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房子》
第27节

作者: 四十不惑
收藏本书TXT下载
  离村子越近,崭新的小楼房越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村里人盖房子两层已经是标配,哪怕一时财力不足无法装修妥当,也要两层,似乎只有这样才有脸面摆宴请客,当然了,那样的宴席多是“升梁酒”,是要份子钱的,不少人家也靠这份份子钱,方能把房子真正盖好。砖瓦房这年头已经被统称为老屋了,正在高速消失,而那样的房子才真正是他成长的岁月。自从读大学起,回家的时间开始稀少,村里认识的人也渐少,认识他的人也一样。这不是他一个人所面对的变化,这是一种代际变化。特别是新楼房建起来后,接着的是围墙——高高的院墙里是各自的家园,邻里交往剩下有事走动或出门相遇打招呼。

  有时候,田晓风会想,要是父母故去,他还会回村里来吗?会回,也应该是大的节日如春节、清明才回来烧烛上香吧。到了田少华这一代,恐怕更回没有家乡的念想了。现在父母尚在,回来尚有家,父母不在,家又将在何方。是自己现在工作生活的城市吗?还是这个有着他随着年岁渐长越发遥远的乡村。这里的美,让他心动、心醉,也让他心悸、心慌。特别是,到了自己的儿孙辈,恐怕家乡也有可能被城乡改造圈地,整村搬迁。多少年了,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努力往城里走,当曾经的故乡在陌生中成为回眸,它曾经的平凡俱已成为所谓的原乡纯美,到底城乡改造是一种进化发展,还是一种退化和丢失。

  他想起在通富大厦茶餐厅里谈论人才引起的那些人,所谓人才,见仁见智,因人才而购房却是真意。他想起他们谈论落户成功的那种满足,这到底是对拥有房子的心愿得遂,还是在另一座城市迁居成功的满足呢?房子,投资和自住,在纯炒房客那里,必然有明晰的分界,但从炒房客到本地刚需之间,或许还有一个更大的群体,他们应时而动,无以家为,哪里有钱挣哪里就有生活哪里就算家,多少人的原生故乡,俱已面目全非,全凭记忆堪堪立在各人心里,而这些城市的新移民们,所谓的家恐怕更多是各种成功标识的追逐吧。

  他们是成功的。他们有钱买房,他们只需要调控政策能另辟蹊径有所惠及,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完成自己买房梦,不必去理会家与住处有什么分界。事实上,多少关于原乡的依恋已经沦为恶俗的情怀,人在城里,有房栖身——当然了,是自己的房子——或者才是真正的人生正果。而像他这样,还能有原乡可以归返——虽然只是短暂的探视——在城里却无法有一所自己房子的家伙,算什么?此刻的原乡情怀,此刻视野所及心中所忆,算不是对一个可怜虫不得己而为之的安慰。

  此刻,他离家越来越近,前方有父母双新和儿子,他们对他的突然归来,会很高兴,然而他是真的回家吗?一个将以父母在不在世为依归缘的地方,真的是自己家?家乡和家,也许真的不能划上等号。更接近真相的说法,或许应该是,那是自己的来处。
  好吧,那我的家在哪里?在城里吗?在那出租房里吗?那是一个将依自己的能力——准确说是财力而决定是否存在的地方,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自己一家三口的生命驿站。城,是自己居住的地方吧,而家,应该是一直都能在那里地方,这样的地方,目前,他田晓风没有,就算有了,也有七十年产权的大限在那里摆着。而在这个层面上,是否所住在地产楼盘里的人,都是只是城市的过客——一种可以停留很久的过客,久到可消耗掉自己的生命历程。

  突然,他心里被一种悲怜感所充溢。
  突然,他为儿子田少华感到无尽的悲哀。莫说现在分不清城和乡哪个是家,起码他现在还有生命的来处可以回,儿子呢?等他真正长大了,他能回的是哪里?他将不再有原乡,他将只是城市的一粒风中沙。
  东江市大致镇文德村,国道穿村而过。这个村子不大,不到两百户不足两千人。当然了,现在还常住村子的人,会更少,如果把那些因为读书或工作把户口外迁的人减去,村里就更少人。
  但对那些不在村里住乃至户口外迁的人而言,这里毫无疑问是他们的老家,这里不仅是生养成长之地,这里还有活着的年迈双亲,这里有着祖宗的牌位,这里是先祖们的埋骨之地。
  大致镇是临海,但文德村离海还有几公里,海在它的南边。国道穿村,先过一片湿地,或者说,湿地不湿,雨季可种稻,旱季可放牛。小时候,放眼都有水洼沼泽,鸟、虫、鱼、蛇、蛙……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一头大水牛走进芒草里,只见层层叠叠的芒草堪堪挤出了一条缝,然后,牛不见了。
  那时候,这些情景田晓风只在旱地草坡上远观,他可没放过牛,也不清楚那些同龄的小伙伴是怎么穿进芒草丛里找到自己的牛的。田晓风从小被宠着,父母宠,姐姐宠,家里一门心思,只要他能读书,什么都不用管,虽然做不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也是除了上学就是吃饭睡觉。
  这里一大片的湿地,就是他年少时的乐园,父母姐姐无法像现在的城里父母一样,时刻盯着他,他经常在这里旁观同龄人的牧牛生活,也在这里听大孩了乃至小青年们人云亦云的乱七八糟。如今,这里不再是异域了,水放干,修水渠,荒地早已成了良田,曾经仰面躺卧近夕阳的青草坡是没有了的,牛也没有,没几家人还用牛来耕田和运东西。
  夕阳已渐渐隐归,最后的彩霞已远在天边,暮色四起,规整的水稻田里,稻穗显得不再那么张扬,近看它们,它们都饱满地扬起身子又垂了下去。
  田晓风在这里停车驻足了将近半个小时,将入村了,但很奇怪,他一个熟人也没遇上,摩托车、农用车、电动车偶有经过,他们免不了多看几眼这个在田边发呆的男人,但没有人很他打招呼,当发觉眼神出现了对视,田晓风送上微笑,他们有人回个微笑,有人迅速闪开眼神面不改色。
  稻田的芳香味在晚风里越来越浓郁,那些路过的人,他过眼不识,却好像似曾相识,有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

  亲近感之外的那份陌生是肯定的,当远乡成为现实,有些疏远超乎预料,特别是对一些不善于和乡友乡情叨扰寒喧的人,更是如此。
  很不幸,田晓风属于这一类人,在这村子里,真的已经没有什可亲近的朋友。近乡情怯,他的怯里有那份生疏。
  父亲的电话把他从纷繁的心绪里拉了出来,因为方云早就给父亲打电话说他要回来,但家里却左等右等不见人。安抚了父亲,让二老的惦念踏实之后,他赶紧也给方云报个平安:“到家了。”
  但他驱车回去的并非自己家,而是伯父家。此刻家里没人,都在伯父家呢,堂哥盖新房,今天打地基,免不了要摆几桌酒。这样的酒席是种道贺,更是乘兴热闹,不是正式的宴席操办,所以没跟他说。
  但也就四五十公里的路程,自己有车也方便,跟我说我也能回的,关键还是怕耽搁我工作而且我回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吧。田晓风默默地想着,多少有些不开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