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少年时》
第59节

作者: 草木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谢美玲小脸红彤彤的,眼睛里都闪着光辉。
  林志久媳妇说这话的时候,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身边的外甥女一眼。
  果然被她小舅妈看出来了。
  当然她从万帆这边看不出什么,露出破绽的是傻丫头。
  麻痹的你看老子若是光明正大的看也就罢了,别人也许还说不出什么。
  就是像做贼似的偷着瞄才让人生疑呢。
  既然第一张筹码得到了观众的认可,那么接下来就继续往下做了。
  一个小时后,一副麻将筹码就全不做出来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半多了,饮料厂也下班了。
  从车间出来的林志久看着这副筹码非常疑惑:“哪来的这玩意儿?”
  “小万做的,他说用筹码派出所来抓赌也不怕。”林志久媳妇解释。
  林志久拿起两张卡片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握草!行呀!怎么想出来的?”
  “云云说小万的手都巧出尿了。”
  林志久噗嗤一声笑了。
  “用筹码派出所真的不抓?”
  “当然了,俗话说捉奸捉双,捉贼拿脏。在你小店赌钱的人玩的时候把兜里的钱都拿出来交给你保管,每个人买一百块钱的筹码,就是派出所来了桌上没现金身上没钱,他怎么抓你?难道玩筹码也不让?翻不着钱自然也就走了。”
  上一世万帆家在云华公社开过棋牌室,这一套还是派出所内部的人告诉的呢。
  那些赌钱鬼子如果觉得安全自然就会乐意采用了。

  “打麻将行,但是抓骰子推推扑克不就不行了吗?”
  “你如果想弄也一样。”
  有啥行不行的,想替代也一样可以。
  “可是一百元的筹码似乎不够,如果局再大一点就不够分了。”
  这不是问题,一百不够再加一百筹码,实在不行就往上加呗,不就费点事儿做筹码呗。
  接下来的话题不知怎么就转移到小店上来了。
  “在农村的小店一年也就能赚个年吃年用的,受众太小,面对的服务群体太有限,要想指着它赚钱我认为最低也得到公社去开店,最好去开批发部,现在到云华公社去开批发部,一年赚一万两万也不难。”万帆向林志久建议。

  “开批发部?那的多少钱的本钱呀?”
  “最开始估计一万就可以启动了,开始你就做烟酒副食,别的等你资金充足了再涉及也来得及。”
  云华公社从九五年开始出现批发部,一直到二零零零年前后他们可是赚了些好钱,这么说吧,九五年后,一个批发部一年赚个五万六万的都不是事儿。
  如果你经营的好,一直经营下去,干到二零一零年前后,拥有上百万身价完全不是问题。

  “百万?”林志久有点傻眼。
  眼界决定一切,一零年的时候全国百亿富翁都出现了,百万算什么。
  “将来的商店会以超市的形式存在,什么叫超市呢?就是开放式经营,顾客可以进商店里自己挑选商品而无需有服务员服务。”
  万帆的话引起了听他演讲者的极大怀疑。
  “如果那样,买东西还不揣兜里直接揣走了?”林志久媳妇疑惑地问。
  没有柜台,也不用人看着,那还不像拿自己家的东西一样方便。
  “外国的商店就是这个样子,既然它们能开这种商店,自然就有先进的监控设备,将来我们也会有的。”万帆没办法给他们普及电脑监控摄像头这种东西,就只能拿外国来笼统的概括了。
  在东拉西扯中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十点了,三个女孩哈欠连天地回家睡觉去了,万帆明天还要上班,和还在打麻将的小伙伴们打声招呼也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万帆又骑车跋涉了三十多里到了厂子,正在换工作服的时候,车间主任通知万帆,说是宋斌让他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
  难道宋斌说要把自己调到技术科的事情有了眉目?
  不可能!
  昨天他就是类似于玩笑的那么一说,千万别当真。
  就算他是认真说的,这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把自己调过去。
  既然不是这个事情,那么最大可能不是轮毂电机那么就是电子打火器了。
  万帆换了一半的工作服也不换了,兴冲冲地来到了宋斌的办公室。
  “我昨天下班去了一趟电子厂,找了我那个朋友说了你说的那个什么打火器的事儿,他想见见你详细的问一下,你看定个时间。”
  万帆想了一下:“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儿中午吧,咱们稍微早点出去到电子厂等他,免得对方下班回家了。”

  “也好!”
  “那我十点半去找你,咱们十点半出去。”
  万帆回到车间,换完工作服拿着钻头到磨石房去磨钻头,刚磨好一根砖头,汪春江也拿着个粗钻头进来了。
  “小万!你说的那个主意我回去跟我家老爷子和我妹子说,他们说你这主意不错。我妹子比较急眼,她想下午就去文化宫看看。”
  万帆想了一下回答:“那咱们下午就去趟文化宫,你有功夫?”

  “我没事儿,我这摊这几天不忙,跟谭元笑请个假就行,但你能请出假吗?”
  “我当然能了,长友现在基本活儿都能干了,有他顶着就行。”
  有徒弟的好处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了,可惜这个徒弟是个男生,要是女的不就好了。
  再进一步如果是个漂亮的女生那就太完美了。
  喝喝喝喝!
  反正他中午要到电子厂去,那就不如趁机下午请个假,把这些事情一起解决一下。

  摸完钻头回到工作台,把零件放到胎具里就开始钻眼攻丝,一上午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过去了。
  十点钟,万帆和谭元笑请假,不是请现在这一个小时,而是请下午的假。
  谭元笑答应的很痛快,万帆这一摊现在有个徒弟,他在不在都不耽误工作。
  万帆洗干净手换好了衣服走出车间直奔宋斌的办公室,刚走到厂部门口就见宋斌穿的干干净净的出来了。
  电子厂在红崖北岭的,东边是红崖钢厂,西边则是红崖胶辊厂。
  十年后这里变成了红崖市镇北市场,曾经这一趟街上的很多企业都无影无踪了。
  万帆每天上班下班都从这个厂门前过,对电子厂的大门一点不陌生,但是大门后的风景他就不清楚了。
  从来没进去过。
  两人到了电子厂门口的时候是十点五十,还有十分钟下班。
  从电子厂的大门口望去,已经能看到电子厂各车间的人开始陆陆续续地从出来,正走向寄放自行车的地方。
  从人员的密集程度来分析,电子厂的工人大概在三百到四百左右。

  一个电子厂有这么多人规模不算小了,电机厂老厂也不过这个规模。
  在等待的这几分钟里,万帆转着脑袋把电子厂门前的街景扫描了一遍。
  虽然自己曾经无数次的从这里经过,但还真没留神注意电子厂门前的街景。
  电子厂的东面是红崖钢厂,因为钢材的供不应求,这两年正是钢厂生意红火的时候,钢厂的大门口停着几辆等着拉钢材的卡车。

  十年后,这里会变成一个在全国都很有名的家具厂。
  而西边的胶辊厂和将来则被开发成了小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