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琳娜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用笃定的语气指着第3个碗说道;“小球都在这个碗里,一共有三个。”
“是吗?”李福寿不动声色的慢慢掀开碗,这碗里只有两个小球,这一次叶琳娜猜错了。
“我猜……剩下一个小球肯定在这个中间碗里。”叶琳娜语气非常肯定。
“对不起,小姐,您需要再次付出一个英镑。”
“哼,这个钱袋里是13英镑,现在我可以猜了吧?”叶琳娜小姐兴致上来了,钱根本不是问题,随手就把一个沉甸甸的绣花钱袋扔了过来,里面装着金光闪闪的英镑金币。
李福寿强忍住心中的狂喜,装作一脸无奈的双手抱臂,真正的那个小球在他的手心中,随时可以放进任何一个碗里。
这些澳洲人性子率直,一根肠子通到底,脑筋几乎不会拐弯,真的没有一点儿挑战性。
“您可以自己打开中间的碗看一看。”
“哦……那太好了。”
叶琳娜兴致勃勃的打开了中间的碗,亲手参与的戏法让她兴致勃勃,却发现碗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下脸色变得很精彩。
她转念一想;
现在已经打开了两只碗,一只碗里有两个小球,而另一只碗里没有,剩下的一个小球肯定就在第3只碗里。
“我猜,最后一个小球肯定在这只碗里。”
“呃……想要证实猜测会多花一个英镑,要是确定的话……你可以自己打开看一下,然后麻烦你帮我把碗盖起来。”
叶琳娜极有把握的打开最后一只碗,结果是空空如也,一张俏脸顿时呆住了。
一转眼工夫,三英镑就花出去了,一次都没猜对。
她神情疑惑的看着李福寿,问道;“三个碗我都看过了,还有一个小球呢?”
李福寿伸手打开第1只小碗,里面赫然摆放着三只红色小球,他挪揄的说道;“美丽的叶琳娜小姐,你恐怕方才数漏了一只,瞧,小球不是就在这个碗里吗?”
说完,动作慢悠悠的把这个小碗又盖了起来。
在收回手的一刹那间,三个小球全都被他抓到手心里去了。
三仙归洞这个古老的游戏非常有意思,玩的就是个手法。
如果你猜有,那碗里就是没有,如果你猜没有,那就是有。
甭管怎么猜测,反正都是错。
在三仙归洞的戏法中,绝不能相信你眼中所看到的,也绝不可能猜中。
没过多大一会儿工夫,三位富家小姐身上都输得清洁溜溜,依然看得一头雾水。
她们完全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也不能够理解眼前所看到的,只能大惊小怪的喊着“上帝”,一脸不可思议神色。
在等待金矿场四轮马车的这段时间里,李福寿已经赚取了数十英镑,等马车到来后,他和同伴迅速收起摊子离开,走的是那么突然,没有半点留恋。
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市,唐人街
澳洲枫木制成的简陋牌坊上,还带着没有去除干净的树木旁枝,显然刚建成不久。
牌坊上高高挑起的华夏式飞檐建筑,让人油然产生一种家的感觉。
这里的街道比较窄小,两侧林立着高高矮矮的木楼,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人川流不息,街巷里传来浓重的烟火味儿,那是熟悉的华夏饮食特有味道。
挤坐在马车上的华工们产生一片躁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泊,嘴里面都淡出鸟来了。
当闻到熟悉的葱油饼,猪血粥和油条的味道,在街巷中淡淡的飘散开,口中己疯狂的分泌唾液,大家忍耐不住的四处张望。
昆士兰的唐人街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华人聚居地,约有3万多名华人淘金者在此生活,全部都是精壮的年轻男性,最大的年龄不超过50岁,是最早一批来到昆士兰的华工。
这其中娶了当地白人女子结婚成家的不足百人,大多是早期淘金者中的佼佼者,已经离开危险的金矿场留在唐人街发展,积累起不菲的身家。
其他的华人淘金者以二三十岁的青壮年为主,都是这一两年蜂拥而至,希望能圆自己一夜暴富的梦想。
看看天色,约摸不到中午时分。
绝大多数淘金者都在距离布里斯班市远近不等的金矿场里干活,待傍晚时分才会返回,午餐简单对付一口便可。
所以唐人街上的人流不多,有一些皮肤黝黑的印度群岛妇女充斥其中,频频对往来的华人男子打招呼,显得神采飞扬的样子。
“属于派涅利矿场的工人到地头了,所有人都下来,动作快一点,我是管理你们的工头刘大刀,都给我睁大眼睛看清楚了,明天一早上工别认错了。”
腰上扎着牛皮腰带的刘大刀站在车辕上大声嚷嚷,他是一个身材健壮的虬髯大汉,约莫30岁左右的年龄,指挥派涅利矿场42名华工从几辆马车上下来。
“你们所有人都记住;
进入昆士兰每人10英镑的人头税是由派涅利矿场支付的,这笔钱需要你们在金矿场淘出的沙金支付,每过一个月多一个英镑的利息,直到缴纳清为止。
在此之前
你们统一都住在笼屋里,食宿和来回金矿场的马车由派涅利矿场统一安排,相关费用由你们承担。
不要妄想着离开,这里距离最近的小镇都有140英里,沿途荒无人烟,到处都有凶猛的野兽出没。
别怪我没提醒你,你们这些刚来的家伙可以找人打听打听,那些擅自离开的都死在了荒郊野外,没有一个例外。
奉劝一句,老老实实干活才是正途。
若是运气好,走在路上都能踢到大块狗头金,那可就发大财了。”
到了唐人街,自然有经营笼屋的华人老板带着伙计迎出来,让华工们自己搬着行李进去安置下来。
所谓笼屋,就是一间房子里用木板隔成笼子一样的小间,仅容一张床铺大小。
昆士兰唐人街大量的华工涌入,能够度过严寒季节的房屋立马紧张起来,笼屋便应运而生。
站在街口
李福寿靠在大包行李旁没有离开,他对一直跟随自己的三个人说道;“你们自己考虑清楚,是跟着我还是到矿场淘金,主意要靠自己去拿。”。
“李少爷,我听说金矿场上非常危险,即便有运气挖到大块狗头金,只怕没命拿回来,没有那个福气享受。”何守田态度坚决的说道;“我发不了大财,只愿意跟着少爷吃碗安稳饭。”
身材强壮的范阿生今年正好20岁,是一个性情憨厚的实在人,同样果断的表示;“少爷是有大本事的人,我愿意跟着少爷。”
只有刘栓犹豫了下,脸上带着羞红之色说道;“刘……刘少爷,我还想去矿场试试运气,要不然远渡重洋来到新金山,实在不甘心。”
“没关系,去留全凭自愿。”李福寿拿出一个先令银币递给刘栓,微笑着说道;“上午你也帮一会儿忙,这是给你的酬劳。”
“李少爷,这就不必了吧,我也没帮上什么。”刘栓摆了摆手,眼睛却死死盯着李福寿手中的闪亮银币,露出一丝火热神色。
“呵呵……凡事一码归一码,这是你应得的钱,我这人做事喜欢掰扯清楚,不愿意为一点小事而欠人情,那玩意儿……太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