。办了案子之后,直接就逃。我分析他应该早已离开陆那县了。但是落脚的地方离咱们并不太远。”

  “大人何出此言?”
  “你想想,前一次交易场所纵火案,还有此次的投毒案。他实现没有得到陆那县的消息,怎么这么巧就这么做了?最起码,他第一次来纵火前,知道咱们陆那县建立了交易场所。而此次前来投毒,他定然掌握了咱们陆那县发生了洪灾,以及县衙人员被抽调到各村进行灾后重建,县衙空虚等信息,进而制定了投毒计划。”
  张义表示同意,他继续说道:“大人。您说的没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此人很有可能是通过往来的商队,打听到的消息,也不排除他派人到陆那县打探消息。”
  “不怕贼抢,就怕贼惦记。这个莫世华一日不除,我这个心就不踏实。还是先等等王清那边的消息吧。这段时间你还是先组织人开始练习燧发枪吧。尽快实现战斗力,。”

  说话间,二人返回了县衙。而张义则去挑选精干力量,练习燧发枪。
  郑彬听说陈昱回来了,就来到了后堂的书房。
  陈昱看见郑彬来了,就笑着问道:“郑县丞有事?”
  郑彬回道:“大人。这几日,我命范思明把今年的田赋拢了拢,各村因为种植了杂交水稻,产量大幅提升,田赋也较往年有了大幅增加。可以说咱们现在有底子了。大人,英明呀。”
  陈昱回道:“粮食充足了,咱们就可以让百姓吃饱肚子了。大家就可以研究其他的事情了。任重而道远呀。”
  郑彬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大人。这么多的粮食如果长期堆积的话,很容易发霉,而起容易被老鼠偷吃。我这次来,除了汇报田赋的事,还有就是请示一下,如何有效保管这些粮食?”
  听了郑彬的话,陈昱有些对其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个纨绔子弟,竟然开始琢磨工作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于是陈昱说道:“你考虑的非常对。我们现在虽然有了这么多的粮食,但是如果保管不当,损失是很大的。尤其是火灾,可以将粮仓全部烧掉。另外,还要防止有人前来偷盗。防卫必须严密。确保万无一失。你先安排人着手进行放火、防盗的安排。至于防止粮食发霉,以及老鼠偷吃的问题。我再研究研究。”
  郑彬得到陈昱的答复之后,就下去了。
  如何有效保存粮仓里的粮食,是摆在陈昱面前的一个难题。
  他翻阅脑海里的资料。现代利用沥青等材料有些难度。毕竟在明代要造出沥青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沥青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
  煤焦沥青是煤炭炼成焦炭的副产品。无论是煤炭,还是炼焦都是空白。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而石油沥青更有难度。它是将原油蒸馏后,剩下的残渣。原油的获取,就非常难。不仅需要采油技术,而且还需要其他相关的技术水平。目前根本实施不了。
  至于天然沥青,虽然简单。但是寻找起来,犹如大海捞针。也没有可操作性。
  思来想去,陈昱决定放弃使用沥青,转为明代常用的防潮技术。
  粮仓的底部,用砖砌好。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木板下面要架空,用来防潮。
  粮仓的墙体一定要厚实,这也是为了防潮。另外上面要有小窗户,目的是为了通风。
  陈昱将脑海中的粮仓设计图纸,画了出来。然后命苗毅按此图纸建造粮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种粮十分不容易,除了吃饭时不能浪费粮食之外,日常的存储也很重要。
  陈昱的设计,解决了粮食存储的问题。这极大提高了陆那县粮仓的粮食储存时间。

  同时,为了确保粮仓粮食的新鲜程度。陈昱定期派人将粮仓的粮食对外售卖,然后再购买新鲜的粮食。
  王清恢复的很好。从苏醒那天开始,他是一天比一天好。渐渐地头脑越来越清晰,而说话也越来越流利了。
  对于他父母身亡一事,并没有对其隐瞒,如实告诉了他。
  王清悲痛欲绝,伤心了好久。
  陈昱前来探望王清。安慰了几句之后,说道:“王清。你想不想抓到害死你父母的凶手?”
  “我恨不得喝他的血,吃他的肉。”
  “据我们了解,来到你家的是三个人。你认识他们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