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
第46节

作者: 虽万千人俱往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9-03 13:52:43

  闲话军统(70)
  4、“中央党部刺汪”案
  汪精卫这个人一生经历极为丰富,撇开最后当汉奸不说,前半生,端的是丰富多彩。比如,汪精卫虽然是一介书生,却曾经当过刺客、也曾经遇刺,而且遇刺一回还不够,还要来个两回。

  当刺客的那一下,就此奠定汪精卫一生的革命本钱。
  遇刺的两回,第一回有点冤,第二回可是咎由自取。然而,最终真正要了他的命的,却是第一次、即今次要说的“中央党部刺汪”案。
  谈到汪精卫,真的有一种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这么老资格的一位“革命家”,最后居然落水当了汉奸,想起来都替他惋惜。
  不过,这也是他长期亲日的必然结果,否则,不至于在中央党部替他“一生的政敌”蒋介石挨枪子儿,所以说冤也不冤。
  按:在国民党内部,乃至往前回溯到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等等,其高层人士中,相当多的人都有深厚的日本背景,首先就是中山先生。更有大批的留日学生,如黄兴、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戴季陶、阎锡山、何应钦、白崇禧,等而下之的,包括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殷汝耕、王克敏,军统内部的王天木等等,就更多了。我们前面说了,之所以八年抗战中会出现那么多汉奸,与当时政界的中、上层有一大批亲日派,有直接的关系。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四届六中全会。这次会议,实际上是此后不久召开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会议。
  会议地点在南京中央党部大院。第一天会议的程序是:
  8点:与会人员到中山陵“谒陵”,然后回到中央党部;
  9点:准时进行大会开幕式,听汪精卫做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大家在院里照合影;
  10点半开始大会的预备会议。
  当天,蒋介石于8点前到达“总理陵堂”,结果蒋发现他居然是来的得最早的。过了8点,“中委”们才陆续来到,而且许多人很不严肃,没有按事先的通知要求着礼服,穿中山装的、制服的都有,居然还有人穿着便装就来了。
  蒋介石非常生气,但碍于正置身中山先生陵园,不便发作。

  8时20分,谒陵仪式结束,蒋介石一怒之下,把他事先定好的讲演也取消了,坐上车就走。
  在返回中央党部的路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辆出租车从后面很快地追上来,在超车的过程中,还有人从窗户里探出头来往回看。蒋介石发现了,觉得不对头,于是叫慢点开,让出租先过去。
  开了一段,赫然发现那辆出租居然停在路边等着他们,蒋大怒,令人下去盘问,一问,对方说是记者。
  一个记者的车、还是辆出租,敢超蒋介石的车队,还窥视、守候,想干什么?
  但问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总不能因为超了你的车就抓起来吧,只得作罢。
  回到中央党部,汪精卫的开幕词很短,只有20分钟就结束了,大家下楼来到门前的台阶上准备合影。
  第一排已经摆好了椅子,正中,自然是蒋介石和汪精卫,在第一排就座的还有林森、张静江、孙科、戴季陶、阎锡山、张学良、张继等等。
  大家都坐好了,蒋介石却迟迟不露面,汪精卫让蒋的侍卫长王世和去请蒋“莅临”,等了半天还是没来。
  汪精卫只好亲自去请。蒋说,今天秩序太乱,我觉得要出事,我不去了,你也不要去。
  蒋不愧是军人,第六感官很灵敏。
  汪精卫则不以为然,说这么重要的场合,咱俩都不去不太好。
  说了半天,蒋就是不动地方,汪精卫只好自己出来,坐在中间。记者们对着第一排围成一个半圆形,嘁哩咔嚓一通闪光,9时35分,摄影完毕。
  汪精卫站起来正准备转身,此时突然一个记者跳了出来,高呼“打倒卖国贼”,随即掏出手枪,冲着汪精卫就是三枪,汪应声倒地。
  以事出突然,大家都惊得目瞪口呆,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衮衮诸公,此时都露出了原型。据当时的记载,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滚到地上”,孔祥熙居然“钻到汽车底下”,不知道是确有其事还是糟改“大家”。
  这个时候——挺身而出的,居然是张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