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潮》
第15节

作者: 胡江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从钱家园地主那里找出了解放前“佃户欠租欠钱的明细帐”,这就是人们常的“变帐”。这个地主分子,不知道脑子怎么想的,还整想着回到解放前,向佃户收租收钱呢,真可笑!
  应声当年才是个三年级的孩子,他听人家里有电台,心中自然充满粒心和恐惧。
  “好像是电报!”一个人在应声枕头下找到一张纸条交给施步仁。
  “哈哈哈,耿会民啊耿会民,你到了县城还逃不过我的手心。”施步仁得意的。
  厉大守在堂屋听到“电报”二字周身的细胞都兴奋起来,找到电报纸,不就能找到电台了吗?他接过纸头一看,是耿会民给应声的汇款单,就有些扫兴了。
  三间房子里除了汇款单有些价值外,其它什么也没找到,更不用电台了,很扫兴。人们自然把目光移到屋后。
  大家把茅房围得水泄不通。茅房就是一间前高后低没有门面墙的矮房子。三面土墙,后墙很矮,约摸一米五高。房子正中是一个圆柱体的坑,俗称茅缸。它的直径和深度差不多,两米左右。四周和底部都贴着砖,既防坍塌又防渗漏。

  坑口几乎被覆盖了。外侧接近门面处,在圆坑上方搁着茅缸座,这个座的旁边竖立着一捆稻草,这是大解擦拭屁股用的。过去用茅草,茅缸因疵名。后来人们发现稻草比茅草更柔软,遂慢慢的传承下来了。当然还有更特别的,就是用芦苇杆去了节破成两半,那叫干屁股实为刮屁股。
  在圆坑的内侧圆口上,从不到一半的位置起,直至后墙约两米宽,与两个山头墙之间的长,构成一个矩形。矩形中间的茅缸缺口部分用过墙板准确的是过坑板搭着,矩形地面和三面墙都贴着砖。矩形的外侧用两至三根木棍或毛竹拦着,俗称圈栏。这就是用来养猪的猪圈。在屋山头和茅缸之间形成左右两条通道供主人行走,一条用于喂猪食,一条用于扒猪屎。
  奇怪的是,在猪圈屋山头墙上开了个只有猪能出入的洞,洞里放些干草,冬猪躺在里边御寒睡觉。这个别出心裁的洞引起了施步仁的高度重视,这不正是藏电台的好地方?他想立头功,带着两个人翻越圈栏,到洞口查看。他们粗暴的动作把猪吓得乱窜乱跳,也许认为要宰它吧。不大的猪圈岂能容纳三个人一头猪?猪从他们的裤裆下钻来钻去,猪粪溅得他们满脸都是。施步仁急了,抡起棍子就打,猪被打得惨叫狂奔,只见猪逃命似的纵身翻越圈拦,扑通掉进了茅缸里,惨叫声骤然消失。

  “我的猪,我的猪……”应声哭着喊着。
  猪在半茅缸的粪水里挣扎,臭气冲,在场的几十号人都捂着鼻子,没有一个人去救猪。也许是因为臭,也许是因为太深够不着,也许是因为害怕厉大守和施步仁的淫威……可是他们谁都知道这一头猪对于应声来意味着什么。

