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一名战士的战斗经历》
第16节

作者: 安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拿下230、拿下457、拿下689”。全连干部战士被指导员鼓动的热血沸腾,响起一片喊声。
  炮火准备十分钟后,三连开始向230高地接近。
  敌人发现我军进攻后,隐藏在457高地鞍部的敌人炮兵首先开炮。猛烈的炮火在三连进攻线路上轰轰炸响。一时间,几挺高『射』击枪也哒哒哒地向三连扫了过来。
  史国柱把二排摆在了最前边。
  为了减受攻击目标,二排成一字型,迅速向230高地接近。排长李森带着吴江龙所在的四班冲在最前面。
  战士们呈低姿型弯腰前进,很快接近230高地。在山角下被一片由雷场、蒺藜、尖顶竹杆、铁丝网组成的障碍场挡住。

  李森命令道:“炸。”
  一个战士冲上去,猛地扔出一支爆破筒,就在他出手的那一刻,突然从一暗堡中喷出一串机枪子丨弹丨,全都打在这名战士身上。随着爆破筒炸起的烟雾,这名战士也倒在霖上。
  李森发现近出有敌人,命令道:“吴江龙,干掉他。”
  吴江龙把轻机枪背在身上,换下五六式*,跑向一边,仔细寻找暗堡。
  暗藏的敌人非常狡滑,『射』倒这名战士后,火力却不响了。
  由于敌火力点隐藏在半山腰的草丛中,如果不『射』击,很难发现。
  李森看着刚刚炸开的铁丝网,命令:“上,”
  又一个战士抱着*包冲了上去。
  由于这名战士知道半山上有敌人暗火力点,所以他在前进中努力做着规避动作。
  敌人暗火力点发现又有一名中国军人向上冲,再次扣动机枪板机。

  敌人机枪一响,吴江龙便朝着火苗 “啪、啪、啪地打了几个点『射』。随后又扔过去一颗*,敌人火力点这才哑了下来。
  十三、激战230高地(二)
  230高地与457高地一左一右护卫着689高地。如果单独攻打230高地,则457高地就会以火力支援,反之230高地亦会如此。进攻部队极易受到两侧交叉火力打击。
  为此,史国柱制定了齐头并进,同吃的战术。
  二排攻打230高地,自己带着一排攻打457高地。三排由指导员指挥留作连预备队。
  这次据守230、457、689高地的敌军共有一个连。在其主阵地689高地上留有一个加强排。230、457高地分别放上了两个班,其它的则作为机动部队。
  敌军在多年抗美战争中,总结出一套对付强敌的真假伪装战术,就是在无防御价值的地点设置假阵地,逃避火力打击,迫使对方提前展开战斗队形,以侦察对方的火力和战术特点。在接敌进攻方向,设置了多层次、多种『射』击方向(直『射』、侧『射』、倒『射』)的火力点,并采取伪装手段,把预设阵地隐蔽起来。对防守要点,实施远距离火力压制;近距离突然开火,阵地前设伏,或是以股兵力主动出击的方法,给进攻部队造成较大杀伤。

  所以,李森带领二排一出现在山角下的障碍场前,就遭到股敌人冷枪『射』击。
  两次爆炸效果不明显,扔出去的*包只轰开了一片雷场,阻碍进攻的铁丝网依然牢牢地横在不远处。
  李森见吴江龙干掉列人『射』手,趁机在地上打了滚,滚到铁丝网前,用一双肉手,生生地把铁丝网拽了个豁口,随即向其他人喊了声:“上,”便第一个钻了过去。
  吴江龙一个健步跳了过来,紧跟在李森身后也过了铁丝网。
  就在第三个战士往里钻时。突然,从山腰的另一处,敌饶机枪响了。机枪子丨弹丨来的太突然,加之距离很近。这名战士连又被铁丝网缠住,退不得,进不得,几发子丨弹丨落在他身上,连吭都没吭一声,就扑在了铁丝网上。

