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青子听到这说法,脸上陪着笑,心里却有些不快。
韩菲往油锅里扔了姜葱,爆炒的声响里姜葱的香味也洋溢开来,她眼睛专注于灶台间,嘴里却说道:“青子,你别有不愉快,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妈说有两个好姑娘来学手艺,也愿意接手她的店,说了你们不少好,我好奇,所以去看了看。”
那为什么要偷着看呢?青子对这个做法不以为然,嘴里说道:“原来我们错过了机会,本应该早就和菲姐相识。”
韩菲把往锅里倒了肉片,炒香,然后又倒进去一盘荷兰豆,翻炒了几下,加了点开水,再翻炒,然后盖上锅盖。她看着青子,若有所思地笑了笑:“我只是不想打扰你们。”顿了顿,又说:“其实挺好。”
青子把她看得真切,标准的丹凤眼柳月眉,白晳的脸庞有着圆润的线条,气度大方,眼神坦然。是的,她察觉陶青子的不快,但她坦然接受。
青子突然觉得自己好幼稚,心中所感如此轻易就被对方以一种似乎完全放在心上的态度看破,此时挽救自己内心虚弱的最好方式是,马上把那份不快扔掉,既然人家不在乎,自己也必须不在乎。
“菲姐,你经常做菜吗?”此时这声姐是领教了对方的强势后真心真意地叫的。说话间,她也进了厨房,以一种姐姐的口吻说道:“小栋,你出去吧,我来帮菲姐。”
韩栋被她这一喊,惊得瞪大了眼睛,但陶青子并不看她,只看他姐。他把要回应的话生生咽回肚子里,视线转向姐姐。韩菲笑着闪了闪双眸,示意他照办。他夸张地抿着嘴从陶青子身边溜出了厨房。
“家常菜还是要做的。青子呢?”
“我很少,多在外头打发,难得休息在家,也多是外卖,开火做饭纯属心血来潮。”
“你这一行是挺辛苦的。不过能挣大钱,特别是前几年。“说话间韩菲掀开锅盖,翻炒了几下,往里放各咱佐料,动作娴熟。
”好香。菲姐你真厉害。“陶青子深吸一口气:”还好了。不知道菲姐是做哪行的。“
”老师,景风小学。青子,把那个盘子递给我。“
”景风小学,你是说丰祥区景风小学吗?是我我表弟的学校呢。“
”你还有读小学的表弟啊“
”嗯,舅舅的儿子。“
”叫什么?“
”田少华。“
”田少华?爸爸当杂志编辑,妈妈是做财务的?“
”对,对。姐,你对他这么有印象呢?“
”我是他的班主任,我对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都有印象的。“她一边说着话,一边把盛好的荷兰豆递给她。
“好香。”她把荷兰豆放到灶板靠近门口的位置。那里已经排着好几个深浅盘子,上面都盖着薄盘。自然,这些都是已经做好的菜。
“菲姐,这盘也要找个东西盖好吗?”
“不用,这个直接上桌,我再炒个青菜就可以了。今天家常便饭,你和影影将就将就。”
“菲姐客气了,这么多菜……”
“小栋!”韩菲没理会她的客气,大声嚷着。
韩栋马上出现在厨房门口:“姐,怎么啦?”
韩菲冲陶青子努努嘴。
“好哩。”韩栋从有点楞神的陶青子手里接过那盘荷兰豆,转身去了。
青子会心一笑,探身看看他去的地方,然后准备好给他递下一盘菜。
“菲姐,你们姐弟好好。”
“还行。”韩菲冲她笑笑,带点羞赧。
“你有弟弟吗?”
“没有。”
“有弟弟好,弟弟会听你的,妹妹会和你争。”
“那哥哥和姐姐呢?”
