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37年冬,塞北朔风正疾,江南雨雪交加。宋蒙开战已经三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南宋和蒙古在川蜀,荆襄,江淮的局部战争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从汪世显降蒙,到襄阳失守,再到后来的成都陷落。可以说,三年过去了,蒙古取得了宋蒙战争中得巨大胜利,南宋的川蜀战区和荆襄战区几乎被打残。
如今,又到了一年的冬季。大雪飘落在黄河与天山,也飘落在塞北和江南。在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节,身处江淮的蒙将口温不花和察罕二人,却陷入了极度的苦恼之中。
战争打了三年,眼看着阔端攻陷了成都,阔出拿下了襄阳(此时阔出已经病死)。唯独他们所统帅的东路军,其战绩实在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更为悲催的是他们二人去年在攻打淮西安丰军(今安徽寿县)时,竟然还有被宋军守将杜杲击败的不光彩历史。
所谓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既然去年秋天在安丰军吃了败仗。那也就只有从那里把面子找回来。
在二人地商议之下,蒙将口温不花引军东进攻打黄州(湖北黄冈),以牵制南宋的京湖援军。察罕引军前往安丰军(安徽寿县),以报去年战败之耻。
…
冷漠的江淮,大雪还在飘落;瑟瑟的江南,寒风还在肆虐。躁动中的蒙古东路军以必取之势向安丰袭军来。他们要向窝阔台证明,东路军并不比西路军和中路军差。
此时,安丰军内,依然是蒙军去年的老对手杜杲。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看蒙军的气势,那是要踏平眼前的这座城池。以至于出场之时,蒙宋双方的主帅连个照面都没打,上来就进行“砲战”!
为了“一雪前耻”,蒙古军此次特地带来了新型攻城武器—重型抛石机。可不要小瞧了这玩意儿。此后的近半个世纪里,它将在蒙宋战场生给予宋军以重大杀伤,其威力仅次于“回回炮”之下。
重器在手,这蒙古军也不客气,上来就是一阵石头狂抛。无数如雨点般密集的石头被扔进了安丰城内,造成了安丰军百姓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尽管你攻势如何猛烈,气焰如何嚣张,城里的老对手杜杲也不弱势。以远射程的“三弓弩”、“神臂弓”在城内与蒙军对射,始终坚守待援…
得到蒙军大举进攻安丰军的消息,虽说南宋的淮西军被口温不花牵制在黄州,无法抽身。但是江淮之地是南宋拱卫京畿的重地,南宋王朝可是布了重兵。所以身处淮东的援军很快到达安丰军。
说到这里,其中有两路前来救援的人马应该特别强调一下。
这里的特别强调,倒不是因为这两路人马有如何辉煌的战绩,也不是这两路统兵的将领是如何的帅气。而是因为统帅这两路人马的人,都将在后来的日子里,在抗蒙的道路上大放异彩。
这两个人,一个是吕文德,此时乃南宋池州都统制;一个是余玠,此时屯兵江苏盱眙。此时都隶属淮东制置使赵葵节制,也是赵葵于茫茫人海将二人打捞出来。
现在,初入军旅的此二人虽说不如孟珙,杜杲的知名度高。在南宋的诸多边防将领中,也属于不太出众之人。但日后的吕文德和余玠二人,却能够在这乱世中独自主撑一方军政,成为与抗蒙名将孟珙齐名的人物。为南宋的半壁江山,延续了数十年的国祚。
在杜杲激战蒙军正憨之时,吕文德率军杀到安丰军,引兵进城,与杜杲会合于安丰军内。余玠也于此时由盱眙引兵西进,逼近安丰军外围的蒙军。此刻的蒙军已经处于南宋的内外夹击之下。
由于数次强攻不能得手,当下的安丰军小城,在蒙军的眼里开始慢慢变得高大起来,而后变得高不可攀。但若是就此退去,对于骄傲而自负的蒙军来说,他们又不能接受。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后退这两个字代表着耻辱。
“既然你不愿离去,那我便给你一个离去的理由吧”。城内的杜杲作如是想。
得到吕文德的支援,杜杲所守卫的安丰军上下,军民士气大振。杜杲于此时更是招募敢战之人,率军杀出城门,在安丰城外,与蒙军展开血战。此时的余玠也不甘落后,开始从蒙军后方发动突袭。
战至此时,安丰军被围已经三个多月了。此时冲出城外的宋军,将这三个多月的怒气,全部凝聚于手中的三尺刀锋之上,将满腔的国仇家恨倾力地宣泄。而城外的蒙军,终于在三年多的战争中,见识到南宋军兵的血性,被打的大败而逃。随后杜杲大开城门,全军追击,一路掩杀,斩首两万,得胜而还。
如此辉煌的战绩,一时间让南宋举国为之沸腾。蒙军那不可战胜的日子已经成为了过去。
就在杜杲与察罕激战于安丰军之时,身处京湖的孟珙也在长江北岸的黄州(今湖北黄冈)抵御着蒙将口温不花地进攻。
黄州城下,双方大战数月,蒙军战死者不计其数。当听闻察罕江淮大败之后,无奈的口温不花也只得退军淮北。
察罕和口温不花二人,本想着在这个冬天一雪前耻。没想到又一次大败。即使在这远离大漠的江淮,他们仍能感受到窝阔台那来自漠北的冰冷目光。
星云连绵无限,时空依然无垠。江淮一战之后,冬夜的群星终于驱散了笼罩在南宋天空的黑暗浪潮。身处江南的军民们通过黄州和安丰军的军事胜利,已然感受到这三年的寒冬已经即将要过去。他们相信,来年江南的春天,一定会有一场杏花春雨,让这个东南一隅的南宋王朝焕发出新的生机。
…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