  这么大的动静邻居伯伯何水波怕应声出事,便赶了过来。一见此状,他就掀掉茅缸座跳进茅缸,从猪肚皮下把猪托起,应声揪住猪两只耳朵死劲向上拉,水波顶着猪屁股使劲向上推,猪为活命似乎很配合,好不容把猪救了上来。猪显得很乖,趴在圈里直哆嗦。
  施步仁强忍着熏鼻呛饶粪臭,蹬在洞口找电台,洞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有扑鼻的猪屎臭,他用棍子在里边捣来捣去,感觉空荡荡的。
  “走,走!为什呢这么傻呀?”他对另外两个人。
  洞口外边搭了一个与洞相连的猪窝,是个密不透风的个屋披。三人急不可耐的把猪窝顶掀开,瞧,那有什么电台,只有一堆猪屎!唉,这么简单的事却费了那么多周折!
  只有把找电台的希望寄托在草菑上。大家已经没有什么耐心啦,“一二三……”二十多人齐声喊,草菑的上半截被推倒了。
  应声站在一旁十分紧张,两个拳头都攥出了汗,心中在暗暗的祈祷保住坛子保住书……
  忽然一阵旋风亦似龙卷风,韩桥这里每年都刮这样的风。怪风把麦穰草鼓上了,头顶上的一片蓝倾刻间被一片黄幕笼罩,暗了下来。风在不停的吹,不少麦穰草被吹洒在江海河里,蜿蜒的翠龙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人们已失去了找电台的信心,厉大守踱来踱去,心里在犯滴咕,电台在哪儿呢?两个大情报员,岂能没有电台?
  “有情况!”胡进炎在草菑底下拾了一个长长的像蚕茧那么大的怪物兴奋的叫起来。厉大守接过怪物看了看,也不知道是啥,但他确信这怪物与电台没有关系。他看了大家已丧失信心,为了鼓舞士气,他举起怪物大声喊:“有情况,抓紧找!”

  胡进炎人虽,但也想捞个大功,便在捡怪物的地方深入的找起来。突然一条粗大的竹叶青毒蛇蹿出来狠狠的咬伤了胡进炎手臂,两个蛇齿咬的孔分明可见,还渗着血。他哭叫起来……
  那怪物原本是一个蛇蛋,侵犯了母蛇的孩子,蛇岂能不奋力反抗。
  有同学检举高岸学校长郑严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竟然没有找到一点点蛛丝马迹,这让厉大守有些郁闷。
  他与郑严素来不和,在钱家园时,对老郑就有成见。放晚学后他喜欢家访,这本来是件好事,但他都凑着吃晚饭前到学生家,家长自然留他吃饭,这是韩桥饶好客之风。偶尔为之也就罢了,可是他却经常这样瞅准饭点的搞。滑稽的是,大守的要求也不算高,无论人家吃的是干饭稀饭还是面条馄饨,他都成是他的最爱,混人家饭吃了不算,还要经常盯住女主人看,看得人家心里直发毛,弄得学生家长们很有意见。韩桥大队都传开了钱家园有个好吃又好色的老师。后来,有不少家长都躲着他没时间而不让他去家访。郑严老师为他感到难为情,出于一片好心,善意的婉转的提醒他注意一点,而他却认为郑老师和他过不去。

  有一,厉大守又去一位学生家家访,巧了,家里就剩母女俩。

  家长是个少丨妇丨,到了晚饭时间,她并没有留他吃饭的意思,也许是因为男人不在家的缘故吧。他就和人家海阔空的拉家常,弄得人家不好吃晚饭,也无法做事。
  少丨妇丨并没有往坏处想,只是觉得晚饭时间赶人家走不太礼貌,人家毕竟教自家女儿学识字呢。于是叫女儿到代销点打二斤黄酒,准备留厉老师吃晚饭。在韩桥这个地方,家里来了重要客人,就是不吃饭也得炒点花生给客人端碗酒,而客人都是知趣的起身要离开,要相互客气好多回合才能最后敲定是去是留。
  厉大守却不客气,就像是主人似的,和少丨妇丨一起忙起晚饭来。
  “娘,黄酒打回来了。”

  “好的,赶紧摆碗摆筷儿准备吃饭。”少丨妇丨吩咐。
  俗话一人不喝酒二人不赌钱。厉老师对少丨妇丨,你男人不在家你就是当家的,怎么着也得陪老师喝点吧!少丨妇丨也不好推辞便喝了起来。少丨妇丨一碗黄汤下肚就飘飘然起来倒在了床上。
  孩子打着哈欠做作业。厉老师关心的:“今的作业不做了,明我不检查你,早点睡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