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建立的大元王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第56节

作者: 凌峰公子202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12-07 17:10:10
  第三十八章  端平入洛的虚假胜利
  杨太后,史弥远的相继故去,让作为皇帝的宋理宗赵昀,摆脱了近十年来的桎梏和枷锁,得以亲掌朝政。尽管如此,但由于史弥远和杨皇后二人对其有拥立之功,二人死后,宋理宗回报给他们的还是无限哀荣。
  史弥远死后追封卫王,谥忠献;杨太后生前加尊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死后谥恭圣仁烈。
  这一切都源于感激。
  只是,感激之情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情感。在赵昀的心中,是有着自己的一些报负的。那些报负,有作为平民赵与莒的报负;有作为皇帝赵昀的报负,还有作为太祖赵匡胤子孙的报负。
  所以,在史弥远死去的公元1233年,宋理宗便以皇权的威严和国家的意志,做出了联蒙灭金的决定。而在联蒙灭金获得成功之后,胜利的荣耀驱散了他心中多年挥之不去的阴影,从而再次激发着他作出更多的政治决定。以求获得更大,更多的胜利。
  在宋理宗看来,只有在一次次决策中不断证明自己的政治魄力和历史远见,他才能尽早地摆脱“史弥远时代”的影响;而对于他的国家来说,只有通过在战争中的不断胜利,才能让他统治下的子民摆脱百年以来的恐战心理。

  至于宋理宗是否具有足够的政治魄力和超前的历史远见,在后面的三十年里,我们只能见仁见智。但是眼下,关于是否要收复河南故土的行为,我们即将拭目以待。
  …
  日期:2020-12-07 17:16:36
  “好战必亡”的道理谁都懂,但是身处江南腹地的军民们,已经承平的太久了。

  一百零七年的西湖歌舞,已不知消磨掉了多少将军的锐气;那采莲江南的女子,更不知让多少俊雅风流的书生为之痴迷。夫子庙前,秦淮河边,谈论的不再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前尘往事。铺满青石的烟雨小巷,是一对对痴男怨女“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你侬我侬。暮色里的百年江南,早已没有了祖先南下之时的沧桑热泪。
  此时,遥望着北方草原那随时可能南下的战争风暴,用“忘战必危”来形容南宋上下,是最为合适不过。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回顾蒙古崛起的这20多年来,能消灭金国,当年的西夏“功不可没”。然而蒙古在金国未灭之时,就先对自己那个曾经的盟友痛下杀手,上演了一幕“飞鸟未尽,而焚毁良弓;狡兔未死,而先烹走狗”的无义之举。
  如此蒙古,南宋难道还寄希望通过这次联手灭金的旧事,来获取一个和平的局面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既然按照蒙古崛起以来的行事风格,南侵已经成为必然。那为何不先发制人,把抵御蒙古的战线,从秦岭淮河一线,推进到潼关—洛阳—汴京的黄河沿线。毕竟先前的金国可是依靠这条“拒关守河”的防线坚守了近二十年。
  于是,在宋理宗的力排众议之下,收复北方故土的军事行动开始行动起来。但由于靠近汴京的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不配合,这项艰巨的任务只能由远离汴京的两淮兵马去执行。
  随着宋理宗命令的下达,江淮战区的兵马开始紧锣密鼓地调动起来。
  联蒙灭金半年之后,南宋开往北方的战争火车便匆匆启动了。江淮战区的七万北上大军以赵葵为统帅;以全子才为前锋;以徐敏子、扬义为副将,开始沿着冒险和进取这两条不太稳定的铁轨,悍然走上了由庐州(安徽合肥)开赴汴京(开封)的道路,去向北方的那个庞然大物发动军事攻击。
  在宋理宗的遥遥目送下,赵葵和全子才带着收复故土的梦想出发了。
  淮水潇潇,缓缓东流,北伐大军一如强弓射出的箭矢,带着刺眼的寒光,奔向中原大地的天空…
  看着北上中原的计划一步步付诸行动,祖先遗留在宋理宗基因里的复国梦想,开始在他的梦中滋长。梦里的他,骑着青葱骏马,一路奔回祖先的家乡。
  …
  日期:2020-12-09 05:47:11
  收复中原的战争,一开始是出奇的顺利,但是顺利之外,来到中原的宋军发现,祖先寄托在他们梦里的中原大地,那曾经用千年堆砌得繁华,已经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由丰美走向凋零。

  一路上,全子才他们没有遭遇任何像样地抵抗,就轻而易举地收复了当年北宋的南京应天府,后来的归德。
  而这归德城,说来真是应该让南宋的历代君臣感到汗颜。
  在宋室南渡的这一百多年里,归德一直作为南宋名义上的官方都城而存在。当年的宋高宗赵构就是在钦徽二帝被俘之后,于此登基称帝,定都应天府(归德)。而后高举起抗金的大旗,延续着大宋王朝的国祚。
  但是,整个南宋一朝,归德从来没有行使过一天作为南宋都城的权力。它一直身处在“沦陷区”。如今,宋理宗所身处的临安(杭州),只是南宋的“行在”。说白了,那也就是一个临时都城。故而取名为临安。
  南宋之所以一直没有将临安正式定为南宋的都城。那是因为南宋的历代君臣希望借用“临安”这个行在的称呼,时刻鞭挞、提醒着后人:“临安”只是一个临时的帝都。南宋的京城,在黄河以南,不在长江以南。“临安”即使住了一百多年,它仍然是一个临时安居的住所。总有一天,宋朝的君臣要回到黄河南岸去。那里,曾经是他们祖先离开的地方。那里,才是他们真正的家。

  …
  全子才他们收复了归德之后,便率军再趋汴京。路途中的他们,本以为在汴京城下会有一场恶战。然而,当他们到达汴京之时,结果又令他们失望了。
  两年前,金哀宗逃离汴京之时,留下满城的鳏寡老幼。而当时负责留守的元帅崔立,在金哀宗走后于汴京城内发动了兵变,投降了蒙古。以满城的父老和皇室,换取了自己的一时荣华。
  如今两年过去了,宋军挺近汴京,替蒙古人驻守汴京的仍然是这个崔立。
  “天道好还,百姓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匹夫无不报之仇。”在北上的宋军到达汴京之前,汴京的军民便将崔立以及手下诛杀。待宋军开赴汴京城郊,汴京守将举城投降了宋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