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的大学时代》
第18节

作者: 冷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实早期的中文即时通讯软件,功能都差不多,争夺用户的无非是操作实用性、用户体验、界面亲和度、连接稳定性这些方面的实力竞争。其他的都还好说,周晓龙背靠着电信这么大的平台,做起来要比创业初期的马华恒容易多了。

  但唯独在连接稳定性方面,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服务器也是要增加的,服务器托管费,他可以省下来,但采购高端服务器的资金呢?何鸿炳就只是一个小老板,他也没那么多钱来投资买十万兆百万兆级的服务器的。
  这方面如果没有准备的话,等马华恒风投资金一到手那他就死定了!
  就在周晓龙考虑这个最棘手的问题时,何鸿炳的话却让他一下子找到了方向——股市!
  重生前周晓龙在一家大公司里混了十年,平时有很多空闲时间的他很早就开始炒股票了。
  不过那时候的他也就是小打小闹的虾米散户一个,钱赚的不多,也没吃大亏。未来十几年股市的风云动荡,他的亲身经历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股市对于他来说和提款机差不多。
  第22章忆安事件的记忆
  重生后,周晓龙曾经想过要凭自己以前的那些记忆进股市大捞一票。然而曾经是一个虾米散户的他,又对去股市里捞钱有些纠结。
  虽然他自己并不承认,但事实上周晓龙是有点道德洁癖的。他在股市中沉浮了十年。从大三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家证券公司营业厅找他帮着维护系统设备,他就是在那时起开始炒股的。
  他的心态比较好,投资也很谨慎,虽然从来没有踏准过一次大牛的行情,但还是赚多亏少,也算是个比较合格的理性投资者了。他见过大牛市的疯狂,也见证过熊市的惨淡。
  他慢慢理解了华夏股市的独特性。
  华夏股市并不成熟,如果用所谓的技术面和宏观经济理论去审视它,往往会被假象所蒙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股市是全世界唯一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国有公司为主的证券市场,从股数的权重比例来讲,近80%是公有制公司的股票,因此它与西方股市就有很大差异。
  多数上市公司效益不高,不想分红,分不出红,也不愿分红。投资者的大部分收益并不是来自于企业的盈利反哺,而是来自股权交易差价的投机收益。
  股市的阴晴涨跌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关系十分密切,与财政政策关系稍远一些。很多人都说华夏股市就是一个“政策市”,政策面的消息对于股价的升跌有着极大的关系。

  这些独特之处就使得股市行情和经济基本面的关系不大,说白了更像是一个蚕食股民利益的资本陷井。
  周晓龙对于进入股市和那些大机构大庄家同流合污掠夺普通股民资金的念头一直都有些抗拒和反感。
  但是当面临着马华恒获得国际风投资本后反噬的危险,他觉得去股市获取资金是他目前最可行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了。
  不过,现在的股市他还有些陌生,因为他重生前是在两年后的2000年证券公司解决“千年虫”问题期间到证券公司帮忙,才进入股市的。他想着应该去股市看看,也许能找到一些未来的行情脉搏也说不定呢!
  “炳哥,你是去证券公司吗?你还炒股啊?”周晓龙试探着问了一声。

  何鸿炳笑着说道:“是啊,去年的那几波大行情,我可是好好的赚了一笔呢!你知道吗……琼民源出事之后,我套在里面七万多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套。不过我最近又买了几只股票……”
  聊到股票何鸿炳的话题一下子就多了,从当初的认购证到内部职工股,俨然一个老股民的样子。而周晓龙在一边听着一直没有说话。
  股市对于周晓龙而言,也并不陌生,如果要说起股票的那些知识,分析技巧等等,他可比何鸿炳能说。不过他现在可不能表露出自己懂股票的迹象,相反应该表现得像是一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才行。而此时出租车也到地方了,就在何鸿炳下车之后,周晓龙也下了车。
  何鸿炳有些纳闷地看着他,周晓龙笑着说道:“炳哥,听你说得我心里都有些痒痒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
  对于周晓龙的提议,何鸿炳倒没拒绝,他付了车资之后,领着周晓龙就走进了信达证券的营业厅。
  “去年的行情还是不错的。今年就不行了,不温不火的没什么行情……”何鸿炳走进证券营业大厅,就好象到了自己的地盘上了,用一副老行家的口吻对周晓龙介绍这股市的情况。

  就在他们两人便走边聊的时候,对面一个满头白发的老爷子向何鸿炳打招呼:“阿炳,你可是好几天都没来了!又跑哪儿去发财了?”
  何鸿炳笑着对周晓龙介绍了一下,这个须发皆白穿着一身黑色练功服的老爷子是鹏城著名咏春拳师吴纪钊。老爷子可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属于咏春三大流派之一的佛山姚氏咏春的第三代传人。
  周晓龙听到老爷子的身份也不由得感叹,这股市里真是藏龙卧虎啊,连武林高手前辈拳师都来炒股了,由此可见这资本游戏的吸引力了。
  “钊伯,最近这些天有什么动静没有?”何鸿炳连着好几天都没来股市,聊了没两句自然就聊到了股市的动向了。
  吴纪钊退休在家,每天的生活很规律,早起练拳,上午到股市看盘,中午回家睡觉,下午则去武馆或公园授徒。他每天看盘对各个板块的走势说的头头是道,中间还会夹杂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判断。
  何鸿炳炒股也有几年了,和吴纪钊一样都是第一代的老股民,两人年纪虽然差很多,但聊起股票来却并没有什么长幼之说,一边聊一边讨论还时不时的争论上几句。
  两人聊股票的时候,周晓龙就在一旁听着,他听到吴纪钊提到一只股票名字的时候,整个人一下子站了起来……
  锦兴实业!
  这支股票的名字在周晓龙的脑海里仿佛一下冲开了记忆的闸门。
  鹏城市锦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是鹏城市商贸控股公司,持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股权。
  1992年5月7日在鹏城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1999年3月,岭南民营企业忆安集团收购锦兴实业。同年8月锦兴实业更名为岭南忆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锦兴实业”股票更名为“忆安科技”。
  从1999年10月25日到2000年2月17日,短短70个交易日,忆安科技股价由26元左右不停地上涨,到2000年2月15日,“忆安科技”股价突破百元大关,引起市场的极大震动。
  随后“忆安科技”从最高位开始下跌,一直到2001年1月10日,证监会宣布“亿安科技”涉嫌违法操纵股价。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忆安事件”,而根据后来证监会调查结果,操纵忆安科技股票的行为其实从1998年8月就开始了。
  今天是11月2号星期一,这个月的第一个交易日。

  周晓龙寻找的机会出现了!
  第23章限时任务
  周晓龙在大盘的显示屏上找了一圈都没找到“锦兴实业”的名字。而他的举动也引起了何鸿炳和吴纪钊的注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