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73年》
第25节

作者: 心若蝉翼
收藏本书TXT下载
  直到现在我对这种迎来送往的事情十分恐惧和厌恶,大概就是源于父母亲对这种事情态度。既不会说套话,也不会作客气状,在客人面前不知道该怎么摆放自己手脚。
  日期:2011-05-26 17:42:14
  工厂被高大的围墙遮住,对我们来讲无异于是另外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有我们不知的幸福和美满。能够成为那个厂里面的工人,是很多农民的希望和理想。

  厂子很大,生产区和生活区是分开的。每天都能听到上下班的号角声。中午时分,号角声一过,从生活区里面走出一大群黑压压的人,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走路,他们趾高气扬从宽阔的水泥路上走过,去上班。如果是夏天,那耀眼的自行车明晃晃的十分刺眼。
  那样的生活状态,惹得当时住在周边的农村年青人无限的向往。那声声的号角声也在我幼年时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厂里面有很多花坛,一年四季开满了鲜花。村里的很多小孩都把能去厂区玩一玩当成了一件幸事。
  日期:2011-05-26 17:48:47
  幼年时期,我认识了这个和我一样生于1973年的女孩,但我们的人生没有一点交集。
  虽然认识,但并没有真正的交往,甚至连话也没说过。她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亲是双职工。后来很多年我才知道了双职工的意义,以前只是听到大人提起双职工时的羡慕之情后来才明白。印象中她在村小上过学,后来似乎转到镇上去了。

  女孩穿着漂亮的衣服,不多见的款式和布料。鞋子十分干净。下雨天还会撑一把漂亮的雨伞。模样乖乖的,斯文秀气,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在一群农村孩子中间十分打眼。
  日期:2011-05-27 16:52:00
  女孩叫小慧。从我能记事起,这个女孩子的形象一直伴随我成长。他的一切总是那么让人羡慕。
  有时候在路上碰见了,也不打招呼,她只是对我笑笑,表示我们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
  她那笑一笑的神态完全表明了跟我们不是一类人。她的从容和娴静与我们这一类同龄人的鲁莽和咋呼形成反衬。也和我的沉闷和老成有巨大的差距。

  父亲常常说,你看看人家小慧,你怎么就不能跟她一样呢?
  开始两家人的走动比较频繁,我的父亲后来成了厂里的工人,两家人反倒不怎么来往了。
  日期:2011-05-27 17:01:35
  小慧初中毕业考上了中师,中师毕业之后就分到了镇里面的小学教书。她的父亲托关系又把她调到了县中,教教美术和音乐什么的课程。
  所以,两个同龄的人,却是两种不同的世界。

  在学校看到小慧,一身漂亮的裙子,优雅的身姿,大方成熟得体。而我,一身沉重得快发霉,越发的不好受。好在复读班在另外一栋教学楼,而小慧在初中部那边教书,所以几乎没有碰面的机会,渐渐也就放下了这件事。再加上自己是横着一颗心不想去理会别人的看法来复读的,所以对很多事情也就不那么在乎了。
  日期:2011-05-27 17:26:54
  小时候的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最多也就是公社的电影下乡,看露天电影就成了最大的盼头。
  我曾经跟着几个姐姐和堂兄们去另一个村子看露天电影。电影放完了,天已经黑透,虽然有人打着火把,但仍然看不清楚底下的路。
  可能年纪小的缘故,对那些坎坎坷坷的土路走不好,总是摔跤,开始堂兄们还拉扯我一下。途中不知道谁大叫一声“鬼来了”,他们一窝蜂地往前跑,几乎是在黑夜中飞奔,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了。
  我一个人被甩在黑暗中。看不清路,吓得哭了起来。

  可是,总是要回家的呀,于是自己一个人小心翼翼试探着往回家的方向走。
  走在高低不平的田埂上,两边的稻谷正是结穗的时候,茂密的庄稼里似乎真的有鬼在隐隐作祟,我害怕的腿脚发软,浑身发抖,心快跳到嗓子眼了。
  我忍着恐惧继续走,走过一户独居人家的时候,心里又害怕他家的狗跑出来咬人。
  就这样回到家里,妈妈和几个姐姐都不在,我以为她们看电影了还没回家,就坐在门口等。
  爷爷还没睡,计听到了响动,拎着煤油灯出来就着微弱的灯光看见是我,他说,你怎么才回来,她们早就回来了,在家里,你敲门吧。
  日期:2011-05-27 17:47:07

  在84年左右,家乡通了电,露天电影渐渐少了,有少数人家买了黑白电视。开始大家聚集在人家的家里看电视,后来干脆把电视放在院坝里供大家免费看。那时候,聚集在院坝里看电视又成了最大的娱乐。
  对电灯的记忆源于附近的工厂。厂里一到晚上,灯火通明,犹如白昼。那些人家几乎家家都有电视机,宿舍楼顶上是密密麻麻的天线,老远就能看见,与不远的大烟囱相映成趣,成了我判断家的方向的标志。
  小慧家里一直都有电视,他的父亲总是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看电视,母亲总是阻止我们,不让我们去。
  小慧家里我去过,确实太窄了,不足50平方,在明晃晃的白色灯光下,房间的每个角落都看得十分清楚。小慧就在那样明亮的灯光下成长,她是不会体验到凑着煤油灯读书写字是什么情景的。
  其实我们几个姐妹也不喜欢这么唐突去人家家里看电视的。对于这些事情,我们并没有表现出十二分的热情,有电视就看吧,没电视也没什么。这一点倒时跟母亲很像,很少眼起自己没有的的东西。
  日期:2011-05-30 16:52:06

  小慧在镇上教书的时候,一直不断受到无业混混的骚扰。
  本来就是一个不大的小镇,中心校多了这么一个耀眼的女孩,当然惹得一帮不安分的混混成天惦记着。在那些混混当中,有一个是县城电厂的子弟。那个男孩见了小慧一面之后,锲而不舍展开了攻势。
  小慧的母亲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拼命阻拦。后来把小慧调到县中之后仍不放心,又托关系把小慧调到了石油子弟校里,借此来摆脱那个男孩。
  为了这件事情,小慧的母亲整天以泪洗面,搞得尽人皆知。而小慧的母亲很谨慎,又不想让人知道这件事情,所以总是一副防备的心态。甚至还委托我母亲去盯梢,看小慧是否有跟那个男孩一起。
  这样纠缠和无奈的过程我不得而知,最后的结果是小慧和那个所谓的混混结了婚。小慧和她母亲的关系极度恶化。据说后来小慧生了小孩以后关系才有所缓和。
  所有知道真相的人都说这么好的姑娘,可惜了。
  日期:2011-05-30 17:06:08
  工厂的人喜欢称工厂以外为地方上的。每当说起地方上的任何事,他们都有一种不屑和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小慧在地方上教书,一直是他的父母不能容忍的事情,如果要跟地方上的人结婚,那更是一种奇耻大辱了。
  所以,小慧的行为彻底激怒了他的父母骄傲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小慧在这件事情上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有段时间我看到她,骨瘦如柴,形容枯槁。据说她也抱怨过她母亲,如果不是她母亲做得这么绝情,不是逼得这么紧,她是不会嫁的。

  回到石油子弟校的小慧教了几年书,后来子弟校划归社会,小慧就在车间当了工人。因为各方面比较出众,深得赏识和重任,没过几年当了集团的开发办主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