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大国衰落之谜——海盗王宝藏》
第34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玉罗绮的微笑与窗外的阳光一样灿烂。萧邦起身送到餐厅门口,又坐回继续吃东西。
  他好像一点都不着急。
  “你还吃?”一姝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刚才不好意思大吃,现在主人走了,不吃可惜!”萧邦笑道。
  “又不是龙肉,有什么好吃的。”一姝没好气地说。
  “你可知这两道菜叫什么名字?”萧邦指着两份海鲜问。

  “不就是海蚌嘛,”一姝说,“我看,都差不多。”
  “差多了。”萧邦说,“这两盘菜,各有名堂。这会儿大小无事,我给你讲讲。左边这道菜,名‘炒西施舌’, 采用福建长乐漳港的特产海蚌烹制。此原料数量稀少,目前还不能人工繁育,其价格远超鲍鱼。”
  “为何叫‘西施舌’?”一姝虽然没心情谈这些,但一个女子听到‘西施’二字,不免有些好奇。
  “这有个典故。”萧邦边吃边说,“传说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后,派人偷偷将西施骗出来,用石头绑在她身上,把她沉入海底。从此沿海泥沙中便有种类似人舌的海蚌,传说是西施的舌头,故称其为‘西施舌’。福建地区很早就有人用此蚌来做美味佳肴。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闽时,曾称赞长乐西施舌是闽菜中的神品。西施舌无论汆、炒、拌、炖,都具清甜鲜美的味道,令人难忘。刚才你吃了,没什么感觉?”

  “没感觉。”一姝笑道,“怪不得那个小美人作为主人,也吃了不少。”
  “还有这个。”萧邦指着另一盘菜说,“其实也是长乐漳港特产海蚌做的,叫‘鸡汤汆海蚌’,做法极其讲究。先说原料:这种蚌生长在海水与淡水的交汇处,壳薄、色白、纹暗、肉嫩且有弹性,是海蚌中的神品。据说这种品质的海蚌,世界上只有两处有产,一是漳港,一是威尼斯。再说做法:将蚌肉经细腻的刀工片成大薄片,在沸水锅里汆成至八成熟,盛入汤碗,再冲入咸淡适宜的热鸡汤。这样的蚌肉清鲜脆嫩,且有鸡汤醇香美味,二者相得益彰。细嚼缓呷,香鲜融为一体。据说,1939年,蒋介石在南昌行营举行的某次宴会,就曾指名要做这道菜,当时就用专机将漳港海蚌空运南昌;1984年,国家主席李先念举行招待美国总统里根的国宴,也是特招福建名厨主理这道菜的。”

  这一介绍,一姝也吞了吞口水,连忙尝了一口,果然舌下生津,回味无穷。
  萧邦将这两道菜一扫而光,这才用湿巾抹了抹嘴,伸了个懒腰,对一妹说:“回房休息一会儿吧。”
  一姝觉得萧邦越来越反常了。难道,他领着她跑到泉州来,就是为了住酒店、吃美食?
  萧邦看出了她的不快,立即小声赔罪:“一姝,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目前看来,只有等晚上关先生出现后才有转机。既然有人招待,我们不如放心享受,不然就是满地乱转,于事无补。”
  一姝虽深谙此理,但心下仍然不快。萧邦打了个哈欠,说道:“昨夜折腾了一宵,神仙都扛不住。你还年轻,等你到中年就晓得了,人的身体是骨肉而不是钢铁。这样吧,现在是下午三点,我们只睡两个小时,五点到大堂,我陪你出去走走。”
  一妹这才报以一笑。

  (本章完)
  【第二十九章 圣庙疯僧】
  一姝回到房间,迷糊了一会儿。还未到下午五点,她就起床,草草洗漱,然后到酒店大堂里等萧邦。她估计萧邦这会儿或许还在睡。唉,管他呢,这几天十分辛苦,他也该歇歇了。
  不料,她还没在大堂的沙发上坐定,就看到一个人从酒店的大门处匆匆走来。
  正是萧邦。
  一姝心里咯噔一声。她立刻明白,萧邦根本没有休息,而是找个理由让她休息。而他,则是出去活动了。
  她不禁心疼地看着他。他眼睛仍然亮,但已有疲色。

  “睡好没?”他见到她的第一句话便是充满关切。通过接触,一姝深知萧邦并非巧舌如簧之人。但对于朋友,往往片言只字足见真情。
  “嗯,挺好。”一姝突然有些感动。但她是个内心坚强的人,马上岔开话题:“到哪去走走?”
  “出去再说。”萧邦在前,一姝在后,出了酒店大门。
  上了街,萧邦顺手拦了一辆出租车。二人上车,司机用口音极重的泉州普通话问客人去哪。萧邦问:“最近有什么著名景点没有?我听说,泉州有著名的圣庙妈祖庙。”
  “对喽。”那司机脸上洋溢着自豪,“汝说的地方就在不远的天后路上,叫天后宫。泉州天后宫,是全国天后宫中第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朝。”
  “那就到天后宫看看。”萧邦说。“据说,当年郑和下西洋,都要在这里祭拜的。”

