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欣安排完一切后,只待了两日便飞回了京城。岳伟带着姚远等人开始了尽调工作。
“黄经理,你们比我们先进场尽调,有什么发现吗?”岳伟找到了毕马威的项目负责人黄经理问道。
“岳律师,我正要去找您。暂时没有大的问题,但最近几个月突增了几笔大额交易,营收一下子提了上来,有点反常。”黄经理一嘴粤省的普通话道。
“哦?小刘你去查查,小姚你也跟着去看看。”岳伟常年做收并购项目,直觉告诉他被收购前业绩突然猛增这可不是好现象。
尽调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吃过晚饭后,岳伟召集众人开会。
“小刘,营收的事调查的怎样?”岳伟看向长得普普通通,面孔略显忠厚老实的刘律师。
“我和小姚查了下交易对手,交易对手一共是三家公司,其中一家是刚设立没多久的小公司,就在本地。
我们听员工说这家小公司的大股东与标的企业的老板有亲属关系,标的企业的副总也证实了此事,说是各自经营各自的,双方都是正常的经济往来。
我们又去这家小公司查了下,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小主管,很明显双方有串通之嫌,问什么都说不清楚,要不就含糊其辞,往他们老板身上推。
不过这家小公司的规模也不大,一共才五六个人,根据官网的介绍,这家小公司以广告业务为主,采购五百多万的内部管理软件系统和服务显然有点不太符合商业逻辑。
另外两家公司设立的时间比较长。
经过我们核查,这两家公司之前与被收购方只有些零星业务,交易金额也不大。我觉得有必要深入调查下。”刘律师道。
“小姚,你怎么想?”岳伟看向姚远道。
“我想去那两家公司实地看看。那两家公司都在粤省,我查了下距离从这里开车过去也就一个多小时。”姚远道。
“好,这个项目时间比较紧,咱们只有一星期的时间。小刘你和小姚去那两家企业看看情况。我们继续在这边尽调,有情况及时联系,注意安全。”
岳伟本想来看看安排下便回京城,但看眼下的情况一时半会儿走不了,只能留下了。
毕竟老校友米欣很重视这个项目,为了以后的合作,也为了表示自己很重视这个项目,岳伟不得不再住几日。
次日清晨,刘律师和姚远离开了酒店。
“刘律师,我昨天查了下这里不远有个出租车辆的地方,我去租辆车,咱们开车过去。”姚远道。
“也好,打车过去太远,也不方便。”刘律师点了点头,没想到姚远想的这么周到,比他刚入行时可机灵多了。
三个小时后,姚远开着租来的捷达,载着刘律师到了度娘指引的位置,是一座商厦。
“我跟对方核实过,其中的一个客户就在这里的五楼,与实际注册地址一致。”姚远道。
刘律师翻出资料看了看,点了点头:“走,去看看。”
姚远二人来到了五楼,出了电梯顺着门牌找过去没走多久便找到了那家叫宏远的公司。
“嗯?铁将军把门!”刘律师看后皱起了眉头。姚远也一愣。
“你们找谁?”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姚远转身见一个身穿保安制服的微胖中年人手持对讲机走了过来。
“麻烦您下,这家公司怎么锁门了?我们是来谈业务的。”姚远急忙道。
“谈业务?你们不知道吗?”保安疑惑的看向姚远和刘律师,见二人手中提着包,好像真不知道:“这家公司前天就关门了,都没跟物业打招呼就消失了。估计是倒闭了。”
“倒闭了?我们可是大老远来的。”姚远说着偷偷递了一包烟给保安。
保安裂开大嘴一笑,笑纳了香烟后使了个眼色,姚远和刘律师跟着他来到了楼梯间。
“我看你们是受骗了。
这家公司开了有些年头了,常来上班的也就四五个人,我听说他们专门给人开票走账。据说前几天有几家公司偷逃税,被税务机关查到了,把他们家牵连了。
估计他们是跑路了……”保安见周围没别人,又没有监控,便打开了话匣子。
“谢谢大哥,我得赶紧回去跟老板说下。”道完谢姚远和刘律师急忙回到了车里。
坐在车里,刘律师上下打量姚远,看的姚远浑身不自在。
“刘律,怎么了?有什么地方不对吗?”姚远疑惑的看向刘律师。
“没有,你做的挺好。没想到你居然还这么有表演天赋,可惜了!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下顾总的建议,去传媒公司试试,如果不做律师,你肯定能做个的好演员。”刘律师惋惜道。
姚远被传媒公司顾总看中的事早就在律所传开来,今日姚远这一番操作,让刘律师再次想起了此事。
空说无凭,刘律师早在姚远与保安对话时将这家公司的情况用手机拍了下来,回去后作为尽调的凭证。
“看来这一家是出问题了。”刘律师道。
“咱们是不是再去税务局问问,看看情况?”姚远不死心。
“嗯,是该去看看。”刘律师点了点头。
捷达车调头跟着导航中传出的林志玲的声音找到了当地税务局。税务局大门口进进出出人流不断,刚一入门,就见一身穿税务制服的年轻女子微笑道:“您要办理什么业务?”
“您好,有个宏远公司,注册地就在这边,我们想核实下这家企业有没有纳税违法的情况。我们准备跟他们合作。”姚远一本正经道。
“好的,我帮您查下,您也可以直接在我们网站查询。”说完税务制服女手脚麻利的敲打起键盘来。
姚远拿出手机登录了税务局的网站,用手机查了起来。
“您好,您说的那家公司因为涉嫌逃税被稽查了,现正在处理中。”税务制服女说完,姚远也查到了她说的信息。
走出税务局的大门,刘律师将手机递给姚远道:“来,拍一张。”
“啊?”姚远一愣。
“就像到此一游,把我拍进去。”刘律师笑道。
姚远拍完将手机还给了刘律师:“刘律,拍照片干嘛?”
“不懂了吧。尽调要有留痕。做工作底稿,上一家公司我把你拍进去了,这次你拍我。”刘律师笑呵呵的拍了一下姚远的臂膀。
姚远尴尬的挠了挠头,原来尽调还要这样啊!
严格来说,法律的尽职调查的工作底稿中需要留有尽调过程的痕迹,比如去了税务局,那么你说你去税务局了谁能证明是你本人去的。
所谓尽调就要尽职尽责,项目组中人真的要去现场核实,不能只看纸面材料或者让对方提供材料一看了事。
上市公司出事后,证监会会派出检查小组直接封存律师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出了事临时抱佛脚都来不及,平时不检查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出事那就看谁尽责了,这也是中介机构脱责的理由。
第一家公司核查完后,姚远开车去了第二家公司。
这家公司没有跑路,但看厂内凄凄惨惨,没有什么人气,境况看起来不太好,经与看门人聊天得知,这家公司是搞加工制造的,这几年业务不景气,去年年底职工就放长假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