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的陈年往事》
第34节

作者: 大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来听听?”董自成斜倚在太师椅上,大着舌头说道,他的舌头,在被打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给咬破了。
  “钱鼠爷最喜欢钱,那我们就得从这方面做文章。”李九一自信说道。
  “自称,燕州城里面,你认不认识外国人?”李九一忽然问道。
  那个年代,外国人还是一种极其稀罕的,就算是天津卫的大街上,也不多见,燕州城毕竟是一国之都,那时候国家又大力吸引国外留学生,所以还是能见到一些外国人的。
  董自成迷茫的点了点头,“认识啊?怎么了?”
  “这就行,你马上回燕州一趟,给我找一个外国人,最好是金发碧眼的那种中年老外,用哪个词怎么说来着,对,绅士一点的。”
  “不是,你等等,你先把你的计划告诉我们,让我们也知晓知晓,要不然,我怎么帮你啊?”冯清欢忍不住打断了李九一。

  “现在吗,还不方便说,你们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
  李九一喝了一口热茶,这可是他费劲心血想出来的计划,虽说张道爷告诉过他,冯清欢值得信任,可是李九一现在还不清楚冯清欢的想法,所以不肯轻易将自己的计划给说出来。
  董自成撑着身子从太师椅上爬了起来,看了两眼神神道道的李九一,知道李九一要是没有把握的话,肯定不会乱说,所以也选择相信李九一。
  “那行,你需要什么时候让那些人出现?我到时候自己安排。”
  李九一估算了一下自己造假的时间,想了想,说道:“五天后,你让他们去天津卫城里面等我。”
  董自成点了点头,“到时候我再直接联系你。”
  说着,董自成就离开了古轩阁,他要赶回燕州,去帮助李九一找人。

  “冯小姐,我也得去准备点东西了,虽说在你这儿没干多长时间,但是吧,我这个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借我点钱?”李九一笑嘻嘻的问道。
  冯清欢皱着眉头,看着李九一一副轻浮的样子,打心底就有些不喜欢,但是没办法,她还有自己的算计,她必须得到李九一手中的那把扇子。
  打开柜上一个上着锁的抽屉,冯清欢从那里面拿出来两千块钱,甩到了李九一面前,冷冰冰的说道:“记着还我。”
  李九一笑了两声,“从我工资里面扣就行了。”
  说完,李九一就大摇大摆的离开了古轩阁。
  出了古轩阁的门,一路往北走去,到了东北隅的北门,又绕了几个圈子,确定钱鼠爷的手下没有跟着他之后,他这才敲开了张道爷的门。
  张道爷刚刚处理完陈建国的事情,累的不行,正躺在床上打盹。

  听到李九一叫门的声音,张道爷这才醒过来。
  “小九一,有什么事儿?”看着一脸兴奋的李九一,张道爷忍不住问道。
  李九一哈哈大笑两声,这才恶狠狠的说道:“我想到了一个万全的计策,应该可以直接把钱鼠爷给干倒!”
  “哦?说来听听!”张道爷坐直了身子,显然也对李九一口中那个完全的计策有了那么一点兴趣。

  李九一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这才说道:“我让董自成去四九城找了个外国人,您这边最好再帮我找个老江湖,我去做一件加东西,然后,咱们就想办法让那个老外,去找钱鼠爷,等钱鼠爷出了血,老外,一走了之就可以。”
  张道爷听着李九一前言不搭后语,皱起了眉头,“天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难道你觉得钱鼠爷就是那么傻?”
  李九一却是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张道爷,钱鼠爷是老江湖了,按照您说的,他也不傻,可是他贪钱啊!只要有钱,他什么都能做的出来。”
  张道爷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你说的这话倒是不假,钱鼠爷的确贪钱,你试试吧,我去给你找人。”
  “得嘞,有张道爷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说着,李九一就离开了张道爷的住所,出门回到了家中。
  回到家中的李九一,立即推开了家中那个红色的大衣柜,衣柜下面就是一个坑,坑里面,放着自己这些年,暗地里做的假东西。
  有明清时期的山水画,也有宋朝的字儿,甚至还有几个半成品的瓶瓶罐罐,就那么随意的扔在里面。

  李九一一番挑挑拣拣,这才从那堆算是破烂的东西里面挑选出了一面铜镜,铜镜是一扇圆形的蟠螭纹镜子。
  正面是镜面,泛着金灿灿的光,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是新东西,根本就不是什么老东西。
  李九一又随手把镜子翻了个面,镜子背后是复杂多变的蟠螭纹,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扣锁。
  这面镜子,是李九一从东北隅淘来的,买下来的时候,就花了李九一一块钱,主要是这面镜子的做工实在精致,镜面打磨的及其光滑,背后的蟠螭纹古色古香,颇有汉唐之风,圆溜溜的镜子,如果再被李九一稍微收拾收拾,打磨打磨,他相信,无论谁,都看不出这其中的真假。
  “得了,就是你了。”李九一嘟囔了一句。
  随手把镜子放到了炕上,这才把大衣柜又给推了回去,打开自己那个装着各种造假东西的箱子,李九一拿出了锡粉,水银,明矾,鹿角粉灰四样东西。
  “让你尝试尝试,什么叫做磨镜药。”

  说着,李九一就把那几样东西掺和到了一起,这个法子,是李瞎子教给他的,李九一曾经也尝试过,所以这才决定做这面镜子。
  古铜镜向来少见,蟠螭纹的古铜镜,那就是更难得一见的珍品,按照汉唐时候的规格,这种蟠螭纹的镜子,只有皇家才用得起。
  李九一打量着自己手中的那把铜镜,镜面虽然光滑异常,可是铜镜的边上,却满是毛边,要知道,上了年份的古铜镜,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毛边。
  “这镜子有些重了。”
  常年上手铜镜的行家都知道,古铜镜在地底下埋了上千年之后,应该会比之前要变轻很多,一般人当然体会不到这其中的差异。

  李九一掂量着自己手中的镜子,他作假向来是精益求精,既然要做的话,肯定要做到极端,即便是内行,他也得让他们看不出分毫的破绽。
  “既然要做,那就得做的真一点。”
  说着,李九一拿起了巷子里的锉刀,一点点的将那扇镜子周边的毛边给锉了下去,铜粉刷刷的落到了地上,一片铜黄色,不过李九一却没当回事儿。
  李九一每动一下手中的锉刀,就会掂量一下手中的镜子,然后再把镜子放到离自己稍微远一点的距离,确保铜镜一直都保持圆形。
  “还得多来一点。”

  李九一看了看铜镜背面的蟠螭纹,确定自己不会影响到那些蟠螭纹后,这才打着胆子,将手中的锉刀下的重了几分。
  直到李九一觉得跟自己感觉之中古铜镜的重量相差无几之后,李九一这才停下了手。
  然后哦,李九一拿起了几张褐色的砂纸,把铜镜放到了自己的腿上,抱着铜镜一点点的打磨起来,直到铜镜变得光滑,这才停了下来。
  “嗯,差不多了。”

  李九一嘟囔了一句,将镜子又扔到了自己的炕上,看着已经摆列整齐的水银,玄锡粉,鹿角粉灰,还有明矾,这才定了定心神,回忆了一番李瞎子当年告诉他的做旧方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