  “是哦。”司机说,“我们福建人,信奉妈祖,现在本地的老百姓还抱着鸡母敬献妈祖呢,外来人客也多。靠海吃饭,风险大,有妈祖保佑,心里才踏实。”
  此时,萧邦与林一姝已在天后宫正殿。正殿建筑结构特别,空间变化丰富,门窗弯枋雀替,雕花精致细密,纹饰丰富多采既有几何图案,又有花卉水族,鸟兽人物,托木部位有凤凰戏牡丹,寿梁中作如意访心,表现女性神庙。殿内浮雕,更是琳琅满目,八骏、八宝、傅古鸟龙及各种花卉,表现着水族鱼龙腾空翻浪,与百花争妍,尽现道教主题。一姝看了介绍,妈祖名林默娘,是北宋时湄洲岛的民女,据说她出生的时候,遍地生香,瑞光四射。她终生行善济人,引导乡人避凶趋吉,后来她为了救护船只遇到风暴的父亲而遇难,百姓感念她的美德,尊她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当地渔民出海前都要到天后宫前祭拜。 

  其时天近黄昏,游人星散。夕阳洒在天后宫前,平添了一丝静谧。
  萧邦领着一姝正准备原路返回,却见天后宫山门外的场地上,有一个身形魁梧、白须飘然的老僧,支了张破桌子,旁边插了一幡,幡上写着:测字算命 通神达灵。
  一姝在中国几年,常在景点或大街上看到和尚、道士算卦,本不足为奇。然而这老僧破衣烂衫,目光浑浊,却将左腿盘在右膝上,蹲了个单腿马步。有风吹过,破衣飘飘,老僧却稳如泰山。
  一姝与萧邦对望一眼。看来,这老僧下盘功夫着实厉害!
  然而一姝在美国长大,从不相信命运之说。她只一停步,随即看了一眼萧邦,示意离开。

  却听那老僧洪钟般的声音传来:“女施主请留步!”
  一姝顿时觉得耳膜嗡然作响,恰似一股暖流激荡而来,震得她差点站立不稳。
  萧邦轻轻地扶了她一下,然后往前一带,径直向老僧走去。
  老僧在面前的破桌上摆了八卦图,但已破旧,沾满油墨。老僧见二人走近,闭目低宣一句“阿弥陀佛”,然后睁眼看萧林二人。一姝看见,老僧光头、胖脸、脖颈处均有污迹,竖起的掌上亦是尘泥遍布。特别是长指甲内,油泥乌黑,仿佛这辈子都没洗过澡。
  但他的眉毛胡须,雪白如银,整洁异常,仿佛是刚刚从别人身上扯过来贴上的。

  “大师刚才是叫我?”一姝问道。
  “佛渡有缘人。女施主目露忧思,定有不解之惑,贫僧愿为施主解忧。”老僧仍然保持着单马步,口中说话,身子却似铁板一块。
  “我没有什么需要请教大师的。”一姝微笑着掏出一张百元大钞,轻放在破桌上,“大师还是另渡有缘人吧。”
  话音未落,一姝顿觉眼前一花。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那张钞票又回到了自己手中。
  “阿弥陀佛,女施主误解了。”老僧浑浊的目光突然变得清澈,“贫僧只渡有缘人,并非为钱财占卜。贫僧知施主不信中华神数。然贫僧只说一事,施主或能有所改观。”

  “请大师直言。”一姝只得站定。
  “施主来自海外,姓名有中‘木’字,在家为长女,现进退维谷,心绪浮躁。对否?”老僧问。
  “大师怎么会知道?”一姝一惊,心想就算这位僧人听人说过自己,但自己是长女之事,萧邦也未必知晓。
  “因为施主当前所立之处,卦位正当东南,是为巽。《易》云: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又云: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进退、为不果……其究为躁卦。木,性也;风,起于大潮,必来自海外。故有此一说。”
  萧邦心下大奇。他对于五行八卦略知一二,但这老僧仅凭一方位便能推算如何之准,实为平生仅见。

  见一姝怔于一旁,萧邦便恭敬地说:“晚辈萧邦,请问大师法号如何称呼?”
  “贫僧枯荣,人称疯僧,游走四方,测字算命渡日。”老僧仍然没移动身子,抬眼说道,“萧施主若有闲暇,可试试贫僧测字功夫。”
  “那就有劳了。”萧邦略一沉吟,马上想到了下午前来接站的玉罗绮,不知将来会发生什么,便脱口而出:“玉”。
  老僧也略一沉吟,眼中精芒闪烁,沉声道:“从字形上讲,玉,王者至宝也,深埋土中;从字音上讲,玉,遇也,偶有善缘,奔走不停,前途艰险;从字义上讲,玉,宝也,且为盖头之宝,萧先生定是为寻宝而来。”
  萧邦心中一惊,但他身经百战,不露声色,又道:“能否再测一字?”

  老僧颔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