“你是女孩,如有哥哥,大概率他会宠你,如有姐姐,那你要对她公平些。”
“哦。”
“你有……”
“没有,就我一个。”
“是吗?”韩菲的目光在陶青子脸上停留了好一会。此时最后一道菜——蒜蓉上海青已经出锅。
陶青子以为她要把那菜盘递给自己,但她没有。她把燃气灶关好,然后自己把盘端过来,正好韩栋也过,把那菜盘接住,拿走了。姐弟俩的这份默契是实实在在的,韩栋对姐姐炒好这最后一道菜的时间点拿捏得刚刚好。这样的家庭气氛让青子心里暗暗羡慕。
韩菲此时却转过身,把自己的背给青子:“来,帮我解一下。”
陶青子帮她把系在背腰上的围裙扣解了,她又转回身子,正好让她帮着把围裙摘了下来。青子有一米六五,这一近距离对比,韩菲和自己不相上下。她的头发有点微卷,这厨房里的烟火没有遮住她身上的若无还有的香。
韩菲接过陶青子手里的围裙,说:“谢谢青子,你也出去吧,我们吃饭。”
但陶青子机敏地看到那个大砂锅还在离燃气灶不远的位置:“不需要再往外搬什么了吗?”
“不需要了。那锅汤沉,小栋一会拿。”
老小区老房子在空间大南北通透的同时,房型构造就少了很多讲究,狭长厨房的存在只要硬伤之一,这之外,客厅与饭厅无法明确分隔——哪怕只是意念上的分隔——徒让偌大的空间混为一体。从走向看,大门在南,电视墙在西,沙发背东安放,东西相距超三米。如若沙发背依着墙,茶几依然与电视显得疏远。于是,东墙至北墙放了稍薄的一排置物柜,置物柜与沙发背间留了通道。电视墙后其实是厨房,所以这客厅南北走向其实不短,与此同时为了客厅显得周正才在东西方向上往西把厨房挤成那样。空间挤出来了,显大,于是就成了客厅与饭厅混体,供业主自由分割。这里的分割方式是南北走向上安一个栅形书架,形成隔断。因为这个隔断,所以在厨房到饭厅这个区域,对客厅里沙发上坐着的人是看不真切的,反过来,这种感觉上的屏蔽对客厅里的人同样有效。
厨房门其实与厕所门相对,隔开来当饭厅的这个空间于是成了往厨房与厕所的必经之路,可以说是这房子里最为繁忙的交通要道,倒是把吃、洗、煮连成一线,多少有些不雅,所以在隔断靠西墙位置有个厨柜,与冰箱并立,日常餐食碗筷都放到里面去,饭桌是可收起来的,这样一来这个位置也显得雅静些。
当然了,要吃饭时,就把活动饭桌摆下来,比如现在。
陶青子在脑子里不停地过自己所去过的家俬城,哪有这种可完全收起来的六座餐桌。这是她的职业习惯,在这个行当里,她往往能比其它人给予客户更多的信息和帮助,她和他们的交集不仅是卖房子这件事,而是有关住的方方面面,而这些东西,都源于自己平日里条件反射般的察觉和积累。
六个座五个人,这意味着有一个人要坐在主位,余下四个人坐两侧,但关心兰让韩菲坐到那个主位下,她和颜影影同侧,另一侧自然是韩栋和陶青子。韩菲对妈妈的安排稍有迟疑,但很快接受,这或许是出于母女间的默契,又或许她察觉到妈妈这样安排的深意。按这饭厅的可格局,这张桌子东西走向的,韩菲的位子背贴西墙,当然了,墙后就是她刚忙活完的厨房。
民以食为天。其实对普通家庭来说,厨房才是核心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厨房的家庭位置不断攀高,在房地产的角度,越高商的房产,厨房的空间和配置乃至装璜设计理念越出挑。广告画面上,标榜品质生活也需懂得从厨房做文章,厨房里的生活状态和标的的生活品质是正比关系;回到普通家庭,是否幸福和谐,也得看这个家庭是否真正尊重、体贴那个经常在厨房里忙活的人——这个人的幸福感、满足感、甜蜜指数,即这个家庭的幸福感、满足感甜蜜指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