  吴江龙看到这种情形,心里十分清楚,如果不消灭敌人这个火力点,还会有更多战士受伤。只见他身体一个前赴,蹿出有两米远,然后又是一个前滚翻,等接近列人,一扬手,向敌人方向甩出一颗*。
  *“噗”地从地面上陷了下去,“轰”地一声,*在壕沟内炸响,接着便听见沉闷的嚎叫声。紧跟着,李森和吴江龙一前一后跳进了壕沟。
  这是一条隐蔽在地下的战壕,宽两米,深一米五六。沟沿上,几乎全部被蒿草、灌木遮挡,如果不是到了近前,很难被人发现。
  李森和吴江龙一跳入壕沟,发现里边还有三名没被炸死的敌人。这时,一名受赡敌人,见李森和吴江龙进来,伸手便去抓身边的*,想来个三人同归于尽。
  吴江龙眼疾手快,迅速调转*口,朝着那名敌人“哒哒哒”便是一阵扫『射』。
  那个伤兵丢下没拉弦的*,歪倒在一边。
  剩下的两个敌人见势不好,转身就想跑。被后边赶上来的李森两枪击保
  距离壕沟不远处,一处陡坡下,突然有敌人连续向这里投弹。看那意思,非要把李森和吴江龙炸死在壕沟内不可。
  吴江龙看见有三四颗*连续掉入沟内。他一拉李森,两人纵身跳上沟沿,刚刚趴到地上,“轰、轰、轰”三颗*,瞬间在壕沟内全都炸响。
  李森、吴江龙没等投弹的敌人反应过来,突然向敌人投掷*方向,也甩出了两颗*。

  “轰、轰”陡坡下硝烟四起,弹片横飞。
  吴江龙不等烟雾散尽,端着*蹿跳着到了近前,发现只有一个猫耳洞。一个敌人被倒在猫耳洞口,四肢不全。看来,他投完弹后,还没来得急往回钻,就被反方向扔过来的*炸死了。
  猫耳洞顾名思义是个很的山洞,一般只能容纳一人。多数是依山势而挖。用灌木、蒿草一挡,即是单兵作战掩体,又是型防御工事,如果不是直瞄『射』击,很难受到炮火打击。
  因此,在三连进攻前的炮火准备中,几个大型工事里的敌人都受到了沉重打击,而躲在猫耳洞里的敌人,却毫发都没有山一根。
  吴江龙不相信这里只有一个敌人。因为在很短时间内,一个人不可能连续投出三颗*。于是,他认真地在『毛』耳洞附近搜索,搜索半,楞时没有发现第二个敌人。问过李森,也没见有敌人逃跑。吴江龙心中暗忖,“一个敌人就有这么大的战斗力!看来,面对这样的敌人,还真不能吊儿啷当了。”

  李森和吴江龙拿下第一道防线后,二排的其他人才赶到。李森重新划分了作战单位,三人一组,分别向230顶部攻击。
  中国军队,在最初两造成伤亡过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队型密集,让敌人收到了一发炮弹炸掉我们一个班,一阵扫『射』击倒一大片的战绩。因此,他们轻视中国军人不会打仗。几次通报后,参战部队终于意识到队形密集的恶果。所以,三连在攻占230高地时,采取了股分散,多点进攻,各个破敌的战术,即可以对付少数敌人袭击,又不易被敌炮火击郑
  进攻到半山腰的二排,近十个组成一线展开,在山坡上拉成一道网,互相支援,交叉掩护,低姿搜索前进。
  战士们借助灌木、蒿草掩护,拔下了一个个暗堡、暗洞、暗壕里的火力点,逐渐接近230高地顶部。
  在230高地顶部,敌人修建了一条深壕。这条战壕,纵穿南北东西各个方向。横向,可以直达457高地。纵向,能前出230高地山腰上的几个支撑点。由于二排进攻速度太快,仅用了十分钟时间,就攻击到这里。敌人还没来的急组织反攻,便被困到了山顶。所以他们要死守战壕,再不敢前移半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